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我們一起談談「龍

讓我們一起談談「龍

美術展覽 | 藝術推廣 | 文化傳播 | 公共教育

卧虎藏龍、龍生九子、葉公好龍、龍馬精神、龍爭虎鬥、龍鳳呈祥、飛龍在天、龍飛鳳舞、亢龍有悔、龍虎風雲、畫龍點睛、龍潭虎穴、車水馬龍、望子成龍、鯉魚跳龍門、魚躍龍門、筆走龍蛇、龍騰虎躍、魚龍混雜、降龍伏虎、乘龍快婿、直搗黃龍、虎踞龍盤……

在中華民族的成語庫里,關於龍的成語數不勝數,可見龍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中有多麼重要的地位,不過身為「龍的傳人」的我們對龍知道多少呢?

的演變

字體的演變

形態的演變

紅山玉龍

紅山玉龍距今約 7000 多年,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位列十大鎮館之寶。

蚌殼擺塑龍

1987 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清理出一條長 1.78 米的蚌殼擺塑龍,距今近六千年,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蚌塑的龍形。

商代 玉龍 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

在紋飾上,先秦時期龍紋的演變表現出從直線到曲線,從樸實到華麗,從規整到隨意的特點。商代龍紋以單一的雲雷紋、重環紋等裝飾紋樣。

楊公八號墓出土玉鏤空龍形佩

春秋至秦漢的特點是:粗狂、雄健,其用途是用於貴族墓葬品和其他工藝品的裝飾圖案。

唐代鎏金走龍

鎏金走龍作為唐代龍形象的代表,以它那勁健有力的形體, 氣宇軒昂的氣魄,朝氣蓬勃的姿態,充分表現出了唐代龍凌厲遒勁,神采飛揚的風格特徵。

明洪武 青花春壽龍紋梅瓶

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衝冠之氣勢。

清嘉慶 青花雲龍紋盤

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

生九子

囚牛

傳說囚牛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龍頭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睚眥(yá zì)

古代史書記載睚眥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性格剛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殺,而且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嘲風

嘲風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象徵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宮殿安置嘲風,也會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能起到祛邪、避災的作用。

蒲牢

蒲牢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狻猊(suān ní)

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贔屓(bìxì)

贔屓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頑強地撐著,努力地向前走,並且總是不停步。

狴犴(bì àn)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負屓(fùxì)

負屓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遺像。

螭吻(chī wěn)

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其實龍生九子有很多版本,今天我們取自《中國吉祥圖說》的說法。而且這只是關於龍的一小部分知識,當我們深入了解後會發現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五十四張老相片記錄民國無名「女神」
唯美精神——第二屆中國當代經典寫實人物油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