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主席當年為什麼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與會代表?

毛主席當年為什麼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與會代表?

1921年,具有開天闢地歷史意義的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毛主席是與會的十三名代表之一。但有意思的是,在1924年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主席同樣是與會代表,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領導包含中國國民黨部分前身的同盟會通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清朝滅亡後,袁世凱奪取了革命果實,北洋軍閥開始統治中國,孫中山在反袁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海外。

1914年7月在日本東京,孫中山以部分原同盟會成員為基礎成立中華革命黨(191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繼續進行反袁鬥爭。袁世凱死後,孫中山得以回國。但北洋軍閥的混戰已經開始,孫中山在此期間則是屢遭失敗。

在屢遭失敗之後,孫中山意識到必須依靠真正的革命政黨和軍隊才能獲得革命的勝利,但此時中山先生並不知道如何建立革命政黨和軍隊。就在這時,中國的北方鄰國爆發的「十月革命」讓孫中山看到了希望與全新的道路。

於是在十月革命後成立的共產國際的協調下,國共兩黨決定展開第一次合作。而孫中山也決定參照蘇聯黨和軍隊的模式對國民党進行改造,建立革命軍隊,標誌就是參考蘇共模式召開的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為了促進對國民黨的革命改造,國共第一次合作確定為黨內合作,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優秀黨員在國民黨內承擔重要工作。而一大結束後,毛主席很快成長為當時黨最優秀的幹部,得到陳獨秀的專門表揚。

因此在確定與國民黨合作的三大上,毛主席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出任中央局秘書,輔佐陳獨秀負責有關國共合作的工作。在此期間,毛主席開始與如廖仲愷、譚延闓等國民黨元老高層接觸,得到了這些大人物的賞識。

1924年,毛主席作為國民黨湖南代表出席國民黨一大,還被指定為章程審查委員。在國民黨一大上,毛主席在一次關鍵時刻的發言直接推動了國共正式達成合作,孫中山當場將毛主席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毛主席作為國民黨一大代表併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的時候,蔣介石卻連代表都不是,只能坐在會場旁聽。毛主席也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僅有的兩位同為國共兩黨一大代表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天下 的精彩文章:

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人為什麼要大規模屠殺朝鮮人?
特朗普以後會不會幹:美國當年為什麼一度想要轟炸月亮?

TAG:鬼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