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劍指高端 國產葡萄酒打響反擊戰

劍指高端 國產葡萄酒打響反擊戰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額約為27.9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7.95%;進口葡萄酒總量約7.46億升,同比增長約16.88%。中國市場進口葡萄酒業進口量和進口額,連續第三年將同比增長率穩定在兩位數的水平。面對進口葡萄酒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國內葡萄酒企業並未坐以待斃,張裕葡萄酒、長城葡萄酒作為國產葡萄酒巨頭,今年先後提出布局中高端,張裕葡萄酒在二次創業中提出要加碼高端產品,而長城葡萄酒則宣布,將逐步把每瓶長城葡萄酒的超市終端零售價調到50元以上。不難看出,國產葡萄酒劍指高端的一場自衛反擊戰已經在路上。

再度發力高端

作為國產葡萄酒的兩大巨頭,張裕葡萄酒和長城葡萄酒不約而同地瞄準中高端葡萄酒市場。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張裕的新戰略中將重點聚焦中高端產品,張裕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表示,未來張裕將立足中端和高端領域,國內葡萄酒消費橄欖形的結構已經隱現,100-1000元的產品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反觀低端產品則顯得比較危險,因為低端產品的利潤率很低,一般在千元左右,現在市場上依然有較大的銷量,但從長遠看不利於企業和品牌的發展。除此之外,低端產品由於產品品質不存在較強的競爭優勢,所以只能沉迷於價格戰,這對於市場和企業而言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無獨有偶,中糧酒業旗下的長城葡萄酒也在快馬加鞭地布局高端產品線。據了解,長城葡萄酒對於布局高端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將桑乾酒庄定位為東方名庄,對產品包裝、價格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並先後在國內多個市場舉行產品上市品鑒會。除此之外,中糧酒業副總經理李士禕曾公開表示,長城葡萄酒有意在寧夏產區新建一個新的高端精品酒庄,產品或參照澳大利亞知名酒商富邑旗下的頂級產品「葛蘭許」。

從去年末長城葡萄酒大刀闊斧梳理產品線開始,企業對低端和貢獻率低的產品進行了大規模清理。從目前來看,長城葡萄酒的產品結構已經基本清晰,形成以河北桑乾酒庄、長城五星、昌黎華夏、寧夏天賦、蓬萊海岸五大子品牌。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國產葡萄酒發力高端並非首次,早在2011年國內葡萄酒品牌就曾布局高端,其中長城推出的天賦葡園便是例證。但由於2012年國內酒類市場進入大調整,中高端產品成為重災區,無奈國產品葡萄酒企業只得回歸低端產品求生。然而,隨著消費升級,市場對於高端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這讓國產葡萄酒企業再次看到機會,從現在的市場環境而言,高端產品線是未來國產葡萄酒掘金地。

受進口酒擠壓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額約為27.9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7.95%;進口葡萄酒總量約7.46億升,同比增長約16.88%。中國進口葡萄酒進口量和進口額,連續第三年將同比增長率穩定在兩位數的水平。

對比進口葡萄酒的數據,國產葡萄酒則呈現出疲態加劇的趨勢。進口葡萄酒力度加大,佔比仍高且仍衝擊國產葡萄酒發展,是行業主要矛盾。

業內專家則指出,進口葡萄酒的大舉進入,是推動國產葡萄酒走中高端路線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關稅的進一步下調,進口葡萄酒價格也隨著下降,這對於一直在低價位廝殺的國產葡萄酒而言造成了進一步的衝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葡萄酒將越來越多。

在李士禕看來,區別於之前的國產葡萄酒發力高端一般通過提價來實現,現在國產葡萄酒布局高端不單單從價格出發,而應從產品品質出發,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端產品。

出海作戰或是機會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面對進口葡萄酒大局進軍中國市場的同時,國產葡萄酒也在加速布局海外。據悉,從2013年開始,張裕先後收購了法國富朗多干邑公司、西班牙愛歐公爵、法國蜜合花酒庄等,投入資金超過3.5億元。除此之外,中糧酒業旗下中糧名庄薈也在加速與海外酒庄取得深入合作,進一步掌握上遊資源。威龍股份則將募集資金投資的1.8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項目變更為「澳大利亞1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項目」。

對此,孫健表示,通過海外併購打通上遊資源,抓住進口酒市場機會,並且通過併購獲取海外酒廠或酒庄的優質渠道資源,擴大海外銷售途徑,擴展企業影響力。事實上,在國內發展到一定程度,將產品銷售至全世界,再通過併購酒廠做大做強,這也是全球葡萄酒集團發展的一條途徑。

但有業內聲音指出海外併購不僅需要高額資金,收購之後仍然任重道遠。收購後酒庄的人力統籌、資源管理以及與國內市場的對接都需要嚴格的管理,否則很容易造成進口產品的水土不服,反而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一紙禁令,一場 「洋垃圾」全球貿易暗戰
全球銷量上漲的麥當勞,在中國經歷了什麼?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