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說唐三傳和薛仁貴徵東的故事,裡面有一位非常令人討厭的將軍,他百般刁難出生貧寒的薛仁貴,屢次對薛仁貴下黑手打擊報復,其形象就與楊家將故事中的潘仁美一樣,可謂是劣跡斑斑。

而這位被小說演義嚴重醜化的名將,正是大唐初年的開國名將—張士貴。

和潘仁美(潘美),蘇定方一樣,張士貴是被小說演義嚴重醜化和黑化的大唐名將。小說演義為了襯托薛仁貴英武威猛的形象,只好將張士貴的形象做了顛覆,而這種套路在明清小說中卻屢見不鮮。

張士貴,虢州盧氏縣人,張士貴本名原來叫張忽峍,且祖上光輝無限,曾祖是北魏橫野將軍,祖父是北齊的車騎將軍,父親因功勞被封為隋朝的大都督,而張士貴也受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有著一顆報效國家的赤膽忠心,史載張士貴力大無窮,且射術高明。「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能有如此實力的將領,在中國古代其實也並不算多,所以張士貴本身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隋朝大業年間,天下大亂,四方擾攘,張士貴也順勢從虢州起兵造反,「起為盜,攻剽城邑,當時患之」,由於張士貴的造反勢力很迅猛,所以當時隋朝的官員為張士貴的部隊起了一個名字。

「忽峍賊!」

唐高祖李淵起兵之後,聽聞了張士貴忽峍部隊的威名之後,發出檄文想要將張士貴募集到麾下任職,張士貴見李淵盛情相邀,便率眾投降李淵,而李淵也封張士貴擔任了右光祿大夫,自此,張士貴便開始了自己傳奇的名將生涯。

被李淵禮遇之後的張士貴隨後便被調集到河南,負責河南地區的戰事,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張士貴跟隨李世民前去征討薛秦政權的薛舉和薛仁杲父子,並和其他唐朝將領在淺水原之戰中一句擊潰了薛仁杲,滅掉了薛秦政權,平定了隴西。

後張士貴奉命南下攻打東都洛陽王世充,並在與王世充騎兵交鋒過程中,憑藉沉著和勇猛的作戰經驗,將數倍於自己的敵方騎兵擊潰,贏得了勝利。後因功勞被加封擔任了虢州刺史,一時之間,張士貴的威名在大唐傳唱開來。就連李世民都曾評價他「顧令卿衣錦晝游耳」。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張士貴受李唐知遇之恩,一身披肝瀝膽,殫盡竭慮,尤其是對於更加具有統治風範的李世民大為佩服,由於張士貴常年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漸漸的,張士貴便成為了李世民的心腹人員,經常在李世民天策府中的一員幹將,並在後來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中,與其他大將受命靜候在玄武門之外,伺機幫助李世民控制太子李建成和巢王(原本為齊王,後貞觀十六年被李世民改追封為巢王)李元吉的部隊,並協助李世民成功收服太子黨的幹將薛萬仞,處死太子李建成,後來張士貴因功勞被封為了虢國公,並加封右屯衛大將軍。

貞觀七年(公元633年),龔州發生獠族動亂,李世民任命張士貴擔任龔州道行軍總管,前去征討平定,並且在討伐獠族的戰役中,張士貴「冒矢石先登」,率軍挫敗了獠族動亂,李世民得知此結果之後,加封張士貴擔任了左領軍大將軍,並再度給予張士貴高度評價「嘗聞以忠報國者不顧身,於公見之」。

日漸顯赫的張士貴並沒有表現出驕傲和放縱的一面,反而一如既往的優秀,後在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張士貴兵出雲中城,與李世民率領的其他部隊共同圍攻薛延陀,並擊潰薛延陀的部隊,迫使薛延陀前來求和。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發布詔令準備東進,攻打高句麗,張士貴奉命募集士兵,而薛仁貴也就在這一年進入了張士貴的軍營,史料中關於張士貴與薛仁貴的關係到底如何,並沒有考證,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年在高句麗前線作戰時,張士貴並沒有阻止薛仁貴發揮自己的實力,後薛仁貴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禮遇,張士貴也並未進讒言迫害薛仁貴,足以證明演義小說中的張士貴形象並不成立。

唐朝開國名將 曾在玄武門事變立下大功 卻在演義和小說里被黑慘了

張士貴一生征戰,雖後來在征伐高句麗的戰爭中並未繼續發光發熱,但卻為大唐的盛世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到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張士貴致仕,卸去玄武門長上的職位,改由薛仁貴接替擔任。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一代名將張士貴辭世,他為大唐的輝煌耗盡了畢生的心力,死後卻與杜伏威和羅藝、王君廓等降臣和叛臣同列,不禁令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內閣中藏有一件重要物品 皇帝問到它時 大臣們都說不知道
張居正獨掌大權後 想推薦此人擔任內閣大學士 他卻直接辭官回家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