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仇者聯盟3》中國票房不如預期,斯皮爾伯格的預言要成真了?

《復仇者聯盟3》中國票房不如預期,斯皮爾伯格的預言要成真了?

圖說:《復仇者聯盟3》海報 官方圖

上映前,《復仇者聯盟3》(下稱《復聯3》)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甚至讓迪斯尼小鎮幾近癱瘓;售票平台上突破紀錄的「想看」人數和預售成績,都讓人以為它會輕鬆成為內地第一部突破30億的進口大片。上映首日票房報收4.46億元,次日4.93億元,第三天亦有3.31億元,首周末平均40%的上座率以及超過90%的票房佔比,和近13億元的票房成績讓片方更加信心滿滿。但又近10天過去,截至記者寫稿時,《復聯3》還沒有摸到20億元的門檻,下餃子般扎堆的明星並沒能帶來滾滾的商業回報。

圖說:截至發稿時,《復仇者聯盟3》目前累計票房尚未突破20億 網路截圖

斯皮爾伯格曾預言,「總有一天,超級英雄電影也會步西部片的後塵,迎來周期性的衰落。」不知道這一天,是不是又近了一些?

漫威成功靠什麼

從2008年《鋼鐵俠》開啟漫威電影宇宙,到2018年《復聯3》拉開陣仗,漫威宇宙已經足足擴散了10年。十年前,這是一家瀕臨破產的漫畫公司,十年後,19部相互關聯的電影,全球超過150億美金票房,以及已經無論用多大的廣角鏡頭都無法把他們同框的復仇者聯盟成員。

圖說:2008年,《鋼鐵俠》開啟漫威電影宇宙 官方圖

這19部電影,有幾個顯著的共同點。首先,每部電影有共同的故事元素、情節設定和角色納入重新構建的「漫威電影宇宙(MCU)」,在每部之間以彩蛋鋪路,利用懸念串聯起整個故事邏輯,延長了MCU的生命力。其次,漫威已經很少選用一線明星做主演,而是大膽啟用氣質形象與漫畫吻合度高的二線演員做超級英雄,導演也多選擇非一線,這一方面很好地壓縮了製作成本,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把控了漫威電影的整體風格。也就是說,在「電影宇宙」宏大的概念傘下,哪怕單片質量參差,但統一的風格和強大的粉絲基礎,確保了漫威票房的下限不會太低。從數據來看,19部影片製作成本平均兩億美金,共有五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元美金,平均票房也有8億元多,投資回報比可見一斑。

圖說:《復仇者聯盟3》劇照 官方圖

成也蕭何敗蕭何

可以說,漫威已經把超級英雄變成了IP金礦,並儘可能地讓每一部漫威電影都保持相似的風格。這在過去十年贏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甚至在好萊塢和中國市場,都有很多效仿者。但與此同時,當觀眾被數十部同類流水線工業化電影轟炸後,一旦審美疲勞,這座金礦也將迅速貶值。就像中國最好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說的,對於漫威電影,「不能說討厭,但確實不喜歡看。雖然漫威電影的特效質量都很高,有龐大的宇宙體系和大量IP,但總覺得他們所有電影都是一個生產線上很標準的流程生產出來的。」

而這種貶值其實已經在悄悄發生。近五年來,除了《黑豹》,漫威電影的票房並無顯著增長。《復聯3》這次在中國辛苦才摸到20億門檻,《復仇者聯盟》第二部三年前便在中國拿下近15億元票房,要知道2015年中國的銀幕數和市場規模距離現在差了老遠。

圖說:《黑豹》劇照 官方圖

中國電影切莫「學樣」

無論如何口碑如何不穩定,也無論藝術上如何很少獲得獎項的肯定,但幾乎穩賺不賠的生意,對投資收益不確定性如此之高的電影產業來說,還是充滿了吸引力。《復聯3》之後,今年7月6號的《蟻人2:黃蜂女現身》;明年3月8號的《驚奇隊長》、5月3號的《復仇者聯盟4》、7月5號的《蜘蛛俠2》四部漫威電影早已板上釘釘。而好萊塢的其他製片廠,這些年也爭相搞起系列電影的「宇宙」開發。派拉蒙從「變形金剛」出發,即將推出大黃蜂單體電影;已經完成的《哈利波特》系列開始開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宇宙;拍了8部的星戰系列,也著手以外傳方式拓展新一輪的「星戰宇宙」。與此同時,好萊塢對中小成本、現實題材的電影投資愈來愈猶豫。比起動輒投資兩億美金的大片,中小成本反而風險大,投資回報小,且沒有衍生品,甚至主題樂園的巨大授權收益。漸漸地,好萊塢越發口味單一,甚至有些乏善可陳。

圖說:《驚奇隊長》明年上映 官方圖

這股風其實也不可避免地吹到了中國。賀歲檔、暑期檔最最安全就是續集電影。比如,《唐人街探案2》今年春節豪取33.97億元後,第三部的上映日期已經確定為兩年後春節,陳思誠決心打造「唐探宇宙」;再比如,第一部口碑票房皆慘敗的《爵跡》,今年暑期檔還要硬著頭皮推出第二部。這讓人不禁略略有些擔心,對於龐大投資和關聯繫列電影的依賴,會否也削減中國電影的多樣性?(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展覽人員眼中的思南書局:我們展示「真理的足跡」
新奧爾良的夜市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