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軍為何輕鬆拿下益陽城?全賴這位守城的清朝官員

太平軍為何輕鬆拿下益陽城?全賴這位守城的清朝官員

【太平天國系列一百二十四,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小佛在前面的文章中講過,蕭朝貴死後,洪秀全和楊秀清率全部人馬從郴州到長沙城外,多次和清軍正面交戰,並四次嘗試用挖地道放炸藥的方法進行攻城,都被清軍一一阻止。洪秀全和楊秀清等見長沙成久攻不下,反而將兵力折損,為了保存實力,太平軍「於十九日夜,乘風雨黑暗,離開城南,渡江到西岸」。太平軍離開長沙時並沒有清軍追趕,除了夜黑風高,還有一個原因就太平軍的一個偏師假裝主力,並且假裝往南走去進攻湘潭,清軍聞訊傾巢追趕,哪裡知道太平軍主力已經渡過湘江經龍回潭往益陽而去,「賊由小路翻山渡河」。

1852年12月3日,太平軍到達益陽城外,清軍沒有預料到太平軍會到益陽,所以益陽的守軍兵力明顯不能和有四萬人數的太平軍抗衡。當時守備益陽的是一個趙姓都司,見太平軍到城外後,他遂率手下五百餘眾陳兵於益陽城外的白馬山。

列兵城外的趙都司要做的第一件是並不是考慮怎麼防守太平軍,而是「借防禦太平軍之名支糧縣署, 搜刮民脂民膏,如有不給, 或稍有緩慢者, 動輒以違誤軍需論處」,以抵抗太平軍為借口為自己斂財。等到太平軍真正發動進攻的時候,這孫子跑的比兔子還快,「棄城而逃」。官軍無用,民團自發抵禦,奈何人數差距實在太大,地方團練只和太平軍進行了小規模戰鬥,並落荒而逃,太平軍由是涉水渡過資江(資江劉公灘處水淺,過江根本不需要船隻)佔領益陽縣衙。

太平軍正在城中張榜安民,開倉放糧之時,清軍向榮一路奔襲率軍趕到,「官軍行抵益陽,賊已佔據縣城」,向榮趕緊搶佔益陽城外的至高點——陸賈山,「兵勇連日攢程,本已飢疲,俱無鬥志」。石達開得知清軍援軍已到,遂分兵三路往陸賈山,準備對山上的清軍進行包圍,一開始清軍還能居高臨下壓制住太平軍的攻勢,對太平軍造成一定的傷亡。後石達開下令對山上進行炮擊,只打得清軍屁滾尿流,向榮不得不撤離山上逃命去了,由是清軍「損兵折將不少」。

打了勝仗的石達開心情不錯,慶功宴上寫下兩對對聯。對聯一:傷心哉二百餘年可憐上國衣冠淪於夷狄,所望者三千君子相率中原豪傑還我山河。對聯二:虎貫三千直掃幽燕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天。一時之間,多少英雄氣概。

恰那時,資江上游連日大雨,資江水漲,太平軍深感順流而下可以降低兵士的疲勞,無需步行前進,於是太平軍動員有船的人們參加太平軍, 並連夜搜集船隻,編扎木排,一心只想奔往岳州,「賊在益陽虜船隻多,出林子口,計圖北犯」。

從到益陽破清軍再順流而下,花費僅僅數日,卻對於太平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在後來洪秀全主持編纂的《天情道理書》中談到益陽一戰的重要性時說, 假若太平軍在「 長沙駐紮日久, 則益陽等江河船戶不免為妖魔哄嚇, 遠遁他方, 我百萬雄師何由得舟揖之便而沿流以破武昌乎?」 換句話說,太平軍的水營基礎是在益陽打下的,根據小佛之前找到的資料來看,太平軍在益陽一共徵用了千餘只民船。這些民船載著太平軍過洞庭湖,助攻下岳州,洪秀全和楊秀清以投奔、徵用的民船、水手等為基礎組建太平軍水營。

參考資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無語!他帶領上萬人向千餘清軍投降 嚇得清軍以為有詐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