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寧德柘榮武將袁天祿那些事

寧德柘榮武將袁天祿那些事

原標題:寧德柘榮武將袁天祿那些事


袁天祿,又名智,字禮文,號東山,福寧州柘洋(今寧德柘榮縣城)人,元至順二年(1331)出生。兄弟5人,他排行第四。父袁隱君,勤勞致富,樂於扶貧濟困。在鄉間頗有聲望。當時,常有「寇盜」騷擾鄉鄰,隱君組織鄉兵2000人,守護鄉里。


天祿身材魁梧,小時從名士黃寬讀書,年青時以文武雙全而知名。元至正十二年(1352),福州路池細領導的紅巾軍攻打松溪、政和、寧德等地,福寧州尹王伯顏檄召袁天祿,命他訓練「義兵」,與周顯卿等同守州境。同年十一月,黃善率領的紅巾軍攻佔福安縣城。袁天祿率「義兵」將其擊敗,追至穆陽龍首橋而返,受到王伯顏賞識。



至正十三年八月,袁天祿的三哥袁安文在家鄉組織「泰安社」武裝。他與大哥、五弟都加入。同年,福寧州城第二次被紅巾軍攻陷,袁氏兄弟率領「泰安社」,會同七蒲張子文率領的「安寧社」夾攻佔領州城的紅巾軍,殺死其首領江二蠻,收復州城。袁天祿被元政府授為福寧州主簿,其兄弟也分別授為巡檢等職。至正十四年,浙江泰順人鄭長腳率領千餘武裝襲擾福寧州,「泰安」和「安寧」二社奉命聯合出擊,把鄭長腳打敗。至正十七年元政府升袁天祿為福寧州同知,並升其長兄德文為福安縣尹,三兄安文為福寧州尹。


至正十八年七月,福建行省令福寧州出兵伐福安官塘農民起義軍傅貴卿部。八月,袁安文、袁天祿率師分水陸兩路進發,水師在黃崎龍被傅貴卿擊敗,而步兵則攻佔官塘,焚其寨棚而歸。元政府又提升袁安文為昭信校尉興化路治中軍前,袁天祿為福寧州尹隨攝福州路同知。至正十九年二月,元福建行省參政觀音奴親率軍民攻打傅貴卿部,反在官塘被擊敗;「泰安」和「安寧」二社往援,也被打敗,袁安文戰死。同年,朱元璋、陳友諒等部迅速發展,朱元璋揮師南下,取婺州、處州,浙東溫、台、慶三州也相繼歸附。



袁天祿看到元朝行將滅亡,朱元璋可能取而代之,遂於六月密遣古田縣尹林文廣,攜帶福寧州地圖,向朱元璋歸降。此時袁天祿不僅控制了福寧州,而且古田、連江、羅源亦屬其勢力範圍。十一月,朝廷為了籠絡他,國公火耳赤提升袁天祿為中奉大夫、福建行省參政。十二月,天祿率兵到達福州聽調,福建行省平章韓留舉又升他為中順大夫、福建義兵征行元帥、行省左丞。至正二十年二月,林文廣到達集慶(今南京),晉謁朱元璋。朱對袁天祿的歸附大加讚賞,對林文廣「厚賞之,遣還招諭①。」翌年三月,袁天祿向朱元璋納款後,便託詞母老向元福建行省乞歸奉侍,因未獲准,他便繳還金牌,私自率兵回柘洋。



十月,他徵集社兵,在柘洋柳營砌石為城,於二十二年冬竣工。城周長八百六十一丈,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是閩東建築最早的一座石頭城。袁天祿以此為根據地,發展武裝力量。次年滅「安寧社」,控制福寧州。二十六年十一月,福安人卓仲溪計擒傅貴卿,向天祿邀功,天祿乃殺傅貴卿,以報殺兄之仇。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召見袁天祿。天祿於四月到達集慶,十月被授為江西行省參政。但尚未赴任,即於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暴卒於集慶,年僅三十七。其妻鄭氏扶櫬歸里安葬。袁天祿以歸附之功,名列明朝開國功臣之中。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稱帝,改元洪武。隨即分兵二路進軍福建。因福寧州早已歸附,明軍不入福寧州,福寧民眾得以免受戰爭之苦。袁所築城牆在明朝抗倭鬥爭中也起重要作用。天祿生前著有《東山集》,未刊行,今已散佚。

▍內容來源:柘榮縣誌人物以及皇明開國功臣錄

▍圖文編輯:寧文策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德城市資訊 的精彩文章:

寧德蕉城虎貝文峰村前世今生

TAG:寧德城市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