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玩具不讓玩,爸媽不讓叫…男女平權這股風刮進了澳洲幼兒園

玩具不讓玩,爸媽不讓叫…男女平權這股風刮進了澳洲幼兒園

話說最近,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幼兒園小朋友或許要悲傷了,因為他們喜歡的很多玩具,幼兒園不讓玩了(園內不會提供)……

不光托馬斯小火車、芭比娃娃、超級英雄手辦之類的玩具不會再出現在幼兒園,

《托馬斯和朋友們》,《白雪公主》,《小美人魚》等動畫片也將從幼兒園裡消失,

小朋友們想看只能回家自己看,如果家長允許的話……

不僅如此,維州的幼兒園裡,小朋友們可能再也聽不到「男孩」(Boy),「女孩」(Girl)這樣的辭彙….

維多利亞州委員會最近對州內各大幼兒園提出了「最新指示」,

要求從幼兒園開始,讓小朋友從小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

從此告別那些有「性別標籤」的玩具,書籍,甚至日常用語....

一切,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2016年,澳洲國立大學的教授Naomi Priest就被墨爾本市政府賦予了一項使命:

搜集在學前教育(幼兒園等)中存在的「性別定式」(Gender Stereotyping)證據….

Priest教授和他的同行們潛心鑽研,從2007年的一項關於3到5歲孩童的研究報告中找到了依據,他們發現,

「男孩的玩具」和「女孩的玩具」對於孩童的「性別成見」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他們更是找到了2011年一位美國教授的研究論據,

證明6到10歲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數學是男孩子的活動」的偏見…

雖然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還沒有搞完,初步的研究結果已經讓維州政府急上了心頭…

維州委員會認為,本地區的「性別偏見」已經刻不容緩,

這些「性別偏見」,不但對女性造成了歧視,也對LGBTI群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他們首先從成人用語入手,

發布了一份「包容性語言指南」(Inclusive Language Guide),

致力於消除「性別標籤」….

裡面提到,建議維州內的人,

不要使用「wife」(妻子)、「husband」(丈夫)這種「異性戀特徵明顯」的詞語,

最好用「Partner」(伴侶)一詞稱呼另一半。

不但如此,維州政府還決定把老祖宗一直以來使用的語言習慣改掉….

英語里第三人稱單數的He和She,維州政府建議大家用一律用Se代替,

Him和Her,則統一用Hir代替(未標註音標,也不知道該怎麼讀)…..

這還不算完,維州的「去性別標籤化」運動甚至影響到了父親節…

去年,在某超市推出的一款獻給父親的巧克力蛋糕上,

寫的是「Special Person"s Day」(特別的人的節日)。

商家給出的解釋是:

使用「Special Person」(特別的人),而不使用「Father」(父親),

既以指爸爸,也可以指其他人,避免了「性別標籤過於明顯」….

這股風還刮到了鄰近省份,今年年初,昆士蘭州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的上,

1.5萬名志願者、工作人員和承包商收到了一本名為《Games Shapers》的指導手冊,

手冊中建議大家,在和運動員、嘉賓等交流的過程中,不要使用那些「性別特徵明顯」的詞語,

以免冒犯到對方….

諸如:

統一用「parent」(家長),不要用「mother」(母親)或「father」(父親);

統一用「partner」(伴侶),不要用「husband」(丈夫)或「girlfriend」(女友);

要避免使用「guys」(兄弟們)、「girls」(姑娘們)、「ladies」「Ma"am」(女士們)、「gentlemen」(先生們)這些詞;

盡量使用「students」(同學們)、「everyone」(每個人)、「folks」(大伙兒)、「all」(所有人)這樣的詞….

如果這一些還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麼今年3月,澳洲國立大學憋了兩年的關於學前「性別定式的科研報告」出爐,

徹底拉開了維州「性別平等運動」暴走的大幕….

澳洲國立大學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綜合了28份有關早期教育中性別問題的學術報告後發現:

如果女孩子們從小隻玩芭比娃娃這類「具有鮮明女性特徵」的玩具,

就會漸漸擁有更女性化的視角,未來的職業選擇就會局限在「更女性化」的範圍…

同樣地,如果男孩子們從小隻玩「超人」,「美隊」,「蝙蝠俠」這樣的玩具,

在思考問題時也會出更加趨向於男性化的思維。

性別特徵太明顯的玩具,動畫,甚至書籍,

都會讓「男孩更加像男孩」、「女孩更加像女孩」….

報告得出鮮明的結論:

性別定式思維和偏見,早在幼兒園裡就被大人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

最後,這份報告還對當前的幼兒園教育給出了建議:

「避免過分女性化的玩具,如芭比娃娃和布拉茨娃娃…」

「把讀童話故事的時間用來介紹』性別平等』」,

「力爭讓性別標籤最小化!」

這份報告的出爐,讓維州政府感到形勢「無比嚴峻」,性別平等」任重道遠「,

光在成人里糾偏是不夠的,消除「性別定式」,必須從娃娃抓起!!

說干就干,

除了委員會推行的廢除「托馬斯小火車」,「芭比娃娃」,

以及不符合「性別平等」要求的書籍外...

維州各大城市的委員會也積極拿出了自己的具體措施,比如:

墨爾本的委員會要求老師們不要使用「男孩」、「女孩」這樣的辭彙,

更不要刻意劃分「男孩」、「女孩」,不要按性別給他們分組…

Manningham城市委員會則要求老師們,

不要稱呼女孩成「honey」、「sweetie」(小甜心、小可愛),

也不要叫男孩「you guys」(小夥子們),

同時還全面檢查,學校和圖書館的書籍中是否存在「性別成見」的內容。

Maribyrnong城市委員會要求各圖書館選擇「提倡性別平等」、「挑戰性別定式」的書籍...

Darebin城的委員會建議老師們,不要選擇具有性別色彩的玩具,

更不要使用類似「男孩始終是男孩」(boys will be boys)這樣的表達….

這一系列「平權教育」一經媒體報道,在網上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許多網友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和抗議:

「這是在割裂我們社會!世界上只有兩種性別:男人和女人!!讓孩子們做自己不好嗎?!」

「你們(維州委員會)真的認為不說『男孩』和『女孩』就能讓他們不玩自己想玩的玩具了嗎?

我還小的時候,我就是個假小子,爬樹,開卡車,

但我現在依然是個女人。

別搞那些蠢事,你們才是讓孩子們迷茫的人。

另外,我們選你是讓你把國家變好,不是讓你把它變蠢!」

「在未來,這世界會變成一個詭異的地方。

每個人都穿得一樣,長得一樣,想的也是一樣,或許就跟機器人一樣!」

「政治正確應該停止了!!

你生來就是男人或女人。

你選擇怎樣的生活或者想被社會認為是什麼性別也取決於你自己。

那些所謂的專家就別搞那些莫名其妙的事了!!讓孩子好好當孩子不好嗎!」

「從心理學上來說,基本的性別條件是這個社會的支柱。

性別平等並不是說男人和女人應該做同樣的工作,而是要互補和尊重。

新的一代已經很脆弱和玻璃心了...我說完了。」

「別再胡搞了!我有一個2歲的女兒(嗯,我是根據她出生時的自帶器官判斷她的性別的),

她喜歡汽車、火車、拖拉機,也喜歡芭比娃娃、洋娃娃。

她還會發揮她的腦洞,假裝自己是在做飯或者是一個醫生。

讓孩子們做自己吧好嗎。」

好吧,雖說目前這些呼籲和政策還大多沒能得到全面的落實,

但平權與理解包容,確實是當下社會的主流呼聲……

做到這種程度,你們覺得呢?

Ref:

http://www.news.com.au/lifestyle/parenting/school-life/victorian-councils-auditing-childrens-books-on-gender-grounds/news-story/ffeeb0c76090f2461e9babc895e7da61

https://startsat60.com/news/gender-quality-barbie-thomas-the-tank-engine-victorian-councils

--------------------------------------

吃涼皮要加麵筋:這也就英語。要換成法語俄語這種全都陰陽性名詞分的很清楚的語言要怎麼辦。重新造字嗎?

誰摘星星手打斷:???說不上哪裡不對但是感覺很可怕,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而不是直接禁止吧???

Jelly_Yoon960824:之前看過一個國外的科學研究,什麼男孩子適合理科,更加活潑,而女孩子就應該安靜,數學差文科好,都是從小周圍環境強加的刻板印象,無形中給了小孩心理暗示,另有研究表明,沒有那些亂七八糟刻板印象的小女孩長大後,數學能力真的666

惱惱邢先生-Zwei:無法正面對待性別差異的人永遠不配談性別平等,小孩子在最重要的認知階段都沒法對性別差異產生初步的認識,只能對將來的生活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槲葉:平權不是抹殺一切區別,而是尊重一切區別。大家想做什麼人就做什麼人,矯枉過正也挺噁心的

曦望在明天2015:是建立在性別差異上沒有錯,但是僅僅是生理差異,其他差異更多是社會構建的,而真正的平等是去性別化,自己的性別不受社會影響,從根本上消除社會構建的差異。

-善意第三人-:公共廁所怎麼標?

皮皮的老婆WilD:我覺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花滑王子羽生結弦歸來…結果粉絲們拍的照片都是什麼鬼啊哈哈哈
偷了警局,還在警局桌子上留坨屎?要不是他自己傻,差點抓不到他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