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搶人才還是搶房奴?天津市24小時瘋狂落戶

搶人才還是搶房奴?天津市24小時瘋狂落戶

北京開往天津的城際高鐵上,涌動著一股不同於以往周末的躁動情緒。這條開通運營於2008年的高速鐵路,將北京與天津這兩座相距128公里城市之間的行程時間,縮短到了30多分鐘。

5月18日的京津城際高鐵上,不時有人交流著去天津落戶的經驗。3天前的5月16日,天津市政府拋出了「海河英才」計劃。這個計劃真正最終擾動眾多「北漂兒」情緒的是,40周歲以下只要攜帶身份證、本科及以上學位證及學歷證便可在天津市「落戶」,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條件,則更為寬鬆。簡易的手續以及天津以教育、高考錄取為核心公共資源比較優勢,讓「海河英才」計劃,對「北漂兒」而言,具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當記者於5月18日抵達天津市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時,大廳已經被排隊的人擠滿,甚至出現了只有在大型演唱會和體育賽事現場才出現的網路4G信號多次因短時用量過大導致信道堵塞,而無法使用移動互聯網信號的情況。海河英才計劃發布後的第三天,天津終於迎來的「辦理落戶的高潮」。

面對「洶湧」而來的落戶人流,天津市開始細化規定:5月18日下午稍晚,天津市公安局在發出的《天津市公安局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理落戶手續》中稱,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對無工作、無名下住房,擬落戶北方人才集體戶的人員,需本人在北方人才辦理個人人事檔案存檔手續後,再到各區行政許可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辦理准遷手續。這意味著,從技術上,在天津落戶,已經加上了「檔案調入」的條件。

然而,一切仍在繼續。5月19日的凌晨1時,《中國經營報》記者看到,天津市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仍然燈火通明,工作人員還在工作。而在大廳門外及天津北方人才市場門外,則有徹夜排隊的人們。


瞬間「引爆」

「著嘛急,這是長久的政策。」天津市河西行政服務大廳,一位穿著公安制服的工作人員對圍觀群眾解釋,隨後,他的聲音迅速被淹沒在人群中。

1個月前,王濤試圖通過「中介」高價辦理天津落戶,朋友勸他再考慮再三。1個月後,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計劃,王濤直呼「像夢一樣」。

5月16日,天津發布「海河英才」引進計劃。按照這項計劃,40周歲以下的「人才」,只要攜帶身份證、本科及以上學位證及學歷證便可輕鬆落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的落戶年齡限制,則更加寬鬆。一天之後的5月17日,天津市河西行政服務大廳迎來了第一批落戶者。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半天時間完成63例准遷證的辦理髮放。

申請辦理落戶手續的人擠滿了辦事大廳

5月18日,記者前往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上午9時,現場已經排起長龍,60個號很快發放完畢。9點15分左右,在北京工作的閆先生第一個走出辦理間,「終於塵埃落地,我也要補個回籠覺了。」他說。此時,他已經被從北京趕來的落戶者層層包圍,大家紛紛向他「取經」,如何能夠快速辦理。本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像閆先生這樣從北京趕來的情況,在辦事大廳的人群中,極為普遍。

談起為何河西行政服務大廳爆滿,現場負責人表示,「由於其他區系統伺服器故障,只能由河西區統一辦理,現在已經向市裡反映,希望其他區營業點能夠全部開放。」而據被北辰區辦事地點勸說到河西區辦理的張女士表示,北辰區不接收「無工作無社保無住房」的落戶者,只有河西區有條件辦理。同張女士遇到情況一致,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迎來了從南開、和平、武清等區相關辦事地點「碰壁」的「三無」落戶者。

在燕郊工作的付艷記得很清楚,落戶政策的新聞最早是下午兩點左右出來的。為了解決四歲孩子的上學問題,她從去年八九月份就關注天津,5月初聽說有個「海河英才」計劃會在16日這天發布。於是從上午開始,她就一直在刷各種網站,到下午2時許才終於等到。

同一時間,在北四環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北漂」程序員周翔宇也看到了這條消息。他很早就聽說過同事花錢辦理天津的積分落戶,知道天津的一大優勢是高考錄取率高。事實上,2017年天津高考報名人數為5.7萬人,數量是31個省和自治區中倒數第4位,而本科一批錄取率是25.02%,位列全國第一。他想,以前別人都花錢買戶口,現在免費就能辦,何不試一試?

晚上六點多,付艷根據最新消息下載了「天津公安」App,更新了一個多小時,再打開看到人才引進落戶一項顯示「功能建設中」。她把手機放下,哄孩子睡著了。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夢半醒的她再次打開App,發現網路異常流暢,人才引進落戶這一項居然能用了。她連眼鏡都沒來得及戴上,迅速點了進去,選擇完落戶類型和落戶地,bingo,整個過程就花了1分鐘。

高興之餘,她在某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使用App。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成功經驗並沒有得到複製,文章下面的回復都是「收不到驗證碼」、「打開慢」、「實名認證不成功」。

周翔宇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憑著程序員的本能,他馬上就判斷出了原因——肯定是伺服器被擠爆了。於是他放棄了App,打開「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台,註冊、實名認證到填寫人才落戶申請,前後花了三四個小時。幾乎一秒就收到審核通過的消息,他當下就買了轉天周五早上去天津的車票。

17日周四中午,天津官方媒體稱,從16日12:30到17日8:30之間,有30萬人登陸並下載了「天津公安」APP辦理落戶申請。這個App一夜成為新「網紅」,在蘋果商店AppStore一度飆升至免費應用排行榜前十,超過京東、快手和百度。

然而,創造出這個之前「搶人大戰」中無人敢想像的天文數字的代價,是它再也無法成功被使用。晚上16:20分,天津市公安局官方賬號「平安天津」在微博發布了新的申請渠道解釋,除了通過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台微信公眾號、天津公安手機APP外,還增加了一條:申辦群眾也可在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台網站首頁的「通知通告」欄內中查看《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按要求填寫落戶審批表並帶齊相關證明材料到各區行政服務中心聯審窗口現場辦理落戶准遷手續。這是天津人才落戶政策的第一次改變。

5月18日13點左右,河西行政服務大廳人數目測超400人,現場不時有工作人員出現為前來落戶的人解答。每走出來一個工作人員,就會瞬間被簇擁成一個圓圈。此時,等待辦理業務的隊伍出現騷動,兩名黑衣男子同一名藍衣男子突然插隊,隊伍中一名男子高喊,「你們見到他們三個正常排隊嗎」「沒有!沒有!」等待中的人齊聲高喊,這時,正在為群眾解答問題的工作人員不自覺提高了兩個聲調。

在採訪中,本報記者注意到,前來辦理的人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話語便是「時間緊任務重」「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兒」。他們一遍遍向不同的工作人員提著同樣的問題,記者注意到,起初,辦事機構工作人員並沒有給出一致的回答。

5月18日14時,現場工作人員高喊,「明天開始全市22個網點都可以辦理」,但是,排隊的人群仍久久不願離開。人群之中,不時有餐廳飯店工作人員發放宣傳單,提供訂餐服務;也有房產中介在這裡分發宣傳品,推銷「優質房產」。按照最初官方公布的落戶流程,辦理者需要下載天津公安APP註冊提交申請,或通過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台提交落戶申請,資格審批後,線下到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但是,到5月18日時,官方公布的這兩個線上通道,均出現了404和無法登錄的狀況。

5月18日深夜,記者發現,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的網站,也貼出公告稱,本系統正在維護,暫停使用,開放時間為工作日8時~12時。這個網站,是用來查詢學歷學位信息的。

5月19日凌晨1點鐘,本報記者看到,河西區行政服務中心仍然燈火通明,工作人員都在加班。而在大廳門外,以及天津北方人才交流中心的門外,已經有夜間開始排隊的人群。因為天津市社保局18日下午發出新規定,對於在天津無房、無社保、無工作的申請者,須要先在天津北方人才交流中心辦理檔案調入手續。因此,5月19日凌晨,即有人在天津北方人才交流市場門外排隊。


再等十八天

「2008年9月以前畢業的人,除了學歷和學位證之外,還須提交紙質版學歷認證書和學位認證書。」5月18日14時許,天津市河西區行政辦事大廳一位工作人員向大廳里的人群高喊。

在北京從事建築行業工作的王力,掏出他的身份證向記者傾訴,再有不到20天,他就滿40周歲了,但是按照程序,學歷學位認證書紙質版需要18天之後才能到手,他很擔心錯過這次機會,若材料籌備時間超過20天,他就「超齡」了,不能以「學歷型」人才引進。

和王力一樣,很多在北京工作而無法在北京落戶的人們為新政策亢奮著。據了解,他們中不少人是向單位請假後直奔天津。

5月18日14時許,在天津市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傳出來一種說法,稱「三無」落戶者須將檔案調至北方人才市場後,才可辦理准遷證。記者就此詢問河西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沒聽過這個事」。

然而隨後,天津市公安局「平安天津」發出《天津市公安局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理落戶手續》的消息。其中稱,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對無工作、無名下住房,擬落戶北方人才集體戶的人員,需本人在北方人才辦理個人人事檔案存檔手續後,再到各區行政許可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辦理准遷手續。

同時,有關部門將開通線下通道,可在全市20個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直接受理;採取「5+2」的工作模式,即周六、日正常受理辦理業務。

在人們歡喜於一度為「零門檻」落戶同時,另一部分人則大呼「花了冤枉錢」。

2016年9月23日,張芬在天津河東買了房,此時價格處於高位,7天後,出現了全國大規模的限購政策,她曾很慶幸「上了車」。「我有房子,有社保,有學歷,但是1年過去了,仍然沒有落上戶口,天津到底是希望引進人才,還是招人來接盤?我不懂。」張芬對記者說。

在「海河英才」計劃頒布之前,不少未獲得北京戶籍的在京工作者選擇通過「中介代辦」的方式落戶天津,催生了一批幫助辦理天津落戶的中介公司。「去年花費四萬通過中介辦理了戶口,半年過去了,突然放開政策,感覺花了冤枉錢。」來自北京的張蘭告訴記者。


瘋狂背後:天津戶口價值幾何?

在這之前,其實天津也有人才計劃,只不過門檻比較高,辦理落戶的手續也比較複雜,比如本科學歷需要在當地繳納半年社保等,這次放開,說白了就是上次政策的升級版。

效果有目共睹,30萬人是實實在在的用腳在投票。

看到這些,有一大部分人很激動,尤其對於北漂一族來說,除了人均收入,在公共服務方面,天津並不比北京差多少。

除此以外,天津擁有顯著的高考紅利。一個河南、廣東或者江蘇的孩子如果到天津參加高考,上「一本」的幾率可以增加2到3倍。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考制度是「省內競爭」。大學做出招生計劃,切塊給各省市自治區(省級區域)。一般來說,高考在省級區域內是統一試卷、統一成績劃線、統一錄取的。天津是直轄市,在高考招生上是一個單獨的區域。

由於考生人數不同、招生人數不同,還由於擁有高等院校數量不同,最終每個省級區域內的競爭激烈程度是不同的。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傳統直轄市,一直是高考的紅利區——如果你在這三大城市參加高考,被名校錄取的幾率大增。

下面是媒體整理的2016年、2017年各省「一本錄取率」:

可以看出,天津的「一本錄取率」甚至超過了上海,僅次於北京。換句話說:天津是中國高考紅利的「亞軍」,落戶天津將可以給孩子謀到很大的福利!

所以,落戶天津,多數人都是奔著教育資源和高考特權去的。房子和學位的綁定關係不解釋了,本次新政調整,對房價是個大大的支撐,估計天津房價要起死回生了。

老破小學區房,可能受益最多。

落戶天津百益無害,30萬入戶事小,接下來的百萬落戶怕是指日可待了。但政府真的會放任不管,讓這些外地人口白白分享這些優質資源?

西安經驗不遠,才一個多月而已。一個多月前,西安出台新政,3月23日後落戶西安的,須在原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錄取,2017年11月21日以後的新落戶人口,須回原戶籍所在地參加2018年高考。

很多人批評西安沒有誠意,言而無信,但是,你若是一市長官,你也不得不作此決定。

天津這個玩法,大概率過一陣子就會降溫。政府不得不出台一些戶口新政的「司法解釋」,來限制那些希望從中套利的教育移民。至於怎麼限制,一個位元組級的調整就夠了,誰都躲不過,而且不是誰越早誰就越有豁免權。

因為,它有三個對手:

1,原住民民意;

2,公共資源供給有限;

3,沒有太多實惠。

前兩個容易理解。第三點的實惠,則是指政府冷靜下來後就會發現,我要的是你的就業,社保與納稅,你看上的卻是我的高考資質。結果,一大堆空戶流轉,紙面上的數據盛宴,無法帶來切實的經濟實惠,不折騰不修改才怪呢。

用常識想一想,這都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當然,「司法解釋」的尺度與細節,是可以自我把握的。

總之,修改刪除鍵就在右手不遠處。那時,如果你碰巧趕上,你的孩子的戶籍是很難再撤退回去的,要是因此耽擱了入學與考試,那麼,在學術界的理論體系里,早已給你準備了一個說法:「制度改革的犧牲品」。

所以,沒有什麼百益無害的「天掉餡餅」。今天引你入的喜樂之地,也許明天就成進退兩難的無人之境,這境地不是任你馳騁,而是無處安放。


躁動的房地產

「呦,這冊子膠都還沒幹,這是連夜做出來的吧。」張天翻著宣傳冊笑著調侃售樓處的銷售員小王。

「在這落戶,講真,一切為了孩子。」張天直言,在北京工作十年並在朝陽區擁有房子的張天,在北京仍處於有房沒戶口的尷尬境地。按照他的設想,在天津落戶,孩子可到天津進行高考,享受天津「高考紅利」。

5月18日一早,聽聞天津放開落戶,在上海出差的張天聞訊奔至天津。雖然在河西區行政辦事大廳沒有「收穫」,但他還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到天津北辰區去看房子。臨出發時,他跟妻子商量了下,如果條件適合,「當場拍板」。

本處環外的北辰區因天津北部新區規劃備受青睞,圍繞北辰區,未來這裡將同步建起商圈及京濱城際鐵路,張天相信這裡是價值窪地。

赴津前,張天曾在通過一些信息平台相中了幾套房子,但是,他發現,在「海河英才計劃」出台後,這些房子便在平台「消失」了。

5月18日下午,本報記者記者進入該樓盤售樓中心,40名銷售處於忙碌狀態,他們正在推銷的房地產項目,目前還是一個剛完成拆遷的地塊。按照他們的計劃,一期項目將於2020年年底竣工,二期項目竣工則要在此後一年。

天津的房地產項目售樓處迎來的看房人流。本報記者郭婧婷/攝影

「昨天我們成交7套,在此之前我們售樓處成交量很低。近期,房管局每天都來巡視一圈。」談起近期變化,小王打開了話匣子,「之前有個客戶,買二套首付六成,一開始商定交三成,算基本戶,等另外三成湊齊了,再轉資金監管,結果昨天就坐不住了,直接現場倒錢,慌亂中還倒錯了卡。」

「下周一,我們全線上調,先試探一下市場反應。按照房管局設定的地區指導價,我們現在每套房子有10萬至15萬元的上漲空間。」小王一邊向客戶介紹情況,一邊催促客戶儘快做出決定。

變化也發生在賣房者身上,「最近明顯感受到變化,此前無人問津的二室二手房,這幾天陸陸續續接到好多電話要買我的房子,統一回復『不賣了』!」。

據不完全統計,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鄭州、瀋陽、濟南、西安、南昌、廈門、新疆、石家莊、福州等,全國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發布了超過歷史力度的人才吸引政策。

但是,在限價政策下,房子既不是住的,也不是炒的,而是變成了「搶」的和「搖」的。

「限價」導致新房和二手房的嚴重倒掛,本質上不是讓沒錢人買房,而是讓有錢人買便宜房。

為了賺差價,不斷上演的搶房鬧劇卻讓大家對市場的真實溫度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市場依舊火爆,新房一開盤基本秒光,加劇了市場的焦慮。

看到這其實就很明白了,為什麼加入「搶人大戰」的城市房價最後大部分都上漲了?其實邏輯很簡單:

人口

增加——開始買房——房價微漲——政府限價——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買到就是賺到)——炒房團進入——房價大漲逾期增強——無房可售——加劇上漲預期——更多人買房——房價暴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勝任素質模型構建的10個步驟
《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奮鬥》刷屏了!雷軍一呼,應者雲集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