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蔣勛:所有的捨不得、想不通,都在自然里找到答案

蔣勛:所有的捨不得、想不通,都在自然里找到答案

編者按

在快與慢的兩個世界,你找到你的救贖了嗎?

作者:蔣勛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蔣勛《池上日記》

屋子後方連接著簡單的廚房,可以燙野生的菜。池上新收的稻米,浸泡一夜,開大火煮沸,立刻關火燜,清晨就有一屋子米粥的香氣。那碗粥,帶著季節所有的芬芳,日光、雨露、土地、雲和風,都在粥里,那碗粥,讓生活美好而又富足。

這是一段來自蔣勛《池上日記》的文字描述。2010年,蔣勛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動了手術,身體里做了一個支架。經歷了那場生死邊緣的劫難,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換一個環境,為自己的身體節奏做點調整?他花了6 年,終於在池上——一個地處偏僻的小小鄉村,找到了「心的棲止木」。

你那麼忙,要去哪裡?

在池上,彷彿時間是緩慢的。在春天培育秧苗,向村民取經;在秋天收穫果實、收割、翻土、燒田,想各種合適的方式儲存下冬天的乾糧、精心地做每一道菜,讓一天耗在煮飯、畫畫、散步上,是一件理所當然再好不過的事情。這裡的人不必要迫切的去做什麼,去得到什麼,簡單到只不過為了好好地吃飯和睡覺,與大自然一起四季輪迴,周而復始。

蔣勛住在一間老舊的中學宿舍里,早上起來打開門,門口一堆木瓜、絲瓜。一開始嚇一跳,到處去問是誰給的?黃昏時有當地人過來笑著說,「你們城裡人真是很奇怪,我們的木瓜樹一結就是四五十個果子,反正吃不完,當然會分在各家嘗嘗。」彷彿這樣的煩惱也是多事。

人的生活,仍按自然秩序運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晚上8點鐘,街上就找不到飯吃了。實際上以前稻田裡是有過電線杆的,後來有段時間,當地農民要求電力公司拆掉稻田裡的所有路燈與電線杆。蔣勛原以為他們,是為了浪漫與美?誰知是因為稻穀如果晚上不休息就不會是好的稻穀,所以才能種出最貴最優質的大米。

為什麼害怕孤獨?

一個人住在這裡,蔣勛卻從不感到孤獨。人愈多的地方其實愈孤獨,因為你不能講出心裡真正的話。全世界最孤獨的地方也許只在都市吧!可是農村不會。

記得童年,有人結婚向來不是一家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整條村子都非常高興,熱熱鬧鬧地送禮、幫忙,有人去世也是大家的事。在農村裡,每個人都會幫忙插秧、收割,小孩子們湊熱鬧,踩在軟軟的泥巴上常常摔跤,旁邊的人立時放下工作,趕忙扶起。到吃飯的時候,一群人圍著桌子盛飯、添菜,顆顆飽滿的米飯上面堆滿了青菜,稻香變成米香,隨風飄蕩。

而大城市裡的人,都把自己關在住宅里,連隔壁是誰也不知道。甚至有人突然敲門,都會嚇一跳。比如,在城市上門找朋友,按錯了門鈴,他就覺得你是壞人,鐵閘也不打開。這是都市的問題,人會變得這麼恐懼,這麼焦慮,這麼害怕。

你想選擇什麼樣的人生?

城市與田園之間到底有多遠,就意味著你選擇另一種生活時有多遲疑。越來越多年輕人,過分依賴互聯網,生活中最細節、最本真的喜怒哀樂都淡漠了。很多的話題,很多的知識,很多對生活的判斷來自於互聯網,而不來自於自己對社會各階層正面的、貼近肌膚的感受。人和世界接觸中,最貼近和最真切的是肌膚,甚至比眼睛,比嗅覺,比聽覺都真實。

其實人生可進亦可退,很多人不敢嘗試另一種生活,是因為他們覺得改變需要破釜沉舟,事實上未必如此。你還可以有一個退路,找到平衡的力量。 不斷的物質進步與不斷的精神回退是兩個並行不悖的過程。這種回退,需要我們經常減除物質慾望,減除對知識、技術的依賴,需要我們回歸到原始的赤子狀態,直接面對一座高山或一片樹林,來理解生活的意義。

你可以讓生活慢下來嗎?

曾經有一部很受追捧的《小森林》首開先河,讓人忘掉喧囂,回歸田野,記錄最原始的方式生活,它幾乎沒有什麼故事情節,只是記錄每天煮飯、收火、勞作的日常瑣事。但它讓人安心,像被施了魔法的畫面,突然慢了下來,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叫囂著,深呼吸。

梁漱溟先生有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後記里梁老先生說,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

為生活四處奔波,到頭來不過是期望那一片內心的寧靜,覓得心中最本真的願望,像那一壇釀成的美酒,準備工作並不複雜,置在那裡數月,靜待成品才是最難熬的吧。

GoodNight

世界華人網

美好的事,一直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洗頭時放點它,奇蹟發生了……
奧黛麗·赫本:不塗口紅的女人,沒有未來

TAG:世界華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