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不可思議!蘇聯曾造出人類首架太空戰機:外形呆萌,一點也不科幻

不可思議!蘇聯曾造出人類首架太空戰機:外形呆萌,一點也不科幻

圖為米格-105太空戰機

上世紀中葉,正是美蘇爭霸的全盛時期,東西方兩大帝國為了爭奪太空領域的軍事優勢,誕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武器設計方案,而前蘇聯有一件作品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這件作品是前蘇聯隱藏的一款超級武器,它就是前蘇聯造出的人類首架太空戰機,外形呆萌,但是一點也不令人感覺科幻,這款武器就是米格-105太空戰機。一旦使用,將會爆發太空大戰。

說到米格-105的來由,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的戰略大忽悠——「星球大戰」計劃。為了奪取太空軍事控制權,美國宣稱設計了一系列空天戰鬥武器。當然,後來證明這都是美國丟出的煙霧彈,但是蘇聯卻是非常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當時蘇聯高層希望能製造一種能在太空中攻擊敵方太空設施的載人飛行器,於是這一任務就交給了米高揚設計局。

圖為米格-105樣圖

上級把這一任務交給了設計師格列布·葉夫根尼耶維奇·洛金洛-洛金斯基,反正也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這位天才果然不走尋常路,不久就開發出這樣一款讓人眼睛一亮的武器——「米格-105」空天飛機。這一飛機在設計上採用了先進的可變式二面角機翼:在飛機處於亞音速巡航狀態時,機翼完全展開至水平姿勢,以獲得優異的飛行性能;當飛機從外太空再入大氣層時,機翼能內折60度,減少阻力面積。而且這架飛機機頭底部有個較大的翹起,從遠看活像一隻套鞋,於是「套鞋」就成了米格-105的綽號。

「螺旋」空天飛機計劃原設計時是包括空天母機和子機的一套系統。其發射方式對今天的空天飛行器設計也有借鑒意義:該系統由裝載了四台衝壓發動機的母機承載,以4倍音速將子機帶到23000米的高度釋放,隨後推進火箭點火,把子機送入13萬米的預定軌道。這子機就是米格-105,它能環繞地球飛行,依靠自身的推進器推進,到達最終軌道,完成預計任務,然後利用推進器自行返回大氣層回到機場。這一設計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不但飛行器可回收利用,還不需要專門的發射場,這對當時傳統的運載火箭投射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革新。米格-105機長8.5米,翼寬7.4米,重4.2噸,可執行高空偵察、攔截太空目標等任務。

圖為莫尼諾航空博物館的米格-105

但是隨著美國太空梭的研製成功,這山望著那山高的蘇聯領導層決定啟動新的「暴風雪」計劃:也研製一款蘇式太空梭,作為新式載機,一次裝載5架米格-105,在進入預期軌道後逐一釋放,完成任務後可將載機再次回收。這已經是航天母艦的雛形了!但是計劃沒能成為現實。到了八十年代末,蘇聯內部局勢動亂,軍工出口也嚴格限制,太空梭計劃已難以為繼。就像航母一樣,這麼複雜龐大的高科技武器,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暴風雪」號太空梭最終宣告失敗,這一蘇式的超級武器也就這樣胎死腹中了。

如今,唯一一架製造出來的米格-105原型機正靜靜地躺在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諾航空博物館裡,任遊人們參觀。它是那個時代的見證,彷彿一個老兵,向人們講述他壯志未酬的往事,記錄了一個帝國由強盛走向衰亡的過程。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們都唏噓不已。誰知道呢,要不是蘇聯的衰亡,這一偉大的武器沒準真的會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楠竹一 的精彩文章:

美國羅斯福航母南海碰壁,周圍現48艘艦艇,最終迅速撤離!
跪求中國?俄羅斯為何想「借用」中國遼寧艦,軍迷一席話頓時亮了

TAG:楠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