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時期的朱棣皇帝五次北伐蒙古,為何沒有一次成功呢?

明朝時期的朱棣皇帝五次北伐蒙古,為何沒有一次成功呢?

中原王朝不是沒有強盛過,比如漢代就打的北匈奴西遷,明朝更是幾入大漠,把北元皇室幾千人都俘獲,簡直是一洗靖康恥了。可是為什麼我們始終是無法除去北方游牧民族這個毒瘤呢?幾千年來,蒙古高原是個很精彩的舞台,一個個民族在這裡崛起,又在這裡衰落,誰都沒有永久的佔領這塊地區,直至蒙古人興起。

蒙古人的堅韌性不說世界第一,也難逢對手,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騎兵就以旋風般狂掃亞歐大陸。要知道,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還相當低的情況下,蒙古騎兵能夠萬里西征,並打出四大汗國,足以說明蒙古人的堅韌性力壓群雄。

朱元璋借元末亂政,取而代之,殘元勢力在明廷攻擊下退回大漠草原。至永樂間,北元勢力互相混戰,分裂為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名義上以本雅失里為大汗,三部當中則以韃靼勢力較大。韃靼太師阿魯台與本雅失里欲統一三部,攜整個蒙古草原的力量與明廷抗衡,企圖再度南下牧馬,明廷北患漸重。

蒙古另一分支瓦剌乘明君征討韃靼時壯大,公元1413年不斷騷然明朝邊境。公元1414年明成祖下令親征,相繼取得三峽口小捷、呼蘭呼失溫大捷,由於瓦剌軍隊的頑強抵抗,明軍雖然取得勝利,不過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說是慘勝一點都不為過。鑒於已經達到預期重創瓦剌軍隊的目的,明成祖也無心再戰,於是下令班師回朝。

從殺傷效果來看,除了前兩次有相當的殺傷之外,其餘三次均無功而返。其中第二次親征和第三次親征相隔達到七年時間,根本沒有持續給整個蒙古部造成過大的軍事殺傷,蒙古的有生力量保存的很完好,即便是前兩次蒙古部瓦剌和韃靼損失慘重,七年時間也足夠休養生息,將勁緩過來了,也就是土木堡事變前,蒙古最主要的兩部落並沒有因為明成祖五征蒙古而受到實質性削弱。

再說明成祖未能達成有效殺傷的軍事原因,我觀察了一下明成祖北征路線,這五次出征都是都是由宣府、開平和應昌一帶北上,很少有變化,又由於補給關係,大軍行動所採取的是穩紮穩打,行動難免遲緩,所以蒙古方面對明軍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很明了,遂利用廣大的空間進行機動,避免與明軍接觸,這均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遠征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至於明成祖為何未能征服蒙古,因為他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只想對蒙古部落進行大規模殺傷,最好保持瓦剌和韃靼的軍事平衡,九邊安寧便可,土木堡事件證明這個目標沒有達到。對蒙古高原實行佔領對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成本又太大,這是經濟的局限性,這不是一個皇帝能左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視野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康熙皇帝是怎麼死的?被歷史給忽悠了三百多年,這下真相大白了
智慧過人的劉伯溫為何沒有當上皇帝?只因朱元璋手中有他的把柄

TAG:大視野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