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是完美主義者,B型血則不拘小節,真的是這樣嗎?
你的血型是什麼?
以下是暢銷書上常見的四種血型性格分析,和你的情況相符嗎?
A型重視外界反應,是完美主義者
B型我行我素,興趣廣泛
O型熱愛生活,重視力量
AB型一心可以多用,而且自由奔放
你可能會驚呼太准了,也可能會抱怨一點也不準。
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表面的物質對不同人血液進行的一種分類。而紅細胞表面這種物質是由基因決定的,所以血型是與生俱來的。
那麼,血型和性格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心理學大師們同樣關心這個問題。
1964年,卡特爾就對來自不同國家的500多名青少年進行了16PF的測試,分析他們血型和性格當中一些特質的關係。
16PF
16PF(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簡稱卡特爾人格特質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製的。他認為,人的行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規律性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具有特定的根源特質。於是他採用系統觀察法、科學實驗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經過二三十年的研究,確定出16種人格特質,並據此編製了該測驗量表。
測試表明,不同血型的青少年在16PF的各個維度上基本相同,只是在敏感性維度上,A型血青少年的分數似乎更高。也就是說,A型血的青少年比其他血型的青少年更加敏感,感情用事,而且富有同情心。
此後,另外一些研究者同樣使用16PF做了相關研究,結果發現B血型的人情緒不太穩定,憂慮性比較高,而且容易緊張。換句話說,B型血的人更加情緒化。
然而,當我們使用其他人格測試進行研究的時候,就會得出不太一樣的結果。例如,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使用他自己編製的艾森克人格問卷進行研究,發現性格內向的人當中,AB型的人比較多。
艾森克人格問卷
或稱艾森克個性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簡稱EPQ)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編製的,艾森克教授搜集了大量有關的非認知方面的特徵, 通過因素分析歸納出三個互相成正交的維度,從而提出決定人格的三個基本因素:內外向性(E)、神經質(又稱情緒性)(N)和精神質(又稱倔強、講求實際)(P),人們在這三方面的不同傾向和不同表現程度, 便構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徵。
可是其他的研究者同樣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卻發現血型和性格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看來血型和性格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並不能簡單用是和否來回答。
從自然科學角度來說,血型和性格究竟有沒有關係,顯然是否定的。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也許兩者之間是有關係的。
這麼說並不是為了說明血型能決定性格。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相信血型會決定性格,即傳說中的主觀驗證效應。當有一條觀點專門描述你本人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接受這個觀點。
如果有一天你無意中對李雷說,你有沒有發現韓梅梅真的很好,如果能和她在一起,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從此以後,每一次李雷再問韓梅梅how are you的時候,他就會慢慢發現,韓梅梅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是那麼美好。就連那一句I am fine thank you的時候,都是充滿了柔情,從此他們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這就叫主觀驗證。韓梅梅到底有多好,我們不知道。但當李雷接收到別人說「韓梅梅很好」這個信息之後,他一定會在頭腦中尋找「她很好」的例子,最終證明韓梅梅確實很好。
所以不要以為戀愛是絕對自由的,說不定你的戀愛也是這樣被別人說成的。當然了,這樣的撮合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同樣,其實不是測試結果很准,而是你的信念讓測試結果很准。如果你相信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更加敏感、感情用事、更富有同情心,而你又是A型血的人,那麼不管事實如何,你都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現得更加敏感、感情用事、富有同情心。
恭喜你,你驗證了自己的信念。
既然血型和人格是否有關係,科學家並沒有辦法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那到底是什麼決定我們的人格呢?
關於人格的成因,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即人格的形成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因素、家庭環境、工作以及個人的際遇等等。
即便是雙胞胎,性格測試的結果顯示,他們的相似性大概也就50%。可見,基因遺傳對性格的影響只有5成左右,其他影響來自於多種多樣因素的組合。
無論遺傳因素還是後天因素,對人格的影響都是極其複雜的。如果有人和你說,那對情侶血型不太合,估計會吵架,大可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一笑而過。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人格是什麼,而是你自己的理解,以及你因此而發生的改變。


TAG:學堂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