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預防保健防中風,中風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如何預防保健防中風,中風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中風患者臨床表現是什麼?中風,中醫病名,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在《傷寒論》名曰中風(亦稱桂枝湯證)。那中風患者臨床表現是什麼?

· 正· 文· 來· 啦·

1

中風患者臨床表現

1、中風患者臨床表現

頭痛:頭痛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突出癥狀。常為全頭部劈裂樣疼痛。而腦出血患者,由於血液直接刺激腦膜和腦的疼痛結構,有的患者劇烈頭痛。特點是開始時疼痛位於病側,當顱內壓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網膜下腔時,可出現全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塞頭痛多較輕微,但大面積腦梗塞合併顱內壓增高時,也可出現劇烈頭痛。

嘔吐:嘔吐是腦血管病的常見癥狀,特別是出血性腦血管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常為噴射性嘔吐;腦出血時顱內壓增高,嘔吐和頭痛均加劇。如果病人嘔吐出咖啡色胃內容物,表示有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的預兆。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嘔吐者較少見,但大面積腦梗塞合併顱內壓增高時,也可引起嘔吐。

意識障礙:尤以腦出血病人多見,是腦部受到嚴重而廣泛損害的結果。腦出血病人可出現意識障礙。臨床特點是除少部分輕型腦出血病人,意識可保持清醒外,腦幹出血和小腦出血意識障礙都比較嚴重;腦室出血病人可迅速出現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腦梗塞較少出現意識障礙,而大面積腦梗塞多伴有意識障礙。

2、中風的病因

情志郁怒,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風而發卒中。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至於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尤以酗酒誘發最烈。

勞累過度,《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即指人身陽氣,若擾動太過,則亢奮不斂。本病也可因操持過度,形神失養,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再則縱慾傷精,也是水虧於下,火旺於上,發病之因。

3、中風中草藥單驗方

槐花茶防中風槐花茶6克。用法:開水泡,當茶飲。有預防中風的功效。

蒜泥治中風不語大蒜2瓣。用法:將蒜瓣去皮,搗爛如泥。塗於牙根部。有宣竅通閉的功效,用治中風不語。

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將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飲1杯,日服2次。用於中風口眼歪斜,症見兩腳疼痛、腰痛、兩足不能立地。

當歸荊芥當歸、荊芥各等份。炒黑,共研細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許,煎服。用於中風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後風癱。

2

中風如何預防保健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儘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2、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控制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3、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儘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4、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

5、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3

中風的危害性

高血壓:血壓越高,發生中風的機會越大。高血壓病人發生中風的機率是血壓正常人的6倍,大約百分之八十的腦出血病人都是由於高血壓引起的。

血脂增高是第二個發病的危險因素。血脂增高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另一方面可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所以,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在65歲以上發生腦梗塞的特別多。

糖尿病:糖尿病常伴動脈硬化,而且血內葡萄糖含量增多也會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於腦血栓形成。有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患中風的年齡要提早10年,發病人數比血糖正常的人高2~4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缺磷脂亞麻酸比缺鈣嚴重萬倍:中風、痴呆、非死即殘……
沒事做做5動作,科學養身防中風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