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收齊6顆寶石,醫生治療成功一半

收齊6顆寶石,醫生治療成功一半

最近復仇者聯盟3電影正在熱映,其中反派人物--滅霸掌握了6顆無限寶石(為漫威漫畫中的六件虛擬寶石),分別控制力量、時間、空間、靈魂、現實和心靈。然後一個響指,讓宇宙生命消失一半。這是個電影故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醫生也能掌握醫患關係中的6顆寶石,那麼就可以掌握治療成功的一半。

力量之石又名宇宙靈球,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這顆寶石可以讓使用者掌握並操控一切試圖掌握的力量與能量。它支持其他的寶石並且能夠強化它們的作用。使用這顆寶石,使用者甚至可以拷貝一切的物理性超能力,並且使得自身的物理攻擊能力與防禦能力達到無可戰勝的程度。使用寶石的人能夠擁有宇宙中幾乎最強的能量,即使是最輕微的釋放也能放出將大量敵人全部擊倒的能量衝擊波,最大功率甚至可以引發將星球摧毀的能量爆炸。

這是體現醫生專業性的寶石,相信大多數醫生會認同患者沖著專業性就診的,越是頂級的醫院,往往患者越多,也正是這個原因。如果專業學術會議,也能看到哪怕是低年資的醫生,如果在頂級醫院工作,也不比其他醫療機構工作的高職稱醫生水平差。

時間之石又名阿戈摩托之眼,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奇異博士》。這顆寶石能讓使用者到達任何一個時間點,無論是久遠的過去,還是遙遠的未來,使用這力量可以觀看或是體驗任何時代。如果使用者具備豐富的知識,則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是操縱時間和因果。這使得可以把寶石作為一種武器使用,將敵人與整個世界墜入無限的時間循環當中。

這是體現患者治療周期的寶石。因為患者多會問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病何時能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和患者的疾病情況及治療方案有關。往往醫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了解了很多疾病的治療周期,譬如OS、PFS等等,但每個患者之間還是有差異,很難說一刀切,因此這也體現了該醫生的治療水平。說的玄一點就是遇到某醫生就是命不該絕。

空間之石又名宇宙魔方,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美國隊長》。利用這顆寶石,人們可以在瞬間內,將自己或是所有物體隨意移動到任何空間。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將空間任意扭曲或是重新排序,因此,空間傳送、空間靜止等能力在空間之石面前像呼吸一樣簡單。同時,它本身也蘊藏著無比巨大的能量。

這是體現治療方法的寶石。從顯微鏡的發明到現在機器人手術的創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運用到醫療領域。從肉眼的水平到分子、原子的水平去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人類的預期壽命也越來越長。尤其是互聯網的運用,往往不需要醫患直接面對面,虛擬的環境將會給醫患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改進。

靈魂之石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2》的彩蛋部分。這顆寶石擁有能夠竊取、操縱或是修改靈魂的能力。《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揭示,靈魂之石是六顆寶石中藏匿最為隱蔽的。在找到地圖的卡魔拉的帶領下,滅霸來到藏匿寶石的星球沃米爾,付出失去摯愛的代價換得了第四顆寶石。

這是體現醫生醫德的寶石。應該說這是醫生很早就會擁有的寶石,因為救死扶傷是人與人之間很高的道德水平。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各種原因導致醫生的收入還有待改善,那麼不得不看到少數醫務人員會受到誘惑陷入迷途。因此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是決定擁有寶石的基礎,或者能夠體現價值觀的職業發展也是讓寶石發揮能量的所在。

現實之石又名以太粒子,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雷神2:黑暗世界》。這顆寶石也許是最強大的,同時也是最難使用的。使用它,人們可以實現任何的夢想。一切科學守則和自然規律在它的面前都毫無意義,因為它可以任意修改它們。現實之石不僅僅是能夠製造和真實毫無區別的幻想,只要使用者願意,它可以完全變成現實。

這是體現醫生信心的寶石。可能有些醫生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患者會根據醫生的說法來決定自身的決定。譬如患者會說連專家都認為沒救了,那麼我也放棄了。而醫生遇到這樣的患者,標準的說法應該是:結局誰也不知道,我們只要一起努力才有希望。大多數人都願意和擁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醫療環境下更是如此。

心靈之石首次出場於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鑲嵌在洛基權杖上的黃色寶石。可以讓使用者進入其他人的思維之中,也能讓一切的夢想、思想和意念進入使用者大腦。它能增強精神力量,並增加心靈能力。甚至是在其他寶石提升其力量的條件下,這顆寶石能同時進入一切存在事物的心靈當中。哪怕是輕輕觸碰一下,也能夠依使用者的意願改變對方的心智。同時,心靈之石本身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這是體現醫生同理心的寶石。說服一個人很難,對於醫生也是如此。哪怕讓患者接受一個治療方案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很多醫患只是一面之緣。對於醫生來說,能否很快的讓患者認為可以體諒、理解TA,對於治療的執行是非常不一樣的。因此對於醫生來說,擁有專業技術的同時必須獲得同理心的技能,這樣才能讓專業技術發揮作用,反之專業技術可能再高也無用武之地。

一旦醫生能夠擁有如上6顆寶石,那麼治療疾病已經成功一半。然而要想獲得6顆寶石,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不僅僅學習專業知識那麼簡單,否則讓一個機器醫生就能看病了,為何還需要一位醫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任之談醫學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諸任之談醫學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