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曾經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夾帶私貨希望大家能多了解豐子愷以及他的畫作,最近更是連小學生都不放過,聊天時會考一考他們會唱的那首送別是哪一位寫就的。這師徒兩人一生的緣分,最近重翻起護生畫集又想起。

「世壽所許,定當遵囑」,豐子愷把護生畫集一畫五十年,在最後的幾年,拖著重病的身體在不得自由的小小的陽台也要畫完,彼時天地換新顏,滿心期盼的新生活,如冰窟,似地獄,也傷心流淚,也萬般不解,但最終大該也只能不執此境,繼續在長夜中修行,奇蹟般的完成了最後一部,於此心安,便可離去。

時間再上溯五十年,老師在杭州出家,世間少了一個李叔同,方內多了弘一,不遺餘力的收集失傳的律宗經典,以一己之力延續微薄的律法脈絡,有人說他只是苦了自己,功德何來;有人說既已放下又哪裡來的悲欣交集。隔著歷史轟隆隆的雜音,散落世間的珍寶並非人人識得,無論宗教亦或文學,那些肉身早已消散的人們,仍然可以用尚存的隻字片語讓一輩又一輩的新鮮靈魂得到共振,超越時空的無聲語言,你懂,它才在。

在戰亂間隔中,在各種苦楚動蕩之外,還是有歡快單純的時光,彼時「朗月懸太清」,彼時「也有朱欄映粉牆」,只是穿過時間的長河,讓泥潭中的小蜉蝣為之動容的,是他們的一念既出,萬山無阻,終究是情義,泛著光。

今朝風日好 或恐有人來

(2010-11-29 18:28:49)

豐子愷這個名字是很多年前就知道,看弘一法師免不了提他,也覺得他的畫簡樸而充滿童趣,胖墩墩的小小孩和歡天喜地的顏色是他的標誌,因為隨處可見,所以並未覺得需要特別關注,他是接地氣的畫家,連名字都那麼朗朗上口。

後來認真的看他是因為董橋的那本《今朝風日好》,附圖的扇面非常熟悉,粗人看過算數也不去深究淵源。只覺得董橋寫的好,他本是民國來人,對於那些小資小情小歡暢撲捉精確,我透過他看豐子愷,也似看到了江浙鄉間的清風與潤土。

特別在諸事不安定的時節,若讀到一些安穩、閑適的字與畫,心底是會歡喜的,看到這個世界尋常的、美好的一面,好似有了一份熱乎乎的希望。

再重新翻出豐子愷的書,才發現他的世界就是他畫里的世界,對孩童的喜愛近乎狂熱,珍惜子女們那份稍縱即逝的童真童趣,亦對自己心中藏著的那個孩子重視關愛,他伴他一生,他的一生都有孩子般的簡單質樸。

文字清新乾淨,中年後信佛,懷念童年時總是從皈依者的角度判斷自己,免不了在文章最後總結自己不該調皮殺生等等,像小孩子的暑假日記,末了總會寫「我下次再也不這樣了」,書里隱約勾勒出的人,他只有滿滿當當的童年及中年後的懷念童年,這樣的情趣,到也有意思的。

近來整理公司電腦才發現,似董橋的那幅《今朝風日好》我們也有,想是以前就看過,才會覺得董橋書里的那麼熟悉,這麼輕巧歡快的世界原來早在身邊。董先生那廂收到的扇面,還有這裡曾遇到的鏡片,豐子愷給的機緣,讓這般美好年年傳遞。

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乘著天氣好,把家裡打掃乾淨,舀一勺山間的泉水待煮茶用,這潔凈的天與地,柳枝輕撫,有你有我,有小小的期盼,未知的客人呀,你來也好,我們一同看看這人世間,至少此番天地中,我們的眉間是有一彎笑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墨清茗 的精彩文章:

TAG:醉墨清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