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7種新業態、新現象的全面解讀,保持不斷學習的步伐才是文化產業從業者應有的姿態

17種新業態、新現象的全面解讀,保持不斷學習的步伐才是文化產業從業者應有的姿態

「言之有范」兩季科技分享會上周末圓滿結束。這場「文化+科技」的頭腦風暴中我們將視線聚焦到了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區塊鏈、5G等新科學技術,關注新零售、智慧城市、互聯網新業態等新概念,了解慕課形式、獨角獸企業、青年亞文化以及科技給文化產業帶來的新變革等。你也許已經發現,這些關鍵詞不斷地出現在文創人的視線中、出現在我們的研究和工作中,你也可能對他們熟悉又陌生。關注科技發展前沿,系統了解這些不斷湧現的新辭彙、新特點的緣起與現狀,是十分必要的。

當今社會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即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它包羅萬象,幾乎各行各業都與之緊密相關,人們舉手投足之間都離不開新技術;它發展極快,新技術新平台不斷湧現,令人目不暇接。人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科技,了解科技發展前沿成為必修課。作為文創從業者,我們有必要了解時下最前沿的科技概念,知曉新的科學技術將給文化產業帶來的新發展與新變革。因此言之有范用17個關鍵詞解讀新業態、新現象,為大家洞悉「文化+科技」。

日前,「言之有范」舉行了第二季科技分享會。為期一天的分享會中,公眾號寫編團隊以「洞察科技為文化產業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為主題,帶來有知識、有文化的慕課介紹,分析三年估值「十億+」的獨角獸企業奧秘何在,以及近些年科技為音樂產業、電影產業帶來的新變革,還有更加有趣的青年亞文化等七大主題分享。中國傳媒大學教師、博士生以及來自京津翼文化企業的代表一同參與討論,產、學、研各有評述。現將分享會主要內容整理髮布,與各位朋友分享。

科技分享會第二季

洞察科技為文化產業帶來的新變化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范周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黨委副書記兼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卜希霆

第一講、慕課,沒有圍牆的大學

分享人:徐妤函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英文直譯「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湧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

我國慕課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飛速。截止到2018年,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台,460餘所高校建設的3200餘門慕課上線,已有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此外,我國慕課數量已列世界第一位,有200餘門慕課登陸國際著名課程平台。

慕課,這個鏈接全球資源,讓互聯網成為最大學區的產物究有著怎樣的特徵?·

自我學習為主的課程教學理念

短小精確的課程內容選擇與組織

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與教學管理

同伴互評的評價方式及學分問題

第二講、挖掘獨角獸企業開掛的秘密

分享人:郝蘭芝

「獨角獸」是一種高貴、稀有的神奇動物,在新經濟潮流中,力挽狂瀾的獨角獸企業無疑成為近年來創投圈最火爆的追捧對象。科技成果的迸發推動了眾多獨角獸企業的崛起,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我國獨角獸企業以三天一個的速度增長,主要分布在科技發達、人才眾多、政策利好等要素聚集的北上廣深杭等城市和全國12個高新區。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獨角獸企業也存在著融資難、技術性企業少、版權保護不力等諸多問題。但相信,下一步在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區塊鏈等諸多科技的助力下,諸多企業將會創造無限可能。

第三講、「雙創」在大學

分享人:張天意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滾滾向前,以超級課程表余佳文、伏牛堂張天一、 禮物說溫城輝、SegmentFault社區高陽為代表的90後創業者與以野農優品勾英達、口袋兼職張議雲等為代表的95後創業者成為創業浪潮的新銳。

但更多創業者缺乏創業經驗與創新自信。如今,創新2.0的Living lab、Fab lab與我國AIP的實踐,正是應用互聯網技術與新興科技使大眾接觸科技創新的媒介。

更為重要的是,藉由這些lab與開源項目使大眾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自信,在未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創客。

第四講、未來新城科技暢想

分享人:胡音音

縱觀人類歷史,城市總是承載了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從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到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再到智慧城市,城市的形態和功能走到今天,已經接入了科技的電極,正蓄勢待發新的能量。

在城市開放的複雜系統中做到科技創新,需要在城市經濟系統、城市社會系統和城市環境系統上下功夫。筑波科學城和美國矽谷印證了科技新城的兩種不同模式,荷蘭通過創新網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海綿城市、公共交通等科技成果將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實現。

在我們擁抱科技城市的同時,如何讓科技成為城市邏輯的一部分,能否為快速更迭的技術建立退出、淘汰機制,仍是我們需要繼續探索的。

第五講、數字化時代,音樂產業迎來新變革

分享人:孫巍

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藝術越來越科技化,科技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將于山頂重逢。」音樂產業與科技變革的關係始終密不可分,曾經一個隨身聽、一盒磁帶標榜著時髦的生活和娛樂方式,也曾伴隨一代人享受音樂的魅力。而如今人手一隻智能手機已是標配,以網路音樂、手機下載為代表的數字音樂的崛起使得音樂產業原有的「生產消費」的舊模式被顛覆。

在以數字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等新一代高新技術為基礎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音樂消費的主要推動力。

科技的日新月異讓人應接不暇,數字化時代音樂產業發展具有跨界融合、互動體驗、音樂社交等新特點,日後或將出現「音樂+區塊鏈」「音樂+人工智慧」「音樂+虛擬現實」「音樂+康養醫療」等音樂產業與科技融合新形態。

當科技不斷加持音樂產業,我們將繼續期待科技將引爆的音樂黑科技以及帶來的音樂產業新機遇與新變革。

第六講、電影技術進化論

分享人:孔瑞潔

近年來,全球電影技術持續發展。一方面,高動態範圍、沉浸式聲音、激光放映、4D和特種銀幕放映等新技術的改進和商用,成為行業技術的發展重點,進一步提升了觀影質量;

另一方面,影院信息化建設加速,影院運營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提升了用戶體驗。

電影製作端,計算機視覺領域熱點技術深入應用,虛擬製作、虛擬現實、無人機航拍等技術發展迅速,為內容質量提升提供了保障。電影放映端,杜比全景聲、杜比影院、4D等影廳層出不窮,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視聽體驗。

第七講、互聯網時代青年亞文化現象

分享人:祁吟墨

青年亞文化是屬於青年人群的非主流文化。指青年的活動方式以及由其活動創造的、以青年為載體、獨特的價值意識為核心的精神成果與行為模式的結合。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中國青年文化開始呈現撕狀態。一方面,認同和追隨主流意識形態的青年文化依然在傳統媒體和校園盛行,另一方面,更多新的亞文化現象在網路媒體的助推下恣意生長。如今,惡搞文化、非主流文化、屌絲文化、二次元文化、喪文化等等諸多青年亞文化類型共同構成中國網路世界最活躍、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觀。

中國青年亞文化內部的意義場域和外部的文化環境都前所未有的複雜。但在開放和包容的中國社會裡,具有積極意義的青年亞文化永遠有著蓬勃發展的無限可能。

看完科技分享會第二季的乾貨內容,是不是還有些意猶未盡?沒關係,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回顧精彩紛呈的科技分享會第一季精華內容。在科技分享會第一季中,大家腦洞大開,圍繞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區塊鏈、5G等新科學技術,用最熱的科技辭彙,配合快閃視頻、現場模擬,分享實際體驗,乾貨頗多。

分享會現場

回顧:科技分享會第一季

聚焦科技前沿新概念

第一講、何謂「新零售」?

分享人:譚騰飛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這一年裡,新業態速變、新物種迭生,「新零售「一詞頻繁出現在大眾面前,新零售到底怎麼玩?

2018年伊始,包括騰訊、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摩拳擦掌,短兵相接「新零售」,新零售的未來趨勢又是什麼?

說到新零售,不能不提馬雲的「盒馬鮮生」,刷新了我們對於線下超市的認知。說得通俗一點,這裡既是超市,也是餐飲店,還是菜市場。消費者既能到店選購,也能在APP下單購買,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還可快速配送上門。既能買到新鮮的海鮮,也能在這裡享受現做現吃的服務,有得逛,有得吃,有得買,線上線下暢通無阻,消費體驗極速提升。

第二講、AI改變世界,誰來改變AI

分享人:侯雪彤

每一天,人工智慧和第四次工業革命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從醫療到交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底什麼是人工智慧呢?

從1956年誕生至今,人工智慧走過寒冬也迎來高潮。從全球範圍來看,人工智慧領先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中國及其他發達國家。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 1078家,佔據42%;中國其次,擁有592家,佔據23%。中美兩國相差486家。其餘872家企業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印度等國家。

人們都在說AI改變世界,那麼誰來改變AI?在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之際,我們有必要共同探討探討這一耳熟卻不能詳的「新事物」。

第三講、觸手可及的無人駕駛

分享人:陳卓

當我們談論人工智慧時,無人駕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可以產生2000億—1.9萬億美元的產值。

當前,自動駕駛正帶來全新變革,這一變革將顛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改寫我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無人駕駛發展至今,已成為各國高新科技產業搶佔的新高地,未來中國或將在無人駕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第四講、讓人眼花繚亂的區塊鏈

分享人:何詩涵

「區塊鏈」是時下大熱的話題,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它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方?

沒聽懂?沒看懂?沒關係,接下來的趣味案例為你「揭開」區塊鏈的神秘面紗,順帶講講比特幣「挖礦」的故事。

第五講、最前沿黑科技

分享人:董一灃

「黑科技」是近來火遍網路的流行用語,它被用來形容高大上、高精尖、令人眼前一亮不明覺厲的新奇事物。

事實上,黑科技不只有現代技術,我國古代也有諸多令今人都嘆為觀止的黑科技。

而數十年前國外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科幻」,居然成功預言了到今天才發明出的「黑科技」,讓我們一起去探讓人尋眼花繚亂的黑科技世界!

第六講、文創發展下一個風口:數字創意產業

分享人:趙婕

近20年來,技術驅動全球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並催生了數字創意產業,而文化產業與數字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傳統文化產業升級再造的高級形態——數字文化產業。

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文創產業將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和預期?期待與你進行思想的激蕩,一起洞悉未來數字創意產業的的發展。

第七講、什麼才是「智慧城市」

分享人:李曉飛

數字經濟時代,「智慧+」被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而什麼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特點是什麼?建設原則是什麼?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第八講、2017——2018互聯網新業態

分享人:楊斐然

2017—2018,互聯網展現時代新格局,短視頻、電競產品、手游等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

短視頻創作門檻低、社交屬性強,成為碎片化時代的新內容消費習慣。

2016年,中國首次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國家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鼓勵包括電子競技在內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電子競技行業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與娛樂行業產生關聯。電競產品再現爆款,在成為國家認可的教育科目後,其背後的內容產業鏈條不容小覷。

「跳一跳」「旅行青蛙」坐實現象級手游,女性手游市場或將井噴。

挖掘產業形成的內外驅動力,探討行業商業變現手段,這些互聯網新業態在2018年究竟會持續火熱還是進入下半場洗牌期?

第九講、5G時代來臨,數字化如何發展?

分享人:朱鑫峰

5G時代來臨,回顧歷代移動通訊技術更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闡述5G的三大特點和優勢以及背後的實現技術。

縱覽國內外5G發展現狀,了解國內政府和企業層面在5G技術上的布局和突破。展望未來5G的應用場景和實際業務,明確5G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預測5G技術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全方位影響。一文給你最全面的解讀。

第十講、大數據挖掘

分享人:宋立夫

說到科技,現今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科學技術離不開大數據,大數據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建構在大數據之上。

大數據的本質是信息。數據挖掘一般是指從大量的數據中通過演算法搜索隱藏於其中信息的過程。

還別說,在大數據時代里,大數據或許真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結語:

從前期的資料篩選,到課件的製作和最終的演講,這17次分享課程凝聚著言之有范編輯部成員們的心血,而這也是一次難得的頭腦風暴,研究者、業界從業者齊聚一堂,發問、討論、思索、爭辯,在不斷更新的知識面前,我們都是學習者。

新的業態層出不窮,更新速度之快超乎想像。不論是學生,文化企業從業者,還是運籌帷幄的決策者,馬不停蹄地學習才是跟隨時代潮流,不被淘汰出局的唯一出路。畢竟,時代拋棄你的時候,甚至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說。

第一、二季科技分享會的介紹就到這裡,但科技分享會將不會止步,我們還將推出第三季新科技分享會,歡迎朋友們持續關注並參與。

END

責 編 | 何詩涵

美 編 | 李曉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之有范 的精彩文章:

謝謝你斯皮爾伯格,《頭號玩家》讓我的青春復活了!
大家都在說5G,但你是否真的了解它?

TAG:言之有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