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翻動「潛意識」的石頭-遇見我自己

翻動「潛意識」的石頭-遇見我自己

星星

 時間的光

牛奶咖啡 

00:00/04:11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自媒體時代,每天在我們朋友圈關注度和轉發率最高的除了心靈雞湯(例如我這篇,歡迎轉發)也許就是一些比較負面的新聞了。

我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小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搶劫,殺人等負面消息,始作俑者似乎大部分是低學歷,家庭環境差等人,因為他們接受的道德教育的機會較少。然而,反觀最近的社會暴力事件,卻感覺不是那麼一回事。

一名音樂系的大學生在撞傷一名女性後,由於那位女士拿筆抄他的車牌,他竟然用彈鋼琴的手拿刀刺殺對方多刀,致其死亡。

一名留學生在機場和前來接他的母親一言不合,竟然當場拿刀刺了母親數刀。

道理他們都懂,接受的教育都高,但在那時那刻,他們的恐懼,憤恨,羞怒暫居了上風,他們只能按照暫居上風的潛意識控制,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

當潛意識中的「野獸」沒有被我們大腦意識到或者馴服的時候,殺傷力無比強大,一個不小心就會殃及無辜!

用佛學的「空性」去理解「無辜的鏡子」!

我最近在看《能斷金剛》,這是一部將古老《金剛經》中的理念成功運用於商業中,同時獲得身心健康的書。作者Geshe Michael Roach 在位於印度的賽拉梅西藏寺院學習22年之後,成為第一位得到格西(相當於佛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在他的上師鼓勵下開始經商,運用《金剛經》的智慧,將位於紐約市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打造成年營業額突破一億美元的企業。其中有一段關於佛學的「空性」我印象深刻,節選部分如下:

「我們談到了萬事萬物蘊含著的潛能--也就是佛教徒稱作的「空性」。我們清楚的看到,在我們所遇到的所有事情中,沒有任何一件事從其本身而言就是好的或壞的,因為-假設真是如此---那所有人都會與你一樣,以相同的方式看待一件事。」

「但事實上,人們感受各異。所以這些事物都是空白的,或中立的,或如佛教徒所稱的」空「。我們依然會經歷好的事情,會經歷壞的事情。如果這些所謂的好壞並非來自事物本身,那它們從何而來?如果我們可以解開這個謎團,或許我們就可以讓事情如願以償了。

我們只要稍做思考,就能明顯察覺,如何看待事物其實源於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包括我自己,而這個深藏在底部的潛意識石頭靜靜的待在我們體內,直到我們與外部的人、事、物產生碰撞,產生了負面的感受或者情緒,才讓你有機會感知它的存在!大部分時候,即使我們有負面情緒,我們都以為這是外在的那個人或者情景引發的,而殊不知,不滿與不快其實源自我們的內心。

佛學的「空性」讓我們有一種反思,既然任何事物都是中性的存在,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好像照鏡子一般,通過惹惱我們的人事物照見自己的內心呢?我們生氣的對象,想要攻擊的對象會不會只是一面「無辜的鏡子」?

當你喜歡和愛上了一個人,其實你愛上的不是他(她),你愛上的是你自己身上本來就有的美好特質,只是在他(她)身上投射出來,相反,有一天,你認為你討厭或者厭煩的一個人,你討厭和厭煩的也不是他(她),而是,你身上本來就有的陰暗面,同樣通過他(她)投射出來。

沒有人可以代替你成長

曹方有一首歌叫《遇見我》,它的第一句是「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領地,其他人不可以隨意來去」,聽到後感觸頗深!

你們一定有勸朋友改變的經歷吧,不知道你的熱心「幫忙」是否有很好的效果?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領地,其他人還真的無法隨意來去,這個私密的領地只能靠他自己自發自願去耕耘,旁人的「熱心」勸導也許只會讓對方覺得是一種領土的侵犯。我經常和朋友說的是:「一個人在井底不想爬出來,你給他一根繩子有什麼用呢?」

我們只能蹲坐在朋友的旁邊陪伴他,尊重他的選擇,給對方空間去耕耘自己那片私人田地,天晴了,他也許會勤快一些耕耘,有時候天颳風下雨了,他也會對這一片田地發愁,想要休息。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它的節奏!

從石頭埋藏在底部而不自知,到有天發現了它的存在,再去翻動它,觀察它,雕琢它,需要一個過程!

踏上成長之路

又到了講故事的時間了,我最喜歡講故事了。

LONG LONG AGO,有一個國王,在打獵的時候與隨從走散了。他在山林里繞了三天三夜,精疲力盡,衣不蔽體的時候來到了一個村莊。

農村裡有兩兄弟——拉穆和夏穆,正在耕田,看到這個狼狽的「流浪漢」就收留了他,招待吃住,十分熱情。國王吃飽了,梳洗完畢,換上了乾淨的衣服,感激的對他們兩兄弟說:「你們不知道,我是這個國家的國王,謝謝你們的招待。為了表示感激,我將答應你們的任何一項要求,請不要客氣」

哥哥拉穆說:「我是個農民,沒有自己的田地,請國王給我八畝地,讓我可以在自己的田地上耕種。」國王慷慨地允諾。

弟弟夏穆說:「我什麼都不要,只要國王每年過新年的時候,能來我家吃一餐飯就可以啦。」

國王很詫異,問道:「來你家吃飯?那你能得到什麼呢?」

夏穆說:「這是我的心意,您不答應也可以。」國王於是爽快地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新年快到了。國王想起來自己的承諾,告訴侍從:「我新年的時候要去某個村莊的農民家吃一頓飯。」

隨從一聽,傻了,趕緊稟報大臣。大臣們再三勸說,國王堅持一定要去。於是,大臣急忙派人到夏穆家查看。一看,農舍如此寒酸,怎麼能讓國王來這種地方吃飯?於是立刻動工把夏穆家改成一座小宮殿;國王要來這個村,村子到處破破爛爛的也不像話,於是出錢修村子;國王旅途勞累,一路上不能讓他太顛簸,所以路也修好了。

一時間,夏穆的家,整個村子以及周圍的設施、交通都令人耳目一新。夏穆神氣得不得了,很多人要巴結他,和他做生意,交朋友,因為國王每年都會來他家。夏穆的生活有了煥然一新的改變。反觀他的哥哥拉穆,每天還是得種田,除了收入豐厚一點外,沒有太大的改變。

這個故事中的國王象徵了靈性,我們內在的真我。我們生活中有無數麻煩、困境、問題,也許我們可以經由努力工作去改善。但是,如果我們要找到一種永恆的喜悅、安寧,卻必須和這種真正的靈性接通。

夏穆的做法就正如我們接通了靈修道途,一旦關係建立了,恩典就會源源不斷來到我們生活中。

這個從發現「潛意識」石頭開始的道途無法一蹴而就,還是要慢慢靠自己修,修,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地,別人無法自由來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花:婚禮必備——繡球花
平邑桃峪:一個將帥曾經薈萃的山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