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真實的斧頭幫老大:令蔣介石寢食難安 毛澤東評其抗戰有功

揭秘真實的斧頭幫老大:令蔣介石寢食難安 毛澤東評其抗戰有功

原標題:揭秘真實的斧頭幫老大:令蔣介石寢食難安 毛澤東評其抗戰有功


作者:張映武


來源:中新網

王還把自己的斧頭幫組織起來,以「鐵血鋤奸團」名義暗殺敵寇漢奸。可以說王亞樵領導的抗日組織是1932年淞滬抗戰期間重要的一支民間抗日武裝。我們不應把王亞樵「斧頭幫」標籤化地簡單看成黑幫!毛澤東曾評價過王亞樵:抗日有功,充分肯定了王亞樵積極抗日的事實。



王亞樵 資料圖


1932年4月29日,日本侵略軍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辦「淞滬戰爭祝捷大會」,就在上萬名日軍聚集於此進行閱兵式表演時,一位身著日本服飾的人不動聲色地將熱水瓶和茶杯放在檢閱台桌下面,不久一聲巨響,台上13名日本侵略軍高級將官當場被炸倒,日本陸軍大將白川義則重傷不治,成為當時在中國被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軍官。消息傳出,震驚中外。

扮作倒茶的是朝鮮志士尹奉吉,他把裝有定時炸彈的熱水瓶送到台上,將猝不及防的日軍高官炸了個正著,而這起暗殺事件背後的謀劃者,正是20世紀20~30年代名震江湖的地下幫會「斧頭幫」幫主、有「中國第一暗殺大王」之稱的王亞樵。


與戴笠曾拜把子最後成為死對頭


1924年,在胡抱一的介紹下,戴笠、胡宗南慕名拜入王亞樵的門下,王、戴成了拜把子的兄弟。但軍閥「齊盧大戰」後,王亞樵幾乎全軍覆沒,兩人分道揚鑣。戴笠進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學習,成為蔣介石的心腹;王亞樵則選擇了反蔣,兩人走向對立。據說戴笠曾向蔣推薦過王亞樵,但蔣批示:「這種人不可用。」王亞樵也曾致書戴笠,譴責其對蔣介石唯命是從的行為。


曾寫信希望投奔延安毛澤東贊其「抗日有功」


王亞樵被戴笠刺殺的那一年,四處碰壁的他決定投奔中共,他請李濟深給周恩來寫了一封推薦信,自己又親書一信給延安曾請求收納,讓余亞農、張獻廷先將兩封信及2000元交給周恩來,但尚未等到結果就被殺害了。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王亞樵:「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熱血抗日從斧頭幫到「鐵血鋤奸團」


王亞樵,字九光,1887年生於安徽合肥,同盟會成員,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上海,不久創立斧頭幫,因多次謀刺蔣介石、汪精衛等軍政要人而名震一時,日偽、蔣汪以及租界等各方勢力都欲置他於死地。軍統骨幹沈醉形容他:「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卻怕王亞樵。」


20世紀20年代的大上海,幫派林立。其中有一幫,每逢糾紛,他們就手持利斧一擁而上,時人稱其為「斧頭黨」(又稱斧頭幫),首領正是王亞樵。1923年,王亞樵在皖系軍閥盧永祥的授意下,策劃暗殺了掌管7000餘名武裝警察的徐國梁,聲名大振,盧永祥給了他一大筆錢,委任他為浙江別動隊司令,慕名加入的人絡繹不絕,斧頭幫在上海聲勢漸起,連青幫大亨黃金榮、杜月笙也不得不讓其三分。


淞滬抗戰爆發後,王亞樵組建了20餘支民軍支援抗戰,他的得力手下余文奎帶領的一支隊伍跟著十九路軍戰鬥在最前線。王亞樵將斧頭幫改為「鐵血鋤奸團」,針對日偽漢奸進行了一系列的暗殺活動,漢奸們聞風喪膽。

日本援軍抵達上海,王亞樵決定刺殺侵華日軍的最高指揮官白川義則以亂其陣腳。經過探查,得知白川在日軍的旗艦「出雲」號上。他與龔湘齡計劃用自製的水雷從水底炸沉「出雲」號,不料水雷放置的位置偏差,加上水雷威力有限,沒能重創日艦。王亞樵沒有放棄,幾個月後,趁日軍開「慶捷大會」,終於成功暗殺了白川義則。


早在1927年,王亞樵、宣濟民等就曾密謀在南京刺殺蔣介石,先後設計了半路截車、翻牆進入後花園埋伏和在會場引爆炸彈等方式,但每次都因防犯嚴密而失敗。1929年,王亞樵與國民黨「西南派」的王樂平、常恆芳等組成反蔣集團,繼續醞釀暗殺蔣、汪。


執著反蔣周旋近十年,五次策劃刺蔣


1931年6月,王亞樵獲悉蔣介石將前往廬山太乙村避暑,再次啟動暗殺。他讓部下陳成等買了10條大火腿,將中間挖空,把拆散的槍支放置其中,再用針線縫合,最後在開口處塗上一層鹽泥,順利騙過守衛,將槍械送到太乙村附近。一天,埋伏在附近的陳成見蔣介石帶著警衛員在太乙村甬道上散步,陳成覺得機會難得,來不及招呼同伴,一人衝上前去連開兩槍,但都未打中,自己卻被侍衛打死。蔣介石大受驚嚇,密令戴笠調查。

但還沒等戴笠查出個所以然來,一個月後王亞樵又策划了在上海火車站刺殺宋子文的計劃,因宋子文同其秘書唐腴廬都身著西服,王的部下誤將唐腴廬當做宋子文殺死,宋在亂中逃過一劫。


1935年,王亞樵讓華克之帶著孫鳳鳴、張玉華等前往南京設立「晨光通訊社」,以記者身份作掩飾伺機暗殺蔣、汪。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四屆六中全會,孫鳳鳴主動請纓,他利用記者身份混入了中央黨部大院,本想趁委員們在禮堂大門口合影的機會實施暗殺,但合影時蔣介石並未在場,汪精衛則近在眼前,孫鳳鳴拔出手槍連開三槍,汪精衛受重傷。


刺汪案發,汪派人物都懷疑是蔣指使,蔣介石壓力頗大。他的心腹戴笠抓住了為孫鳳鳴辦入場證件的張玉華,獲知是王亞樵、華克之在幕後策劃。蔣介石大為震怒,嚴令戴笠「限期擒王亞樵歸案,否則不要見我」。王亞樵化裝逃往香港。


戴笠抓住了跟隨王亞樵多年的老部下余立奎,王亞樵帶著二十幾名親信秘密輾轉到了廣西梧州躲了起來。撲了個空的戴笠深知王亞樵講義氣,雖然余立奎扛住了嚴刑拷打拒不透露王亞樵的蹤跡,但狡猾的戴笠收買了余的愛妾余婉君,讓她配合捉拿王亞樵。余婉君來到梧州,果然見到了王亞樵。王亞樵念余立奎跟自己多年且身在獄中,便安排她在梧州住下。因梧州是西南反蔣勢力的地盤,王亞樵逐漸放鬆了警惕。1936年10月20日,王亞樵在李濟深家吃過晚飯,余婉君約他到其住所,王亞樵大意之下只身前往,剛入寓所,埋伏在一旁的特務亂槍齊發,王亞樵當場遇害,時年47歲。特務們將王亞樵的臉皮用刀劃開撕去邀功,「暗殺大王」終被捕殺。


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陸發春:王亞樵是有信仰的人對辛亥革命和抗日有功


王亞樵是個讀過書的人,曾做過教師,他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粗人,是那個時代有信仰、有文化的人。他早年熱血反清、反袁,安徽的辛亥革命史不能不提他。1920年前後是一個無政府主義流行的年代,無政府主義的主張中,包含著一些隱喻,如通過破壞以達到平等、正義,建設社會。王亞樵後來創立斧頭幫,崇尚以暴制暴,就與他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有關。


1932年的虹口公園爆炸案,是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前有著複雜歷史背景的重大事件。當時參與暗殺策劃的韓國臨時政府負責人金九及他領導的韓人愛國團體,隻字不提此案與中國人的關係,這在20世紀30年代東亞形勢緊張、日本對華侵略氣焰囂張的大背景下,不說是可以理解的;但抗戰勝利後,由於種種原因,公布的金九日記《白凡逸志》對此事也語焉不詳。1949年後,國內文史工作者包括安徽文史界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現在看來這件事與王亞樵等愛國人士有聯繫,基本線索較為清晰。


王亞樵是積極抗戰的。「一·二八」事變爆發後,以十九路軍為代表的中國軍隊淞滬抗戰得到全國人民的積極支持。王亞樵曾把他掌握的上海工人組織成「抗日救國義勇軍」支援前線,其部下余立奎成立的「抗日救國決死軍」,直接參加了十九路軍作戰。王還把自己的斧頭幫組織起來,以「鐵血鋤奸團」名義暗殺敵寇漢奸。可以說王亞樵領導的抗日組織是1932年淞滬抗戰期間重要的一支民間抗日武裝。我們不應把王亞樵「斧頭幫」標籤化地簡單看成黑幫!應該說他們也是抗日團體。從虹口公園爆炸案來看,可以發現王亞樵組織抗日是有前期思想和事實基礎的,他也為此事件做了不少善後工作,例如安置保護韓國志士、讓部下買下上海法租界聖母院路慶順里的「公道印書社」,給韓國抗日同志作棲身之處。毛澤東曾評價過王亞樵:抗日有功,充分肯定了王亞樵積極抗日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館 的精彩文章:

華人奇女子|飛虎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女士逝世,享年94歲
真相:局長與下屬偷晴引發貪污案,多人落馬!

TAG:國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