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大全華班成空談,許家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恆大全華班成空談,許家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線六場比賽,恆大零勝,足協杯、亞冠雙線出局,中超排行滑落到第五,斷崖式下滑的5月,成為恆大建隊以來最噩夢般的一個月。與人和的比賽眼見敗局已定,許家印的指示就已經傳到球隊,間歇期外援全換、內援大調整、23歲以上球員不再是非賣品。對於球隊一敗再敗的現狀,許老闆徹底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

其實在2018賽季中國足協超級聯賽開始之前,廣州恆大就已經被很多體育圈的人士看衰,原因無他:上海上港從上個賽季就已經初露鋒芒,陣容相較於恆大更加年輕化,磨合成型超越恆大只是時間問題;北京國安蟄伏多年終於出手從西甲買來兩個當打之年的強力外援,內援方面光是一個後腰池忠國就是豪擲1億人民幣,更別說其他的引援了,戰鬥力直升前三;再加上實力本就能和恆大掰掰手腕的山東魯能、天津權健以及江蘇蘇寧,這都是恆大曾經的潛在對手。

回過頭來看看廣州恆大的陣容:國內球員還是那套「前國腳」的配備,外援方面只是引進了天津棄將古德利,U23球員網羅一堆除了鄧涵文沒有一個穩定的位置,相較於蘇寧的黃紫昌、長春亞泰的何超以及北京國安的韋世豪,廣州恆大的這些U23球員似乎有些上不了檯面。單單從陣容上看,恆大王朝就已經搖搖欲墜。再加上此時恆大球員的小心思泛濫,管理層人員被恆大賽季初期的「勢頭」所安慰,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廣州恆大終於迎來隊史第一次「大滑坡」。

「滑坡」之後,震驚中國足球的不是球員,也不是教練,而是俱樂部老闆許家印。中超16支球隊,最成功的時候莫過於廣州恆大,從恆大沖超以來,恆大足球都是中國足球的一個標誌,甚至是中國足球近幾年的代名詞,隨之而來的是許家印的恆大商業帝國也如恆大足球王朝的建立愈來愈強大。恆大足球王朝危在旦夕,這是許家印所不能允許的,一方面恆大足球的衰落會映射恆大集團對足球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眾多媒體人將對許老闆靠足球營銷的手段再次口誅筆伐。

但廣州恆大如此搖搖欲墜,其原因還是出自於這個會打算盤的許老闆身上,雖然許家印是中國少有的,把足球玩明白的人。7連冠軍無需贅言,兩次奪得亞冠也是中國足球的壯舉,這裡要說的是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在2017年中超賽季開始前提出的:在2020年實現「全華班」的目標。當時的媒體新聞無不勝贊這樣的計劃目標,許家印在17年開始又一次賺足眼球,卻沒能想到所謂「全華班」的計劃會在實施的第二年就砸到自己的腳。

中國足球的現實太無情,沒有傳統中超球隊積累10年甚至20年的青訓體系,恆大縱然建立了恆大足校,廣泛招攬足球新鮮血液,但在人才的培養上還是較之魯能青訓,大連青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自己的梯隊中尋找可造之材難度很大。於是從17年開始,恆大開始從在海外低級別聯賽效力的球員中下手,隨後又將目標放在了17賽季中超發揮不錯的U23球員,真的是網羅了不少年輕的後備力量,然而這些後備力量並沒有得到鍛煉,前11輪恆大的U23球員出場時間,出場人數都在聯賽尾端。

斯科拉里不用年輕人已經被詬病,少帥卡納瓦羅曾在足協杯中使用過不少U23球員,卻被同樣是替補出戰的聯賽副班長貴州恆豐狠狠羞辱一番。所以說不是斯科拉里不敢輪換新人,而是這些u23球員實在難堪重任。玩轉中國足球的許老闆沒能想到挖過來的這些年輕人從教練層面就得不到認可,後備力量實力不濟,「全華班」的夢想只能是空談。

也許在當時立下豪言的許老闆也不曾想過世預賽還佔據國家隊半壁江山的「恆大幫」會在短短一年裡實力下滑如此嚴重:閑「霆」信步;「郜」老還鄉;精神「黃」惚甚至利令「智」昏。其實恆大的成績還沒差到失去所有(想想去年的蘇寧和前年的山東魯能),應該是許老闆自己看到了球員們懶散、無鬥志的行徑,所以才會有「外援全部替換,隊內沒有任何的非賣品」的怒語,雖然這樣的言語並不現實,但是這是不是在無形中否決了2020年實現「全華班」的計劃?

一年前的許老闆沒能認清中國足球的現實,終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縱使中國足協已經著手遏制中超聯賽的金元足球發展,但上有對策下有政策,打手筆的投入還是現階段中超頂級俱樂部的發展主流。想要真正實現全華班的夢想,不是許總能夠獨自一人在短短兩年內促成的,看看北方再次回歸的大連足球,王健林曾是最懂中國足球的金主,而大連萬達已經將足球事業發展到歐洲聯賽,剛一宣布重回中超,就是卡拉斯科、蓋坦這樣手筆的引援。雖然此時許老闆的身家要比王老闆高上不少,但發展足球還是要多向吃過一次虧的王老闆請教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S足球 的精彩文章:

歐冠半決賽:蓄勢待發的「雙紅會」,利物浦羅馬上演對攻大戰!
英意鋒線同時成災區,索思蓋特三後衛體系能否繼續零封?

TAG:DS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