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最近《國家地理》雜誌

公布了他們6月份的雜誌封面

只看上面半張還以為是那邊海上的冰山

但他的下半身卻是一個在海中的塑料袋

這暗示了我們看到的海洋塑料污染

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國家地理》的6月封面

而如果你想在這期《國家地理》中

搜尋賞心悅目的圖片的話

可能就要失望了

這期之中出現了許多讓人不舒服

甚至讓人「噁心」的圖片素材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印度Kalyan的垃圾填埋場@Randy Olson

配合這期雜誌

《國家地理》發起了一個活動

「Planet or Plastic?」(地球還是塑料?)

塑料,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

但情況遠比我們所見的多

用冰山一角來形容也許並不為過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滿是垃圾的菲律賓帕西格河

「冰山」之上

雜誌中貼出了很多《國家地理》的攝影師

用鏡頭記錄的他們眼裡的「塑料危機」

在西班牙的垃圾填埋場

一隻鸛深陷垃圾袋的困擾

這個袋子可以輕易的奪走它的生命

而且還不會腐爛

成為殺死另一個生命的兇器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JOHN CANCALOSI

在衣索比亞的哈拉爾

原本應該是非洲茫茫草原的一角

變成垃圾隨處堆放的填埋場

鬣狗在這裡尋找食物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BRIAN LEHMANN

在日本的沖繩

寄居蟹使用塑料瓶蓋保護其軟腹部

遊客一邊收集海灘上的貝殼

一邊將垃圾留在這裡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SHAWN MILLER

中國的某個小商品市場中

像這樣的展位有70000個

花花綠綠的塑料製品將出口到世界各地

或許多年之後

在某處海域會發現它們的身影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RICHARD JOHN SEYMOUR

海馬會利用尾巴勾住漂浮的物體

然後藉助洋流漂浮於海洋中

而這條海馬抓住的是被丟在海里的棉簽棒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JUSTIN HOFMAN

住在孟加拉國的一個家庭

日常工作就是把塑料瓶上的標籤撕下來

在把瓶子按顏色分類

一個月可以獲得100美金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Randy Olson

同樣是在孟加拉國

一個家庭正在將清洗過的塑料袋晾曬回收

準備出售給廠商

但全球所有塑料中

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得到回收利用

更多的則是填埋丟棄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Randy Olson

通過這些攝影師的視角

我們看到了正在世界各地發生的「塑料危機」

而這些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

「冰山」之下

最近50年,塑料數量呈指數爆炸增長

從1950年的230萬噸增加到1993年的1.62億噸

再到2015年增加到4.48億噸

但它們在海面的數量

似乎沒有跟上這樣的指數上漲

它們去哪裡了呢?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RANDY OLSON

近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團隊

利用深海潛水器下潛進入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深達10898米的海面之下

竟然找到了塑料袋

連世界最深的海底都沒有倖免

更不用說其他海域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探測器在另一處淺海找到的椅子

所以一部分原本浮在海面的塑料

還真的可以慢慢沉到海底

想像一下這些東西

都沉下去的話

.....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太平洋上的垃圾漂浮帶

還有更加難以被發現的

那些以「微塑料」形態而存在的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隨著時間慢慢變小的塑料顆粒

長時間在海上風吹日晒的塑料

逐漸變成了越來越小的塑料顆粒

小到肉眼都難以看見

其實海中的塑料一直都在增加

只是很大一部分我們看不到而已

或許這就是塑料「冰山的下半部分」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渾濁的水也許就是因為「微顆粒」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實驗室里

科學家在顯微鏡下檢查

一條三毫米長的綠色水蚤

在它小小的體內,多個塑料顆粒

在顯微鏡下發著熒光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三毫米長的綠色水蚤

像這樣的實驗在世界各地都有進行

科學家們也已經在114種

水生物種中發現了微塑料

甚至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確切的證據

證實這些微粒會對魚類和人類造成危害

它們只留在生物的消化系統,不會進入肌肉組織

來自各方的努力

《國家地理》的這期雜誌

目的就是喚起人們對塑料危機的意識

他們也以身作則

6月份的這期雜誌,英國、美國、印度的讀者

收到的雜誌將是沒有塑料封裝的

這樣的一個小小的操作

每個月就可以節省超過250萬個一次性塑料袋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一般雜誌都會有的塑料封裝

也有越來越多的關於「塑料」的振奮人心消息出現

法國表示,到2020年

禁止使用塑料盤子和杯子

「不用清洗、用後就扔」的廣告語

讓一次性餐具大受歡迎

也成為了一大塑料垃圾貢獻者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輕鬆不用洗」@ PETER STACKPOLE

美國、加拿大、英國在內的7個國家

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塑料微珠

就是那種可以去角質的的磨砂洗面奶

因為這些細小的塑料顆粒

不用經過風吹日晒

直接就是難以消失的「微塑料」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微塑料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都宣布

包裝將實現100%可重複使用或者可降解

強生公司也在將棉簽桿重新換回紙制

Boyan Slat設想了「Ocean Cleanup」計劃

想用漂浮帶回收海面上的垃圾

......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Ocean Cleanup」計劃

Kathryn Kellogg在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生活

盡量減少不可回收物品的使用

兩年的時間內

只產出了一個瓶子的「廢品」

或是為了減少塑料流入自然

或是為了清理已經存在的

已經有人做出了行動

千萬別這樣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地球……

/zero-waste lifestyle

我們要做的不是保護地球、環境

地球不需要人類的保護

我們消失後自然環境終究能恢復

我們要做的是保護人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道 的精彩文章:

全球十大幸福國度放榜 中國竟然排在……
出境必備!全球十大機場免稅店攻略了解一下?

TAG:旅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