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台研究所發現:台灣外海藏了可用天然氣

台研究所發現:台灣外海藏了可用天然氣

台灣民進黨政府要在2025年落實非核家園,尋找替代能源迫不及待,台灣中山大學自主開發的水下載具,可承受水下4,000公尺的巨大水壓,在台灣西南海域執行可燃冰探勘調查,未來假使順利開採,可供50年的天然氣使用無虞。

綜合媒體5月23日報道,台灣進入夏季用電高峰,能源問題再度成為各方焦點,除了核能、燃煤火力發電以外,其實外界鮮少注意到台灣外海有豐富的能源蘊藏,可使用50年、被譽為21世紀的新興能源「甲烷水合物」,俗稱「可燃冰」。 台灣科技部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劃(NEP-II)已間接證實在小琉球西南外海蘊藏豐富的「可燃冰」。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長陳信宏指出,未來這些水下載具技術,除將配合政府「國艦國造」計劃,朝水下有人載具、潛艇救援船方向發展,也盼可應用在離岸風力發電水下調查、監測、檢測等水下作業。 陳信宏指出,石油探勘產業產值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三分之二,水下探測是國際上非常關鍵的科技實力,台灣在多年努力下已有一定的成果,可惜的是沒有足夠的產業鏈。

在台科技部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劃結束後,中山大學水下所將目標設定在深海有人載具的開發,在「國艦國造」以及離岸風力發電的舞台上,都具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陳信宏說,「目前離岸風力發電得靠國外的水下探測技術,若能夠自主精確探測,將節省大幅成本,另外台灣政府的『國艦國造』計劃,水下所也朝有水下人載具以及潛艇救援船發展,希望台灣能有自己的水下經濟產業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菲說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總理:以色列已獲得證明伊朗曾研發核武器的資料
為什麼殲20要採用國產WS-15發動機?

TAG:蘇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