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信息焦慮綜合征,灌輸超負荷的信息,讓你的大腦陷入疲勞

心理學:信息焦慮綜合征,灌輸超負荷的信息,讓你的大腦陷入疲勞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經常使用的是語言和文字兩種交流方式。

除了這兩種交流方式以外,人類還有三千多種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這些隱蔽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過潛意識進行後台處理,然後再反饋到大腦中。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較為清晰的信息時,可以保持清醒的大腦處理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出現遊刃有餘、從容不迫的感覺,一切盡在掌握中。

但是,我們所接受的信息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清晰明了的。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較為複雜的信息,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在諸多繁複的信息面前,就不能一如既往的承受壓力。

潛意識超負荷運轉帶來的後果就是疲勞,最終無法完美的處理信息時,我們會生出一種力有不殆的挫敗感。

這也意味著此時的你已經被諸多信息壓垮,只能任憑提供信息的操控者所控制。

當有人反覆灌輸負面信息,例如:責罵、譴責、侮辱之類的信息時,我們的思想很快的就會陷入混亂,在內心中羞辱和慚愧的自我博弈怪圈中放棄掙扎,難以應付接下來的局面。

也許,在事後我們可以捋順一切信息,但是當時很難掌控自己的行為,只能任憑他人操控,按照指示行事。

長此以往,這種控制就會形成慣性思維的緊張、壓迫感,我們在面對控制者的時候,很難再次爭取到主導權。

這種習慣性的思維控制,會讓我們的思維紊亂、身體上出現明顯的緊張、焦躁、不安,也就形成了所謂的「信息焦慮綜合症」。

在醫學分類中,信息焦慮綜合症是一種接近於精神病的病症,很難痊癒。

當然了,有很多人並不願意多做思考,他們只喜歡坐享其成,聽從他人的安排行事,人各有志不能強勉。

這種人的行為不是「信息焦慮綜合症」,而是「懶癌晚期」。

信息焦慮綜合症只會出現在那些想要獲得主導權,卻因為種種原因被壓制的人的身上。

簡單來說,在工作中想要升職加薪,就必須表現出自我能力。

每一個管理職位,都有許多人爭奪,最終卻只有一個人能夠成功。

而失敗的那些人,有很多都是信息焦慮綜合症的潛在患者。

這些失敗的人一方面要承受來自剛剛上位的競爭的壓制,一面要面對沒有參與競爭的人怪異的眼光,內心中的挫敗感和憤怒、沮喪會很快的壓垮他們的神經。

因此,在職場中,競爭者除非是那種天性樂觀、人緣也很好的存在,其餘的是失敗者有很多都會選擇辭職。

剩下的那些很多都存在著「信息焦慮綜合症」,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的嚴重,有的輕微。

被信息操控者控制的人,他們的大腦會持續處於信息超負荷運轉的狀態中,人們本身擁有的主體意識會失去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即使是本身很討厭或者是抗拒的事物,在操控者下達指令之後也會照做不誤。

不僅如此,人們還會在心中尋找種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例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為了生活、忍辱負重等等。

這種手段也是傳銷人員洗腦被害者常用的手段,利用信息灌入的方法讓受害者疲於奔命,不斷的降低受害者主體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最終傳銷人員洗腦成功,改變了思維方式。

那麼,我們要怎麼來對抗這種人為的「信息焦慮綜合症」,擺脫無形操控呢?

美國學者福爾曼在《信息焦慮》一書中,提出了對抗信息操控的三大原則。

一、學會接受自己的無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要對自己有太多的自信。

面對失敗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沉溺於挫敗中,也不要太過在意他人的眼光。

要學會學習成功者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擺正心態,才能再接再厲走上人生巔峰。

二、關注問題本身甚於答案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當有難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無力解決卻又被他人解決之後,重點不要放在答案上,我們要學習的是他人解決問題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我們的短板不足之處。

想要成功,就必須正面面對這個問題,才能在以後不會再次被這個問題難住。

三、嘗試著去相反方向尋找答案

別人告訴我們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只有我們自己追尋的才是屬於自己的。

學會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來思考問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個世界上沒有被堵死的路,只有我們不願走的路。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人走的次數多了,路自然而然就有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今天的文章先寫到這裡,這些簡單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心理學並不遙遠,它就蘊含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之中。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心理學知識,只不過沒有人特別在意,或者是不了解罷了。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心理學家。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就趕快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下一點紅 的精彩文章:

情感天地:很多事,除了堅強,別無選擇
情感天地:人活一世,草木有求,所求者,問心無愧

TAG:月下一點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