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桑黎兵老師把井欄壺這種傳統的經典器型塑造的恰到好處,耐人尋味

桑黎兵老師把井欄壺這種傳統的經典器型塑造的恰到好處,耐人尋味

汲古泉

唐井欄

1200多年前,澄觀法師在溧陽城西門外的零陵寺掘井,造井欄與石盆,此井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井欄,唐井欄上的石刻銘文記敘了此事。報恩寺的唐井欄、史侯廟的汲古泉,完好留存至今,向我們訴說一段又一段傳奇。不難想像曼生在摩挲這些古井欄,感悟歷史的溫度與痕迹過程中,井欄壺的構思與創作亦在腦海中逐漸清晰。

歷史的時針在回撥到200多年前,相傳陳曼生任溧陽知府時,好友楊彭年曾至府中拜訪。當時陳曼生正在為製作新壺而愁悶煩思。兩人在庭院喝茶暢談,恰巧不遠處的丫頭汲井取水,樣子著實逗趣,曼生見狀突發靈感,井欄壺由此誕生。

相信很多人對井欄壺並不陌生,是曼生壺的經典名款。其實井欄作為一個經典器形,衍生出了很多的款式,但萬變不離其蹤,都是在曼生井欄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創新。

1、高井欄,是顧景舟先生在吸收曼生井欄造型特色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創作想法,整體更豐腴飽滿。這把壺的原樣現在宜興市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2、現代井欄在經典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新鮮元素,包括壺鈕的創新,讓這件經典作品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井欄壺多以卡蓋為主,口蓋嚴密是它的特點也是優勢,整體的器形比例適度,重心居中,給人的感覺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當然最值得讓我們關注的,還是這把壺的寓意。俗話說深井有如文山書海,知識正如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學識就好比這井水,應當不斷汲取。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它還有另一層寓意:喝水不忘挖井人。如今我們也用井欄壺來警醒自己,飲水思源,不要忘本。紫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亦是如此。

桑黎兵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這把【溫泉初沐】就把【井欄壺】這種傳統的經典器型塑造的恰到好處,耐人尋味。

壺身正面篆刻詩句「風梢舞空煙,露葉滴晴翠」,壺身反面陶刻竹葉。溫文爾雅,瀟洒古樸。

把圈大,外扁平,里圓潤,底圓而大,方圓周正。觀此壺猶似任爾風吹雨 ,我亦悠然閑庭度 ,可稱之壺之隱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講壇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了解紫砂壺?快來看看吧
最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紫砂壺哪裡產的好?

TAG:紫砂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