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歌隨筆13條

詩歌隨筆13條

詩歌隨筆13條

1.詩有三不讀:

一、太隨意的詩我不讀。因為太隨意就是沒有責任心。一個沒責任心的人,能寫出好詩嗎?

二、太完美的詩我不讀。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一切完美都是假象。

三、太裝怪的詩我不讀。因為只有對內在不自信的人,才喜歡裝怪,才會拿花花哨哨的東西來凸顯自己。

2.詩人有三不交:

一、以發表為目的的詩人我不交。因為他的心思在發表,不在詩上,他必然會違背良心創作。

二、以交換為目的的詩人我不交。因為他的心思在交換,不在詩上,他必然會把詩當作世俗的工具或手段。

三、太狹隘太高調的詩人我不交。因為狹獈或高調,就必然缺乏包容或反思;沒有包容或反思,就必然自以為是;一自以為是,就遠離真詩了。

3. 詩歌創作殘酷的事實真相:

詩人終其一生的創作,都是在為自己少有的真品墊背。且沒有這種堅持不懈的墊背過程,真品就真的缺失自己生長的土壤契機。

4.詩歌就詩歌史:

詩歌就詩歌史,不同年齡段寫不同年齡段的詩,而每個年齡段都有好詩和壞詩。這也就是說,詩歌與詩人的閱歷與感悟有關,而每個年齡段的詩人其閱歷與感悟肯定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個年齡段的詩人也因其生命環境的不同而存在大的差別。站在生命的角度來看,詩歌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喜歡與不喜歡之說。喜歡就是好詩,不喜歡就是壞詩。詩歌根本無法比。如果你硬要比,也只能比技巧。然而真正的詩,語言是先驗的,是一種天賦。大巧若拙,技非後天。那種小技巧、假技巧沒天賦的詩還有必要比嗎?

5.閑話:

當代中國就沒幾個真詩人,大都是自我娛樂、自我陶醉。責任不全在詩人,土壤問題。關鍵是沒有好土壤機制。一個生活在當代的真詩人,必須耐得住寂寞,慾望要盡量小,希望不宜過大,哈哈哈哈哈要笑。滿街的怨男恨女,沒人喜歡。

6.風骨:

尊重生命,尊重人性,不人云亦云,不向有悖生命和人性的行為認慫,這就是風骨。也就是說,一個詩人起碼應該守住兩條線:生命底線、人性底線。至於那些道徳底線、法律底線,那就要看它們在為誰服務。

7.口語詩三階段:

口語詩必經三階段:腦筋急轉彎——記事本流水賬——詩意就在敘述中。

腦筋急轉彎,就是寫一些有趣的段子,成了段子手。

記事本流水賬,就是材料無魂,成了一堆生蛆的又臭又長的狗屎。

詩意就在敘述中,說深點,就是「魂」在前,魂帶出材料的。材料就是所謂的事實與細節。而有些詩只有材料,卻無魂的。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本身就不是有感而發,是為寫而寫;二是雖有感而發,但又無力把感寫到位。就是呈現功夫還不夠強大唄。

事實和細節兩個東西是手段,重要的是手段前有沒有那真實的感覺,就是那靈光一閃的真實的詩意。有些詩主要去寫事實和細節了,而他自己又不知道為什麼要寫,結果只能是為寫而寫,事實和細節就成了無魂的狗屎一堆。

8.小九九:

好些所謂名詩人的詩,也是狗屎。只是一部分讀者鼻子不好,聞不出狗屎的臭;還有一些讀者,知道狗屎臭,也能聞出臭,就是不說臭,反而說香。何苦呢?心有小九九唄。其實真有幾下子的名詩人,早把你這個「說香」的看穿了。在他眼裡,你不過是個白痴,而且是搖尾巴的白痴。

9.詩如鑽石:

我有兩種看法。其一,「詩意如鑽石」。即是「詩意」早就存在,需要我們去發現與打磨。而發現與打磨是詩人的兩種能力:發現能力與呈現能力。發現能力是偏重於天賦的先驗能力,呈現能力是偏重於後天操練的語言功夫。

另一種看法是,「詩如鑽石」。注意是「詩」不是「詩意」。即是「詩」早就存在,需要我們去發現與打磨。而這裡的發現與打磨(發現能力與呈現能力),都是偏重於天賦的先驗能力。

第二種看法區別於第一種看法的是,語言能力本身也是一種天賦,後天的操練只是一種錦上添花。

其實詩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發現。在詩意發現的同時,語言也就發現了。道的發現也就是說的發現。說就是詩。

10.詩令人心安:

「安,就是要使人感覺到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某種使你熱愛世界的東西,某種來自永恆的庇護。」 這是于堅的詩「令人心安」。這裡的「安」實際就是海德格爾的被解蔽出來的「存在」,也就是生活在天地神人四方體中,你選擇到的生命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也就是生命的意義,是詩,也是說,它來自於「無」的召喚,也是人之居所、故鄉。

11.詩人間的友誼:

是不是詩人之間的友誼,永遠建立在作品第一人品第二的基礎之上呢?

事實上,詩人之間能長期保持友誼的,還是那些人品第一作品第二的人。當然作品人品都好的詩人,大家都願交。

而一些所謂的天才詩人,人品爛得很,你無法與他建立友誼。如果他寫出好的作品,你想看,可以,不反對,但必須遠離他。否則,就是災難。

「惺惺惜惺惺」,指的是聰慧人之間的事,同類人互相愛惜。人品爛的天才是無法憐惜自己的同類的。

12.詩人是真正的個體戶:

企業沒有個體戶,詩人才是真正的個體戶。詩人自己是自己的王,自個兒是自個兒的爹。

至於「80後詩歌」「90後詩歌」「第三代」,等等,對於個體戶的詩人來說,都不重要。那是評論家,或者吃飽了撐著的人的一個詞語而已。

參不參加活動對於個體戶的詩人來說,也沒有半毛錢的影響,甚至一些場合打架鬥嘴、論資排輩,完全一片烏煙瘴氣,還耽誤了我個體戶的時間。

13.詩人先驗的預見和準備:

樂觀地看,中國的變革分兩步在走。第一步的主攻方向是經濟體制改革。這一步艱辛而漫長,也很關鍵,大概要花100年時間。

此階段是以犧牲政治體制的改革來確保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步調需要一致,需要核心,需要中心。就是說雜音要小、索取要少,必須犧牲個性來保證共性。企業家、實業家、技術、工匠,即能夠很快賺回銀子的,會大受重視。而主流意識會把那些思想家、哲學家、詩人、音樂家、畫家等逼得必須收斂起來。雖不能說他們生不逢時,但至少是很壓抑的年代。

第二步主攻方向是政治體制的改革。這一步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倒逼。

這個階段因物質財富的極大滿足,人們對民主自由的權利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文化娛樂的要求越來越多。中國的文藝復興,很大的可能就會發生在此階段,一些大的道德家、思想家、哲學家、音樂家、畫家、詩人等,很有可能一起迸發。

其實歐洲文藝復興,就是在長期的壓抑之後爆發的。中國的變革,第一步是物質基礎的奠定,需要精神上付出犧牲。而精神上的壓抑,恰好又給第二步的文化藝術上的全面爆發做好了準備。

于堅說,「詩人要有一個先驗的基礎,然後分行。先驗是黑暗的,這是天才、歷史、傳統、智慧、時間、經驗在個人生命中的黑暗時代。當你分行的時候,這些就被照亮了。」

中國的變革也有一個先驗的黑暗時代,這個時代為它最終的被照亮,現在正在儲備力量。而詩人們應該有先驗的預見和準備。

附詩:李侃

《壞習慣》

我有一個習慣

朋友圈裡轉發文章

一類是信息

想讓相關朋友一起分享

二類是好耍的

轉一下讓大家樂樂

還有一種情況是

一些朋友或不是朋友的人

私信我

叫我幫他(她)轉一下

礙於面子

我又不能不轉

而真正好的文章

一般我不轉

只是收藏

其實轉了也沒幾個人看

《520》

520

是個什麼東西

據說520

是吾愛您

滾你媽的蛋

520就是520

520是一個數字

是一個日子

5月20日

我關心兩件事

一件是劉鶴副總理

回來了

帶著一份暖暖的聲明

貿易戰不打了

而另一件是

湯杯尤杯開始了

中國的男人女人們

又要拚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芳鄰舊事 的精彩文章:

慢生活 彭老師洪校長

TAG:芳鄰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