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堅持改稱「大元」,全新的國號下面掩藏著忽必烈的什麼心思?

堅持改稱「大元」,全新的國號下面掩藏著忽必烈的什麼心思?

文|歐懷琳

元朝,中國第一個由游牧民族建立在統一王朝。也許大家會鄙視他們,認為他們不了解中國文化。畢竟據說元朝的讀書人地位很低,是實實在在的臭老九。不過這都是偏見,其實建立元朝的蒙古皇帝可能是所有王朝中最懂中華文化的皇帝。

關於元朝的國號,其實來自忽必烈的好基友劉秉忠的建議。據《元史·劉秉忠傳》至元「八年,奏建國號曰大元」。忽必烈採納了,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來。之前的元朝叫「大蒙古國」或「大朝」。隨著殘宋國祚的斷絕,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非漢族作為統治民族的全國性政權——元朝,由此得到自己的名稱。

劉秉忠

備註:劉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改名秉忠,在元初政壇,對元朝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


為什麼要建國號?

至於為什麼要建國號,那就要從忽必烈所頒發的《建國號詔》說起。

《建國號詔》講的第一大原因是為了正名,以「美名」來接續歷代中原王朝的正統。大元國號的訂立,正表明了蒙古大汗政權接受「古制」——漢文化的一個方面,及其通過採用漢式國號、以贏取中原正統的政治與文化企圖。

第二個原因是以前國家的國號都是從前朝的封號而來,例如秦國最初佔有陝甘一帶,後來統一六合,再叫秦國是不合適的;漢最初只是劉邦的封地,後來統一全國,不應該再叫漢朝,這些都是借殼上市,是不對的。

所以元朝建國號了就不應該用以前的蒙古,那是不合適的,應該改名才可以。這是冠冕堂皇地說:「我們之前沒有取得投資中原王朝的資格,所以沒法借殼上市。然而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最後而且唯一贏家,所以,叫什麼名字,怎麼解釋,我們說了算。」

第三個原因是「五德終始」說的沒落。歐陽修、朱熹等人對「五德終始」說的批評,使其在宋金以後一蹶不振。元朝改而承繼了上古三代之傳統,「稱義而名」,取《易經》「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這個表明忽必烈可以拿易經談笑風生,比中國古代的帝王不知高明多少倍了。也證明了元朝和中國以前的王朝其實真是不一樣,據說忽必烈和好基友劉秉忠在定國號的新聞發布會上還合唱過一曲《我們不一樣》。

忽必烈

第四個原因,其實因為忽必烈也是一個心機婊。前四代蒙古國領導人,把蒙古的地盤分拆成幾大汗國,名義上這些汗國,當然是服從中央的領導。但忽必烈也不能肯定這些親貴的忠誠度,所以要定國號,凡是遵從使用大元國號的就是自家人,不用忽必烈制定的國號的就是心懷不軌,必須消滅掉。至於國號是大元還是小元,who care?

元朝疆域


為什麼用「大元」?

至於為什麼用「大元」,那是因為元是取易經中乾卦的乾,元亨利貞。 「元」為乾卦「元亨利貞」四德之首,萬物的生長都藉「元」開始,元是最大的。當然,大也是大的意思,是大上加大的至尊寶。就是說我忽必烈建立的是一個大大的國家。看來「大元」的人比後世的英國人還自大,人家稱呼自己的國家也就是說——「『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只有一個大,不及我元多了。

參考資料:

胡阿祥. 元與清定立國號的思想文化分析[J]. 臨沂大學學報, 2003, 25(2):128-132.

趙永春, 賈淑榮. 中國古代的"國號"與歷史上的"中國"[J]. 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 37(5):1-7.

杜洪濤. 明代的國號出典與正統意涵[J]. 中華文化論壇, 2014, No.98(6):52-5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隆美爾真的參與暗殺希特勒了嗎?
「朝鮮難民」搖身躍為慈禧心腹,他是晚清最厲害的政治投機客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