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空城計城外掃地的士兵,可不僅是為了表現輕鬆,其中有更深的含義

空城計城外掃地的士兵,可不僅是為了表現輕鬆,其中有更深的含義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肯定對諸葛亮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三國》中到了後面的時候諸葛亮可是了和司馬懿的智力比拼,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說道這兩位肯定就得說一說卧龍先生擺下的「空城計」了,在馬謖不停勸誡在街亭打敗之後,劉備大軍的糧草就算是徹底的斷了,糧草可是古時候戰爭的重中之重。北上的大軍沒有了糧草的供應也只能扔掉大好的局勢,向後撤退。就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帶領著手下15萬的軍隊向西城進發。

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手裡卻僅僅只有2500個士兵,這個時候街亭已經沒有了,這個西城絕對不能再失去了。於是就準備棋走險招,把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每個城門口讓20名士兵裝扮成老百姓,並且開始清掃街道。用計就用計唄,那麼為什麼還要讓人去掃地呢?

有人就說了,這樣可一讓塵土飛揚起來,能夠讓敵人看不清城裡的真實狀況。等到大軍壓境的時候,由於沒有辦法確定城中的情況司馬懿就不敢輕易的進攻了。這種說法先不說對或者不對,那可是一座城池,就算四個城門距離再近80個人就算累死也不可能製造出這麼大的塵土來。所以這樣的解釋應該是不正確的,那麼掃地的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個人感覺啊,之所以要這樣做並不是為了不想讓敵人知道信息,反而是想要告訴敵人更多的信息。

第一個,就是要給城外的敵方士兵傳遞信息。敵人大軍兵臨城下,然而此時的成立卻是一片安詳的氣氛,成里的老百姓絲毫沒有因為要打仗而感到緊張,反而是一片的輕鬆寫意。

這樣就和一般讓你認為的要經歷大戰的時候人們的表現是格格不入的。而這就是諸葛亮的用意所在,從側面表達一種,城中兵馬充足,不怕有人前來攻打。要是有人來犯,絕對讓你有趣無回。

第二個,就是想要給司馬懿本人傳遞消息。其實當時的司馬懿作為領兵打仗多年的將領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只不過是在硬撐,就算是有所準備的,西城就算在怎麼龐大最多也不過容納十萬兵馬,並且當時整個西城除了諸葛亮的琴聲就只有掃地的聲音,如果真有伏兵這也太安靜了吧,所以是不會有任何的埋伏的。

那是為什麼在明知道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卻還是退走了呢?這就是諸葛亮讓人出去掃地的最主要的原因了。意思就是說,各自掃各自的地,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涉,不去管其他的。

更主要的是司馬懿自己也知道只要諸葛亮一死下一個肯定會是自己,所謂唇亡齒寒吶,所以也就順了諸葛亮,退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涼小蠻腰 的精彩文章:

此人位高權重,卻一生廉潔奉公勤政愛民,為後世寫下為官清廉之道
小孩玩耍時發現一山洞,專家到來後見到牆上留有8個字,立即氣到發抖

TAG:西涼小蠻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