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就應該做一個「好人」嗎?

學佛就應該做一個「好人」嗎?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做好人是成佛的基礎,是學佛的第一步。成佛是在好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按著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去覺悟,最終徹底覺悟了就成佛了。

《觀無量壽佛經》中佛陀為韋提希夫人開示:欲生彼國者(極樂世界),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凈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人天福,就是叫我們如何做一個好人,而且佛說這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十善業道亦是做人和成佛的根本,我們也要認真落實在生活中。正如《十善業道經》中所說: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經中結尾處佛陀又強調: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無量壽經》中也有提到: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當孝於佛,常念師恩。這些都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好好做人的依據。

印光大師是凈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他老人家有一篇非常重要的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已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矜自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祖的這篇開示從頭到尾都是在講念佛人如何念佛,如何做人。印光祖師還有開示:念佛人,要各盡己分,不違世間倫理。所謂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不孝父母,不教子女,是乃佛法中之罪人。如此而欲得佛感應加被,斷無是理。學佛者,必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己立立人,自利利他。各盡己分,以身率物。廣修六度萬行,以為同仁軌範。這都說明了學佛要做一個好人。

另外,《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是出世大法,依照佛法的修學我們可以出離生死輪迴,到達涅槃彼岸,正如《心經》中所說: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但是佛法的修學何曾破壞過緣起法?何曾離開世間而談出世?

正如印順導師《中觀今論》中所說:緣起法是相依相成而無自性的,極無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所以,依即空的緣起有,安立世間事相,也依即有的緣起空,顯示出世。得這真俗相依的無礙解,才能起真俗相成的無礙行。所以菩薩入世利生,門門都是解脫門。緣起法是「處中之說」,不偏於事,不偏於理;事相差別而不礙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礙事相差別。在同一的緣起法中,成立事相與理性,而能不將差別去說理,不將平等去說事,這才能恰合事理的樣子而如實知。

佛法是真俗無礙的,佛陀教導我們出世是絕對不會廢棄世間的倫理道德的。佛陀教導我們解決現實人生的苦迫,進而「轉惡向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做好人的基礎之上。

但是,佛教的善法和世間善法還是有不同之處,就是佛教是三輪體空的善,而世間是處處執著的善。佛教行善內不見行善的我,外不見我所對其行善的人,中不見行善的過程,也就是行善卻沒有任何的執著在裡面。但是,世間人確是執著一切都是實有的,做不到三輪體空。這是佛教善法與世間善法的根本區別所在,並不是行善的行為本身有什麼差別,而是行善者的境界的問題。這個我們要了解。

如此看來,做好人對學佛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涅槃經》中曾說: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希望我們具足信心,解行並重,更上一層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無阿彌陀佛 的精彩文章:

這句佛號跟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每當我念佛的時候,都會見到菩薩、阿羅漢等幾百位聖者……」

TAG: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