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又隱隱作痛了?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老寒腿」!
關注采菽中醫,關注身心靈健康!
老寒腿
定義: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為膝關節)酸麻疼痛,統稱為老寒腿。
治療:採用藥物、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膝關節疼痛。
俗話說「人老先從腿先老,腿老必從膝先老」,在60歲以後,全身的各大關節中,出現問題最早最多的是膝關節。據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中,膝關節的患病率高達60%以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提早進行預防和保養自己的膝關節才是最關鍵的!
當今社會,骨關節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並列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其中骨關節疾病已成為人類致殘的「頭號殺手」!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哦,下面這些數據可以讓你一探究竟……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關節疾病為「第一致殘疾病」
每6人中就有一人患過骨關節炎
中國有關節炎病人一億以上
2020年骨質疏鬆或骨密度降低者將達到2.86億
膝關節的生理結構及特點
人體膝關節由股骨下段、脛骨上段、髕骨以及關節韌帶、肌腱和關節囊等結構組成。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它是我們身上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膝關節又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在人體所有的關節中,膝關節的任務最重,營養又相對最差,所以膝關節疼痛在各年齡人群中都比較常見,據研究表明,我們膝關節只有15年左右的「好時光」,其餘的時間裡都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出現不同的疼痛。
膝關節損壞的表現
膝關節損壞的主要表現有:
關節疼痛、關節僵硬、有響聲、關節變形、活動受限……
導致膝關節損壞的因素有:
a.年齡因素
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
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
30歲~40歲: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
40歲~50歲:在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後會緩解。
50歲以上: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
b.性別因素
女性更年期雌激素下降,比男性更易發生骨關節病,發病率是男性2~3倍。
c.肥胖因素
肥胖增加了骨關節的承重負荷,體重增加和膝關節病發病率成正比,肥胖者患關節炎的比例是正常人的4~7 倍。
d.其他因素
遺傳、關節使用過度和運動損傷。
家族中有關節炎病史者,下代患關節病的可能性也較大,紡織工人、運動員易患膝關節炎,骨密度低的人骨關節炎發病率高,「計算機族」和「駕車族」發病率也在迅速增加。
如何保養膝關節
?一般性保養
1.注意保護膝蓋,不要受涼,受潮,受外傷……
2.重視減肥。
3.運動前要充分熱身。
4.運動鍛煉過後要彈腿放鬆。
5.膝蓋疼痛時可使用中藥「正骨水」「紅花油」外擦,亦可洗熱水浴或內服中藥三七粉等。
6 . 飲食:控制自身飲食結構 (酸鹼平衡)
有益骨關節炎患者的食物有,富含黃酮類的水果,如櫻桃、黑莓、桑葚等深紫色的漿果或有核水果;更年期後的女性,宜多食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如茴香、芹菜、大豆、堅果、全穀物和蘋果;老年骨性關節炎患者伴有骨質疏鬆者宜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鈣片、魚蝦、豆製品等。
?功能關節鍛煉
a.側躺練習
左側卧,膝蓋微彎,腳後跟併攏。眼睛直視前方,腹部繃緊,臀部繃緊,盡量抬高右腿,抬腿時身體不動,堅持幾秒鐘,放下,重複練習15次,換腿。
GIF
b.抬腿練習
站在一個穩固的長凳或台階後面,右腳踏上(腳後跟不要懸空),並將重量集中於右腳,身體抬高,左腳腳趾接觸台階,堅持1~5秒。然後放低左腳,輕扣地面,重複8~10次換腿。
c.架橋練習
平躺於地,膝蓋彎曲,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手臂放在兩側。緩慢的抬起髖部,平穩離開地面,然後緩緩放下,重複15次。
GIF
d.伸腿運動
平躺,膝蓋彎曲,腳平放於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縮拉帶或毛巾,雙手抓住拉帶的兩 端。用拉帶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將小腿伸直,保持10~30秒,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筋,重複該動作3~5次,然後換腿。
?重視細節
長時間的伏案工作,總保持一種姿勢,或行走、下蹲、負重的時間過長,或提重物用力過猛等,也是對膝關節造成損傷的最常見原因。所以,伏案工作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久行、久蹲、久立,提重物避免用力過猛,放置因跌倒等原因對膝關節造成意外損傷。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不爬高樓,爬樓梯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要超過自身重量的三倍以上,長期如此,會增加對膝關節的損傷。特別對已患有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疾病的老年人來說,上下樓梯則會進一步損傷膝關節。
測一測你的膝關節健康嗎?
1、會產生輕度間歇性關節疼痛。例如早晨起床後,關節僵硬發緊,活動不靈便,過一段時間後這種情況才會緩解。或者久坐欲站起時感覺關節疼痛難忍,需要揉一揉、慢慢活動之後才能完全站起來。
2、上下樓梯不得不拽著扶手以減輕疼痛,下樓、下蹲、負重時疼痛更劇。有時表現為撕裂樣、燒灼樣或針刺樣難於忍受的疼痛。做伸屈動作受限,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
3、休息時也會疼痛,夜間甚至會痛醒。關節出現腫脹,關節活動範圍縮小,甚至只能保持某一僵硬姿勢,嚴重者出現關節畸形。
4、發生軟骨下骨潰瘍,甚至壞死(如「股骨頭壞死」),只能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才能維持基本的活動功能。
以上分別是膝關節初期、早期、中期和晚期的癥狀。
如果沒有出現以上癥狀,那麼恭喜你,你的膝關節很健康,但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要忘記經常對它進行保養哦!
如果是有以上輕微的癥狀,你也不用太過於焦慮,可以採用藥物、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膝關節疼痛。
小編最後再啰嗦一句,切記不要自行盲目治療或用藥,還是需要專業的醫師進行診斷和指導哦!
林彥廷 醫師
采菽醫師團隊
個人簡介
學歷:
上海中醫藥大學
經歷:
執業中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全科住院醫師
台灣台北市骨節整復協會合格專科醫師(chiropractic therapy)
上海擊劍隊隊醫及專業顧問
泰申中醫診所專科醫師
主治:
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胃消化不良等中醫脾胃系統疾病。繼發性痛經、月經先後不定期、崩漏、產後調理及頭痛血暈水腫等產後諸症之中醫婦科相關疾病。針灸,骨節整復--面癱、頭痛、頸椎病、肩周炎、產後骨盆修復、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網球肘,各種運動傷害及疼痛症的治療。
專長:
消化內科、婦科、針灸、骨節整復


※趙麗穎粉絲見面會,網友:膝蓋傷疤,看著就心疼了,拍戲要當心啊
※我原本是個輪滑高手,直到我膝蓋中了一箭
TAG: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