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真的值得歌頌嗎?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真的值得歌頌嗎?

說起盛唐的風流,就繞不開唐明皇李隆基與楊玉環,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亦大唐盛世的一部分,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經過著名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極力宣染,被人們認為是純潔真摯的愛情。他們倆曾於七夕在長生殿山盟海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楊玉環死後,李隆基陷入了對她無窮無盡的苦苦思念之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窮期。」受白詩的影響,後人對楊玉環的死寄予深切的同情,認為李、楊的愛情是皇家愛情的經典,甚至認為是皇家愛情的千古絕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李、楊的愛情真的值得歌頌嗎?走進盛唐,我們就會發現這種表面美好的愛情掩蓋下的是骯髒,是庶民的哭泣,是大唐盛世的崩塌。

一、道德淪喪,父奪子妻

大唐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年僅十六歲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壽王李瑁對楊玉環寵愛有加,兩人甜美異常。後經高力士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不顧人倫禮儀,橫刀奪愛,將楊玉環招入宮中,強令壽王休妻,讓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這種父親強娶兒媳的人倫慘劇,在現代社會也不能被法律和世俗認可,況且講究以禮教治國的封建社會,唐玄宗這種骯髒行為與禽獸何異,他與楊玉環之間所謂的「愛情」怎麼配被後人歌頌。

二、奢靡無度,引發戰亂

當大家讀到「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時可曾想到,這美麗的華清宮耗費了無數的民脂民膏,當楊玉環「洗凝脂」時,又有多少大唐百姓因為那華清池而流淚;當李隆基和楊玉環在梨園譜寫那傳唱後世的霓裳羽衣曲時,又有誰會注意大唐的國力在極度透支,均田制破壞殆盡,中原府兵衣不蔽體,農夫三餐不繼;「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明皇為了取悅楊貴妃,動用一切人力物力來滿足他們荒淫奢靡生活;同時楊玉環得寵後,家族成員雞犬升天,兄長楊國忠當上了宰相,貪污斂財,敗壞國事,三個姐姐也應召人宮,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奢靡無度。當「漁陽鼙鼓」響起時,唐明皇和楊貴妃再也無法維持那奢侈荒淫的生活,愴惶出逃,全不顧自己的子民在安祿山的叛軍的馬蹄下呻吟。牽涉到政治和民生,這樣的愛情其實早已不在單純;從楊玉環的恃寵驕縱來看,她嫁給李隆基主要是貪圖榮華富貴,當然也有懾於皇權的一面,而李隆基則是貪圖楊玉環的美色。如此說來,李、楊這宗婚姻明顯帶有「權色交易」的成分,與現在的貪官污吏包養二奶沒有區別。

三、文過飾非,委過於人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明皇帶著楊貴妃愴惶出逃。至馬隗坡發生兵變,宰相楊國忠被軍士殺死。在重怒難犯的險峻形勢下,「上乃命高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屍至驛庭,召玄禮等人入視之(《資治通鑒》)。」在關鍵時刻,李隆基只顧自已的生命和皇位,下令將自已深愛的人處死,充分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愛情冷酷無情的一面。嚴酷的事實再次證明皇家沒有真愛。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山盟海誓竟如此之脆弱,如此之不堪一擊。唐明皇在面臨生命威脅時,將叛亂峰起,山河破碎的責任推給楊玉環,讓後人認為是楊玉環這個紅顏禍水引發了叛亂,這樣的愛情怎麼可能是真正的愛情,為了保全性命犧牲自己的女人,這樣的愛情絕不配被後世傳頌。

這是一場建立在自己兒子和百姓痛苦之上的「愛情」,這場愛情中充斥著骯髒與荒淫,這所謂的愛情也只是鏡花水月,只是唐明皇這個荒淫帝王對美色的索求與佔有,只是後世文學美化了這件事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她17歲嫁人,27歲違背倫常嫁給公公,37歲卻被逼自殺
你是否也想知道,《貓妖傳》里的楊貴妃,是怎麼死的?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