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洪化:父親是那拉車的牛,一生做了三件大事

黃洪化:父親是那拉車的牛,一生做了三件大事

父親

 父親

崔京浩 

00:00/03:07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文/黃洪化(銀江勝坑)

「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每當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想起了我的父親,彷彿歌詞的作者就是為我爸爸定身製作。寫得多麼形象,多麼親切,多麼感人至深,活靈活現。

父親就是那拉車的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孩子,只求奉獻,不求索取,鞠躬盡瘁;為集體,踏踏實實,積極肯干,盡職盡責;為朋友,仁至義盡,禮尚往來,以恩報德。

父親的高尚品德,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1974年父親在韶關留影

父親一生做了三件大事,驚動三村,令人稱道,堪稱楷模。

第一件事,父親教子有方,他嘴裡常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四兄弟,都很聽父母的話,不賭不貪,沒有一個會去參與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遵規守矩,遵章守法。父親年輕時曾經參與賭博,公社幹部來捉賭時,他縱身跳入水潭,在樹葉掩護下有幸逃跑。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打那以後,他深刻認識到了賭博是不勞而獲,投機取巧,危害社會的違法活動,毅然決然和那些稱兄道弟的賭徒分道揚鑣,再沒有去參賭。

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言傳身教,以自己親身經歷教育我們不能賭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送來不要。

第二件事,父親尊師重教,崇文尚學。再窮再苦都要讓我們兄弟上學讀書,他深知自己沒文化的辛苦,所以盡其所能都要供我們兄弟念書,多學點知識。

這座老屋是筆者出生地

父母常常叫我們兄弟,菜園中有了新鮮蔬萊,要摘來先送給老師。他和我們村小學廖校長關係很好,經常一塊喝茶飲酒聊天,嘴邊常掛著一句口頭禪,同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我們村建造學校時,最大的棟樑樹是我爸爸到山上砍下來做成材料,捐贈給學校的,盡自己微薄之力作點貢獻。

我的大哥二哥在銀內小學畢業,沒考上中學。兩個哥哥不肯留級,任憑父親怎樣說理說法,軟硬兼施,兄弟倆都不肯再踏校門。父親連聲嘆氣,無可奈何,這就是常人所說的愛子心切,恨鐵不成鋼,父愛如山啊。

三哥讀到了初中,他聰明好學,作文寫得很好,有很高造詣,常常得到老師表揚和鼓勵,後來發生了文革,才中斷了學業。長大後他在公安戰線工作,自學成才,上世紀八十年代考上了大學專科畢業,當了國家幹部。曾經是《人民公安報》《廣東公安報》《韶關日報》《清遠日報》的通訊員。常常投稿報社,發表很多文章,小有名氣。

1966年留影,左起:筆者兒時的夥伴(司務長,退伍後在肇慶工作),筆者三哥,作者本人。背後左側房屋是筆者父親建造的「五間過」客家民居

四兄弟中我是最幸運的,讀到了高中畢業,才回鄉務農,任教。如果不是遇上文化大革命,父親尋尋借借,砍柴賣木也會讓我繼續上學深造的。因為父親向來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培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用現在的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心愿啊。在教育投資方面,我是非常欽佩我的父親的。在當時,我們村多少小孩讀了二三年級就沒書讀了。有幾個人能讀上高中啊?比起他們來我是多麼幸運,多麼幸福啊。真的要好好感恩父母。

第三件事,也是最偉大的事業,父親用他的脊樑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蓋了一座整體的「五間過」泥瓦房,有八個房間,一個正廳,兩個北廳,一個下堂廳,一口天井,一個門坪,建築面積約兩百三十多平方米,還有三個雜間。

這是千日千工的宏偉工程啊。想想當年一磚一瓦,都要到八里外的軍營磚瓦廠挑下來,山路崎嶇,高低不平,坑坑窪窪,連路都難走,別說要挑一百多斤重的磚瓦,真可謂步履維艱。整座大廈的木材,也是父親從地名叫牛頸筋的高山頂上砍下來的,一根根用牛拖回家。梁桷樹料也是父親用斧頭一斧一斧做成的。桷子是父母同心協力一分一分用手拉鋸開成的,恐怕有兩三千尺吧。而宅基地也是一座小山,最低估計也有幾千方土石,父親母親和兩個哥哥用鋤頭用鐵釺一點一滴挖開的,用肩頭一擔一擔挑走的,這十萬八千擔土石要何年何月才能挖平呀。還有這一擔擔砌牆腳用的石灰,是從梅縣黃坳供銷站一步一個腳印肩挑回來,沙是從龍泉寺橋下河裡一擔一擔撈上岸來,水干後再挑回家,挑一擔沙至少要走半個鐘頭啊!這一丈八尺高的土牆又是父親和親朋好友,兄弟梓叔千錘百鍊汗灑而成。

這座「五間過」房屋是父母的傑作,經歷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直至老年,給我帶來無限的思念

父親節衣縮食,起早貪黑,一天睡無六個小時,他就是現代愚公啊!他有著常人難以相信的剛毅和勇氣,無窮無盡的力量。想想當時上下三村誰有這個膽量和魄力,全靠自力更生,完成這項宏偉工程。令人讚歎,令人驚訝,令人佩服。喬遷之日,廖校長為表達對我爸爸的敬意,送來一副對聯,對聯的上邊下款有父親的名字,至今記得一清二楚。

上聯是:育哺英才全靠毛澤東思想,下聯是:運景鷹遷感謝共產黨恩情。當時正值文革,寫對聯恭賀都帶有政治色彩。

這座小樓是筆者老家的新居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偉大的事業,要靠堅強的決心和強烈願望才能完成。想想這些往事,父親高大形象令我肅然起敬。他一生含辛茹苦,無怨無悔,像高山上的青松,頂風傲雪,不屈不撓。像老實的黃牛,生命不息,拉車不止。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把這篇文章獻給偉大的父親。

父親生前當牛做馬,勞苦一生,願他天堂騎馬觀花,含笑九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江鄉情 的精彩文章:

大埔銀江驚現國寶級珍稀瀕危植物桫欏︱與恐龍同時代

TAG:銀江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