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人咬人抓人打人,乖寶寶變成熊孩子該體罰嗎?

推人咬人抓人打人,乖寶寶變成熊孩子該體罰嗎?

第三季《媽媽是超人》開播以來,看得有些斷斷續續,隨著期數的增加,對4個家庭的興趣也有了改變,特別是最近這2期,安迪霸道總裁跟大麟子小暖男組合後,對2個低分媽媽圈粉了,截然不同的兒子代表,通過時間慢慢拉近彼此的距離,對對方羨慕又互補。

至於初期最高分的賈靜雯,又讓人從那兩個可愛女兒的身上看到我家童花舜的影子,初看很容易被顏值圈粉,咘咘大眼睛,是可愛又貼心的好姐姐,實力寵妹;而波妞是相當的呆萌,需求度不高比較好帶的樣子。

但看著也發現了她們家不少的小問題,比如由於家庭不限制零食,又讓咘咘遵守所謂不吃零食條款,而成為飯渣的代表,由於講道理無效,媽媽升級為來強硬的,說不想再看到不愛吃飯的小孩,必然惹來咘咘大哭以及要求抱抱的愛的確認。這跟前一季中馬雅舒家女兒不愛吃飯是一樣一樣的,不限制的零食和時間不當的甜品必然會擠壓掉孩子正常的飲食,時間久了就變成不!愛!吃!飯!

而咘咘迎來小孩的叛逆期,在節目中她顯得更為煩躁,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和賈靜雯交流的時候也是不開心,整個人奄奄的,提不起精神。

雖然賈靜雯全力在逗女兒完成老師的自我介紹任務,但顯然咘咘是一臉不情願,甚至不停打斷媽媽顧左右而言他,以各種丑為理由拒絕,甚至把媽媽編好的歌詞擦掉。

GIF

不過她低估了媽媽的耐心,並沒有因為她的行為而終止,而是不斷引導她唱歌,這點徹底惹惱了咘咘,咘咘聽的煩,就一把推倒了站在賈靜雯旁邊的波妞,她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意外。別說波妞懵了哭了,就是賈靜雯也是不敢相信,一副黑臉的看著咘咘。

因為平時咘咘最愛的就是波妞了,每次寵妹妹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突然用這麼大力推倒波妞呢?當時賈靜雯的處理沒有什麼問題,她嚴肅告訴咘咘,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引導她說出推倒波妞的原因。

咘咘說自己是想要抱波妞的,所以把波妞推開了,照道理小孩子是不會撒謊的,但顯然抱人是怎樣抱的,咘咘不應該不知道,她只是因為很煩躁賈靜雯讓她唱歌,而她又不能拒絕,內心裡的鬱悶沒法發泄,又正好看到波妞在纏著媽媽,所以就順勢推倒了妹妹。

賈靜雯之後是給了她累了的台階下,也讓咘咘意識到自己剛才做錯了,用喝奶睡覺轉移了兩人的注意力。在採訪里她也說了首先就要語氣堅定,這樣孩子才能夠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肅性,家長大吵大罵是沒有用的,並且同時擁抱了兩個孩子,也是給她們最公平的愛,特別適用二胎家庭。

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很多矛盾發生可不是在一家人幾句話就能打發過去的哦,比如我家童花舜2歲多時我印象里也有咘咘這些突如其來的表現,後來慢慢教育發現改正了,這會3歲半了,最近又頻頻發生抓人事件——

GIF

開始是小概率事件,託兒所老師來轉述:說她抓了平時上學最好的朋友,問她為什麼要抓這個小朋友,她說沒輪到她跳舞,她讓她不要跳,對方不聽她,她一著急就上手了,對著人家嫩臉就是一把,皮破了,人家小女孩哇就哭了......

做家長的連忙先去代為道歉,好在對方父母也是很通情達理,還說以後還做好朋友,回到家再三跟她講道理,要選擇對的方式表達,她也表示記住了,第二天還主動去道歉和好。

但好景不長,1周後,同一個小姑娘,又抓了人家臉......

GIF

當時我還在出差,還沒來得及了解清楚,就在我出差的最後一天抓人事件達到頂峰:

白天在託兒所,前後抓了4個小朋友,2男生2女生,都是平日跟她玩得最親近的小夥伴。理由基本都是別人積木搭了不對,別人跳舞沒跳好,別人座位沒坐好......接著是在兒童樂園玩,因為2個小男生擋著她滑滑梯的道路不走,直接往人家腦袋上招呼,動作快到家人只有一邊驚呼的份,到了晚上,外公對她進行教育,更不服管教直接咬上一口......你們是不是也想不到這個看起來軟萌機靈的小姑娘原來戰鬥力那麼強!

GIF

原來還準備留給我出差回來教育的外婆只能按照我們討論的對策來處理了:體罰並不是一個好方式,而且氣急時往往會不自覺控制不住自己,事後一個懵懂搞不清狀態另一個也會後悔內疚,所以我們的解決方式是:

1、跟她分析原因,找到她動手的原因,太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為標準,其實很多出發點是好的,只是表達方式過激了,平靜告訴她正確的做法

2、找到她最在乎的東西(一隻從小陪到大從不離手的玩具「豬妹妹」)處以沒收處理。小娃自然哭的稀里嘩啦,一再表示要早日改正把「妹妹」救出來,人生第一次在沒有玩具的陪伴下入睡,自己默默摸著枕頭角,腮幫子還掛著眼淚;

3、當她對家人產生抓咬打等行為時,不是嘻嘻哈哈過去,而是嚴肅認真告訴她這是不對的,有時候忍不住也會同樣讓她感受到皮膚上的痛感,讓她產生同理心,你這樣對待他人,別人也會感到這樣痛,讓她理解;

4、有一個主要教育人,其他成員還是照常生活,不要每個人反覆跟她講,以免造成反感,正向能量引導的繪本可以多講一些,及時科普溫暖善良快樂的情緒,以免負面情緒過高影響正常生活

5、由於主要活動時間在託兒所,所以還是跟老師及被抓家長們保持密切溝通,同步在家的教育情況,讓老師同步配合反饋在校情況;

6、媽媽回到家後,感覺跟我出差幾天也有關係,她可能覺得缺少了媽媽的關愛,多跟她聊天溝通每日心情和想法,及時糾正不恰當的表達方式

GIF

一周後老師反饋:抓人的情況有很大好轉,但還是會去拉扯同學衣服去管教人家。

又回到家跟她說了一遍正確的方式,以「媽媽理解你,你是想要.....但是.....,你如果.....那麼....,下次再碰到....你應該....不要......」我相信反覆幾次不同場景的問題和解決,一些不良的表達方式一定可以得到改正。畢竟孩子的出發點大多沒有惡意,從小在愛的環境里長大也不是「暴力分子」。有進步就及時給她鼓勵,就這樣情況一天天好轉,作為家長也終於長舒一口氣。

為此,我也特地去找了一些教育資料,諮詢了教育專家,他們是這樣說的:

孩子為什麼會失控?

一向柔弱可愛的孩子,為什麼在某些時候性情突變,變成充滿攻擊性的「暴力分子」?

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中負責理性思維、自我控制的前額葉還沒發育成熟,他們很難控制情緒。

尤其是出生後的頭幾年,頭腦爆炸式的發展,讓孩子們有些不知所措。1~4 歲期間,他們就像踏上了一段驚險刺激的旅程,又彷彿騎上了一匹疾馳的駿馬,而他們還不能牢牢掌控手中的韁繩。

壓力過大的時候,孩子就會急得像小動物那樣用嘴咬人,或者手腳並用,踢蹬、抓撓……也就是常說的——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被心理學家定義為:意圖傷害其他個體的身體行為或言語行為。

兒童的攻擊行為有多種表現形式:生氣發脾氣,打、踢、咬,魯莽衝動地破壞房間,冷暴力,口頭攻擊,試圖通過威脅或暴力來控制他人等等。

一兩歲的孩子有時候抓人、撓人、打人,這些都正常,通常都是孩子對外界的探索,不必過分擔心。父母注意引導就好,不要隨便就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4歲之後,大部分孩子已經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了,如果孩子還會表現出「暴力」行為,你就需要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怎麼做?

1

不要用惡意去揣測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整個童年時代,孩子都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解讀他人的想法。其實,即便是成年人,我們在很多時候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還不會像大人一樣處理自己的情緒。他表現出來的攻擊性行為可能反映了情緒上的衝動或大腦發育的不健全,而非出於惡意。就攻擊頻率而言,學前兒童的攻擊性最高,這一階段的孩子由於語言能力的限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更多的攻擊行為。很多時候,小孩子對他自己的感受都太不理解,所以,請不要惡意揣測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研究表明,我們給孩子貼上「惡意」的標籤,很可能會一語成讖,最終可能培養出有攻擊行為的孩子。

所以,理性、陽光地看待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對親子關係、對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會有益。

2

打人的孩子更需要關注

關於孩子的攻擊性,有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攻擊行為是動物(包括人類)獲取資源、保護領地、抵抗攻擊、戰勝情敵的有效手段。

我們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領地意識。依賴、沒有經驗、脆弱的孩子更易感受到威脅,因此他們更關心保護自己的利益。一旦發覺利益被觸犯,就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還有其他的孩子,會為了發泄情緒,甚至會為了吸引爸爸媽媽的關注(獲取資源),而去打人。這類孩子更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和關懷。所以,儘管孩子的行為可能看起來是自私的,那絕非無可救藥的。

孩子很小很小就表現出同理心和善意。他們表現出的攻擊性行為,恰恰說明他們需要學習的機會——通過與爸爸媽媽建立安全的關係,談論他們的感受和他人的情緒信號,並在一個對自我控制和合作有回報的環境中成長。

3

你的懲罰,決定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走向

研究者們發現,很多家庭都踩過一個坑:當孩子頻繁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覺得自己有責任批評或懲罰孩子所犯的錯誤。所以,孩子的不良行為後面,緊跟的就是懲罰的暴風驟雨。這會導致一種主要以負面交流為特徵的關係。

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研究表明,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正面反饋時,孩子們更有可能學到合適的社交能力,而不是想辦法躲避威脅和懲罰。此外,消極的反饋會使孩子更有反抗性。甚至會導致惡性循環:

不良行為 懲罰 報復 更多的懲罰 更多的不良行為。

最後,讓我們一起不斷提醒自己,孩子的行為,其實都是對教育的具體反饋。所以,請不要用行為來評判孩子的人格。父母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壞」的孩子,只有「錯誤」的行為。

而我們的孩子,由於表達能力、大腦發育、經驗認知還不健全,所以,很多時候會以不可愛或不符合社會道德的方式表現出來。遇到這種情況,請記住,保持積極的關係,比控訴孩子的種種惡行更有效!請走進孩子的內心,多問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或許你會發現,孩子的暴力行為背後,並無破壞害人之心,而另有一番天地。

我覺得歸根到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在這其中為人父母是第一責任人,教育方式也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變化,不斷優化自己,孩子是一面放大鏡,從她身上放大的永遠是父母自身的行為和習慣,如果為人父母也要考試的話,我希望能通過不斷學習取得優秀,加油!

蘭姐有話說

網名:憐花斷蝶,有喜屋深夜食堂 老闆娘,時尚電商文娛行業營銷精英,泛母嬰生活分享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怎麼教寶寶學說話?這麼教學得更快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場外「寶寶兵」集結 又酷又萌搶鏡十足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