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名中醫聊吧】悶熱天氣為啥容易痛風?中醫專家一開聊,讓你茅塞頓開!

【名中醫聊吧】悶熱天氣為啥容易痛風?中醫專家一開聊,讓你茅塞頓開!

近期天氣悶熱

痛風的人增多

痛風與悶熱天氣有關係嗎?

讓我們請教一下

主任中醫師曾少平

今日聊主

曾少平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中醫骨傷主任中醫師、中醫特色診療中心副主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新醫微創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從事臨床、教學、科研30多年,擅長運用牽引下穴位點按頸椎旋轉整復法、腰椎懸板法、手法複位等治療頸椎病、肩背腰腿痛、骨質增生、四肢閉合性骨折、脫位,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鬆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聊主開聊

為什麼悶熱天氣容易痛風?

曾少平解釋說,當下這種濕熱夾雜,以濕為主的天氣容易讓人脾胃受困,而痛風患者因內分泌失調的原因,較一般人更易發生濕重困脾的情況,繼而影響尿酸排泄而使痛風發作、關節紅腫熱痛。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痛風性關節炎」屬於痹證範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臨床中患者多表現為風濕痹阻、濕熱阻滯及寒熱錯雜等證型。」曾少平表示,臨床上痛風患者濕氣都很重,夏季天氣又是高溫又是雷雨,加之嶺南地區多濕熱,內外因相兼,容易導致痛風發作的惡性循環,病情便遷延不愈。

痛風發作該咋辦?

曾少平說,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控制血尿酸水平乃治療環節的重中之重!

中醫認為痛風多以濁瘀為患,腎氣不足,故多以泄濁化瘀,補益肝腎為治療大法。同時要按照不同的證候分型,分別採取疏風祛濕、清熱祛濕及祛風散寒等方法,方能有效改善炎症,促進尿酸的排泄,讓疼痛得到較好的緩解和控制。疼痛劇烈時建議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關節制動,盡量保護受累部位免受損傷。

他強調,中藥注重的是患者全身機能的調整,陰陽調和,能增效減毒,在尿酸穩步下降的情況下,使患者的癥狀有明顯的改善,減少複發。如果採用中西結合、內服外敷療法進行治療,療效更快更明顯哦!

有什麼適合痛風患者的日常食譜?

痛風患者平時可多服用兩款養生粥↓↓↓

1

蘿蔔粳米粥

取白蘿蔔50克切塊、粳米50克,粳米洗凈加水煮沸,10分鐘後加入白蘿蔔,待粥煮稠即可。

2

薏仁粥

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粳米洗凈加薏仁及水,以中火煮沸改小火煮稠即成。

如果不喜歡喝粥,也可選擇這兩款適合痛風者的中藥飲:

1

取玉米須30克,山藥30克,薏苡仁30克,蓮藕30克,水煎服,有利濕化濕健脾的功效。

2

取蒲公英,洛神花,木瓜,葛根,茯苓,小薊,百合,淡竹葉等做成茶包,每天泡水喝,清熱解毒。

此外還可將健脾祛濕的食材如百合、車前子煮水代茶飲,能有效促進尿酸排泄,並有止痛消腫之功效。

END

供稿:中醫科 曾少平

主編:曾寧

痛風很可怕

讓我們點個?遠離痛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