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頒獎,獲獎者莫言、王安憶等共憶汪曾祺

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頒獎,獲獎者莫言、王安憶等共憶汪曾祺

5月2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遼寧省作家協會等舉辦的「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在大連頒獎。

「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長篇小說獎得主為趙本夫,獲獎作品《天漏邑》;中篇小說獎得主為王安憶、張悅然,獲獎作品分別是《向西,向西,向南》和《大喬小喬》;短篇小說獎得主為莫言、樊健軍、雙雪濤,獲獎作品分別是《天下太平》《穿白襯衫的抹香鯨》《北方化為烏有》;微小說作家獎得主為蔡中鋒。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閻晶明談到,評選汪曾祺華語小說獎,就是要學習汪曾祺先生始終用美的眼光觀察生活,始終關注小人物的靈魂命運,與勞動人民心心相印的創作立場。

獲獎作家在現場也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及獲獎感受。

莫言:文壇中有汪老散淡心態者寥寥無幾

莫言獲獎的作品《天下太平》從孩子的眼睛記述兩個貪心的打魚人故事,用奇異的老鱉來諷喻人與自然的衝突。故事一波三折,弔詭奇異。「天下太平」出現在一隻鱉背之上,似有古老的依據,也有強烈的現實寓意:環境的危機與風俗的敗壞,使自古而然的農耕漁獵盡失其據,令人寢食難安。

莫言的獲獎感言中回憶了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他說:「汪先生是我們的文學前輩,我們這一代作家都跟他有或多或少的交往,都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做人的和創作小說的知識。汪先生是短篇小說大師,一篇《受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創作中尚有諸多清規戒律時另唱別調,令人耳目一新。其後模仿者甚多,但得其神髓者甚少。蓋因欲作散淡之文,應先做散淡之人,而遍視當時文壇,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態者,確也寥寥無幾。」

莫言對與汪曾祺的數次見面記憶深刻。他說:「一次是我在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讀書時,聽汪先生講課。講課開始,汪先生先在黑板上寫了六個大字『卑之無甚高論』,然後從他家鄉集鎮上米店、炭鋪、中藥房大門上的對聯講起,油鹽醬醋,喝酒飲茶,全是日常生活,一字沒提《受戒》。課後,我追他至大門口,問和尚頭上所燒戒疤的數目。他略一思索,說:十二個。」

「還有一次是拙作《豐乳肥臀》獲獎,汪先生作為評委出席了儀式。席間,他悄悄地對我說:你這本書太長了,我沒讀完。之後在一個晚會之類的活動上,又見過一次。散會之後,他在那些履行完使命的花籃前專註地挑揀著花朵,幾個人幫他挑選。這情景鮮明地烙印我腦海,以至於每當提起他,便想起他挑選鮮花時的神態。」莫言說。

趙本夫

趙本夫、王安憶回憶汪曾祺

趙本夫的長篇小說《天漏邑》寫作中融入神話故事、歷史傳奇和現實人生,敘事空間多維互補,大跨度轉換有條不紊,眾多人物形象鮮活。共同詮釋了「天漏而人不可以漏」的基本主題,直抵中國文化心理深層結構。

中篇小說的獲獎作品為王安憶的《向西,向西,向南》,該書講述了一個上海人在美國的故事,是上海與紐約的「雙城記」。王安憶寫凡俗人生,也可展開不同尋常的講故事風格。本書中,她不依賴圓熟的技巧或戲劇化的細節,轉向中國古代小說簡約的白描風格,三言兩語寫畫人物神韻。張悅然《大喬小喬》也斬獲了中篇小說獎,書中,她通過平靜而堅實的敘事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揭示生活的荒謬感和悲劇性。

趙本夫發表獲獎感言時,展示了他和汪曾祺先生的合影。追憶了在林斤瀾和劉紹棠的提議下拜汪先生為師的場景。趙本夫舉家遷居南京時,汪先生特地畫了一幅畫送給他,並提了一首詩:「人來人往桃葉渡,風停風起莫愁湖。相逢屠狗勿相訝,依舊當年趙本夫。」他說:「我知道這是他對我的期望。南京是個衣錦繁華之地,不管人來人往,風停風起,要守住自己的本色,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這麼多年,從他生前的為人處世和文學作品中,我感受最深的其實就是兩個字:從容。在汪先生那裡,從容是修為,是定力,是境界。」

王安憶的獲獎感言提到了1987年大家在香港的維多利亞遊艇上,擁著汪先生問這問那。「我們問短篇小說是什麼?他回答說,就是將必要說的話說出來。我們又問,長篇小說是什麼,汪老回答,就是把不必要說的話說出來。汪曾祺老一生寫下無數短篇小說,卻未涉獵長篇,就是說,他都是在說必說不可的話。今天,獲獎的《向西,向西,向南》是一個中篇,正介乎於必說與不必說的話之間,不知道汪曾祺會不會喜歡?」王安憶還特彆強調了汪先生讓她學習民間的北方語言,因為民間生活最是生動活潑。

獲獎作家談短篇創作

年輕作家雙雪濤這幾年的小說創作頗引人注目,現場他分享了對短篇小說有認知,他認為:「想把小說寫得完整,完整包括很多方面,世界的自洽,語言的平整,結構的均衡,韻律的舒適,因為短篇小說字數有限,所以如果經過反覆修改,有可能達到上述的完整,但是這種完整,有時候就如同景德鎮的現代瓷器,光溜溜得沒啥意思,甚至連不完整的地方也是想過的,也是完整的一部分。這是我感覺短篇小說不好寫的原因,面積小,不易騰挪,所以力求精細,不要廢話,因此也就容易變成一件精美局促的東西。」所以,他特別推崇海明威、卡佛和汪先生的胸中之氣,不會因為雕琢而傷了文氣。

樊健軍在感言中特彆強調汪先生作品中的「中國味兒」,並說之所以自己鏈接沈從文、汪曾祺一路作家的風格,是因為與他的生活有關,與他的小山村和小縣城密不可分。「小世界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某種啟示,引發我的思考。我在小世界裡以文學對抗孤獨和焦慮,祛除天生的自卑和地域的禁錮。我透過小世界的針孔看到了一個大世界。我始終懷有對外部世界的好奇,憧憬和想像。」微小說作家獎獲獎作家蔡中鋒在感言中更多地回憶了他與《小說選刊》三十多年的感情,「記得在升入初中的第一天,我就在我的班主任姚金慶老師那兒借到了一本《小說選刊》,從此,《小說選刊》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並且一伴就是三十多年。」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閻晶明、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文藝報》總編梁鴻鷹、《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及《收穫》《芒種》《山花》等文學刊物負責人、責任編輯出席頒獎典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臉書因泄密門在美國首遭州級訴訟?被指濫用用戶信息涉嫌詐騙
李克強:全國範圍內養老金足額按時發放是有保證的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