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我經歷的盜墓故事

那些年,我經歷的盜墓故事

子魚說:

這是看起來最不像真的的一個行業故事,因為沾了盜墓這個玄乎的行當吧。如果你實在接受不了它是真的,就把它當小說看也好。

這裡是子魚的行業故事系列

本文作者:杞二爺

2006年之前,天下霸唱的《鬼吹燈》還沒有出來,那時我們這裡的盜墓之風就已經十分盛行。

我們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當年背水一戰的主戰場就在我們這裡。不過一開始人們並沒有在意。

直到有一天,一個上山墾荒的老人,無意中挖出了一堆數量巨大的古錢幣,一下子引得無數的盜墓賊紛至沓來。「要想富,去盜墓,一夜變成萬元戶」,成了人們的口頭語。

三爺發跡

挖出古錢幣的老人是我們村子的,我們叫他三爺。

三爺70多歲,鰥居,人很勤快。每天早上,三爺都會去村北的崗坡上開荒,那座崗坡,我們叫萬木坡,面積很大,一眼望不到邊。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村南有一處龐大的古城址,是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劉邦的侄孫封地。

那天早上,三爺依舊早起,扛著?頭來到崗坡,第一?頭下去,竟然刨出一個大洞來。一開始三爺以為是土拔鼠打的洞穴,並沒有在意。第二?頭下去,洞口竟然坍塌下去。等裡面盪出的灰塵漸漸消散,三爺這才發現,面前竟然露出一個直徑約有一米左右的洞口。

三爺趴下身子,朝裡面看。洞不太深,目力及底,不足一米。

好奇心促使三爺爬進去,隨手一划拉,竟然抓出一把刀幣來!

三爺不傻,知道這是挖出寶貝來了,於是把挎簍拿過來,開始裝。

可是,等把挎簍裝滿,裡面的寶貝還是一層又一層。三爺試著把挎簍往上提,可是他這才發現,自己根本舉不動了。

三爺沒有聲張,回家叫上自己的侄子,推了一輛農家常用的三輪車,裝了滿滿一車,上面蒙上土。村子裡人見了,他就說拉土製煤球。

本來這件事神不知鬼不覺,可是侄子坐不住了——他的兒子要結婚了。為了籌備彩禮,他拿出一書包跑到廟會上,五塊錢一塊,賣了。

這一賣不要緊,第二天就有好多人找上門來,要收購剩餘的刀幣。侄子一見生意上門了,又五塊錢一塊賣了一麻袋。

後來買家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哄搶。侄子便坐地起價,從五元漲到十元,漲到五十,最後漲到一百。可饒是這樣,那些買家依然眼睛都不眨一下,並聲明有多少要多少。

侄子這下懵逼了,剩下的說什麼也不敢賣了。

我聽說後,想看看稀罕,找到侄子,說能不能讓我一飽眼福?

侄子一口回絕,沒了。

過了不久,縣裡的文保部門聽說這件事後,聯合當地執法部門,對三爺家裡來了一個「圍剿」,從他地窖里挖出三麻袋刀幣。

在審訊三爺侄子的時候,他又交代了還有兩把劍,無鞘,劍身上布滿了綠色的銹,很鋒利,能把一根鐵釘斬斷。這兩柄劍,他二百元一把,賣了。

不得不承認,三爺的發跡,帶動了我們整個村子,甚至是周邊村子的盜墓發展。幾乎是一夜之間,萬木坡上就被挖了個遍,裡面出來的東西不計其數,數量大得令人咂舌,幾乎天天不放空。

後來,我們這裡被考定為古戰場遺址,禁止挖掘,抓住者,重判。也是從那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個山坡其實叫萬墓坡。

我一直把這件事當成稀罕事給別人講。前幾年,我在石家莊伺候岳父住院的時候,又在病房裡講起這件事兒。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沒想到,有人對這事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找上門的盜墓者

那個人叫金龍,四十歲。精瘦,滿手都是褪皮,鮮紅的血肉露在外面,什麼也不能挨,看著就瘮得慌。

不過,這個人還不錯。在醫院那段時間,他時常照顧我。因為我是鄉下來的,對住院交手續費什麼的都不太懂,他陪我跑上跑下,有時候吃飯也會給我們帶一份回來。

金龍出院的前一晚,來了一個人,四十來歲,一臉倦容,留著小鬍子,黑臉膛。

金龍叫他二哥。

二哥來了後,金龍把我叫到廁所里,遞給我一支煙說,兄弟,留個號碼吧,以後還能聯繫聯繫。

我說行啊,你在這裡幫了我這麼多,多個朋友多條路。

我們倆抽著煙,扯了會兒各自的老家,金龍突然問我,「誒,兄弟你上次說的那個三爺的事兒,再說說唄,我就好聽這個。」好不容易有能白話的話題,我有點得意,於是添油加醋地重播了一番。

二哥在聽我講述的時候,一會兒點頭,一會兒若有所思,但是我看得出,他的臉色隱約透著驚喜。

回家後十來天,我忽然接到金龍的電話,他說,他已經到了我們縣車站,能不能麻煩我接下站。雖說留了電話,但這年頭,說再聯繫的,一般都再也不會聯繫。沒想到金龍竟然真的來找我了。

我趕到車站的時候,發現金龍和二哥開了一輛麵包車,後面一排座卸掉了,鋪著髒亂的被褥。我驚訝地發現,金龍的手掌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不像在醫院的時候那麼嚇人了。

中午我在縣裡的一個小飯店請他們吃了一頓飯,結賬的時候,金龍搶著結了飯費。我有些尷尬,說你們這麼遠來,我想盡一下地主之誼都沒有機會。

金龍笑笑說,沒事,以後有的是機會。

吃了飯,我想請他們去縣裡的幾個旅遊景點逛逛,金龍卻一口回絕了,直接拉著我去一家小旅館開了房。

當時我還納悶,不知道這金龍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心說,這傢伙別把我弄死了,摘我的腎臟換錢。

到了房間,關上門,金龍單刀直入說,小李,我們是兄弟,我也就有話直說了,我們這次來,想請你當嚮導,告訴我們萬木坡的具體位置。

我瞬間明白了,這兩個人不是來找我的,他們找的是埋在萬木坡的地下文物。

金龍見我猶豫,呵呵一笑,從兜里掏出一沓錢塞給我說,放心,沒你的事,你指個地兒就行。

拿著這一沓錢,我問,你們想去盜墓?

金龍笑著說,別說那麼難聽,這叫下坑。

後來我才知道,金龍手上嚴重的蛻皮,是因為長期接觸墓葬裡面的陪葬品,中了「陰毒」,醫學上無解,但是民間有高人能解,那就是用土地廟裡面初一或者十五的香灰,在手掌上面來回搓,幾天就能痊癒。

聽起來有點迷信,可卻十分靈驗。

第一個墓葬

我說,那就晚上吧,我帶你們去看看。

金龍笑著說,晚上看不準,要去就一會兒去。

我說,你們不怕被人發現?

金龍說,誰發現?我們遠遠地看一眼就行。

我想了想說行,就帶著金龍和二哥去了萬木坡。果然,他們只是在坡下面遠遠地看了一會兒,甚至連車都沒下。最多不過一支煙的工夫,一直沒有說話的二哥說,好了,我們走。

晚上吃了飯,我們開始行動。本來我是不想去的,可是覺得對不起金龍的鈔票,又有好奇心作祟,就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這次,車子遠遠地停在路邊,金龍從被褥里拿出幾樣東西。

有一樣我認識,是洛陽鏟,剷頭是馬蹄狀的,十分鋒利,一下子就能把一棵小樹鏟斷。還有一件東西用布裹著,像是釣魚時背著的挎包,後來我才知道裡面裝著的是探桿。這兩樣都是盜墓必備的工具。剩下的是工兵鍬,短把的那種。

晚上,沒有風,月亮也不甚明亮,幾顆星星閃爍著,我莫名地覺得氣氛有些詭異。

二哥在地里走了幾圈之後,又拿探桿扎了一番,說,就是這裡,挖!

開挖的地點在萬木坡下方的平地上,我看著二哥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忍不住問,你確定這裡有?

金龍笑著說,前有照,後有靠,玉帶前面繞,想沒有大墓也不行啊,這是尋龍點穴的歌訣,風水堪輿的必備知識。

金龍賣力地挖起來,我還是將信將疑的,就蹲在一邊看。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晚上的天氣雖不算太好,可好歹還有幾顆星星,沒想到這剛挖了幾下,竟然下起雨來。雨點很大,很急,砸在臉上生疼生疼的。

二哥罵了一句說,撤。

等我們撤到麵包車跟前的時候,雨奇蹟般地停了,這一陣雨,連車身都沒打濕。

金龍看了看天,笑著說,雷陣雨,下不起來,走,再去!

詭異的是,等我們趕過去,又挖了幾下,豆大的雨點再次砸了下來,地面上瞬間就濕了,鞋底都粘得抬不起來。

等我們再次返回車上的時候,車子四周還是一片乾燥,抬頭,天上依然是星星點點。

金龍也有些詫異,一臉疑惑地看著二哥。

二哥沒上車,掏出手機,不知給誰打了個電話。

後來我才知道,二哥是去請教高手了,這個高手是誰我不得而知,但是金龍說,他的師祖名聲大得很,被稱作中國第一盜墓高手。

後來我查了查這個第一高手,據說,他是兵馬俑開發的幕後指揮,當年精確地指出了兵馬俑的方位及深度。

二哥打了很長時間的電話,最後說,撤。

車上,金龍問二哥,不挖了?

二哥說,挖,老大說這是動了地氣,下面肯定有貨!

第二天,二哥讓我找了村子裡幾個交好的朋友,買了一塊很大的塑料布,撐著遮雨,繼續挖。

空歡喜一場

這次的挖掘十分順利,雖然下著雨,但是在幾個重金聘來的村民幫助下,一個小時不到就挖了三米,就在這時,金龍在下面喊道,我去,竟然有活物!

我湊過去,果然發現一條大概有二十公分的像是蚰蜒一樣的東西,渾身通紅,長著兩隻角,在急速地遊走。

金龍用鐵鍬端住,扔到上面,我還沒看清,那東西就不見了。

十幾分鐘後,金龍在下面喊,到了,到了!

二哥首先跳下去,隨著二哥的身影,我看到了墓門。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墓門。說實話,這跟我想像中石料厚重、機關重重的樣子實在是差遠了。這塊墓門,充其量就是一塊石板,大約有一米高,五十公分寬,像極了空心板。

二哥看了看墓門,又用手扒了扒,點點頭說,生坑。

生坑,行話,就是沒有被人盜過的墓穴。熟坑則反之。

二哥在下面朝我們看了看說,老規矩,你們撤,回頭我給你們付勞務費。

我們幾個村民便迅速撤離,坐在車上議論這下面不知道能弄出多少好東西來。

可是,幾分鐘後,二哥和金龍一臉不可思議地走過來,把勞務費結給村民後,對我說,走,上車。

金龍開車,二哥照例打電話。我這才知道,當他們打開這個塵封千年的墓葬時,裡面竟然空無一物,連個棺材都沒見著。電話那頭聽完二哥的敘述,嘆了口氣說,你們呀,這次栽了。

原來,之前被金龍扔掉的那隻蚰蜒一樣的東西叫做地龍。地龍是護佑整座墓葬的鎮物,它若是走了,就會帶走整座墓葬的財寶。

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這次信心滿滿的盜墓,到頭來只落得空歡喜一場。

詛咒

金龍和二哥折戟沉沙後,在旅館安靜了兩天,這期間他們白天出去踩點,晚上睡覺。因為地里的玉米快熟了,我就開始準備糧倉,不再跟他們一起行動。一來是忙,二來我知道盜墓是犯罪帶缺德的事,所以也是刻意地避開他們。

大概是第五天,金龍又打來電話說,你知道你們縣的王霸墓嗎?

我說知道。王霸墓在我們縣城南,很有名,據說是劉秀的第一戰將王霸死後的埋葬地。

這是個有故事的地兒。據說生產隊的時候,大家窮,結婚的時候只要跪在墓前求一求,第二天墓前就會莫名地出現很多的桌椅板凳。

我奶奶說,她結婚時,爺爺就是從這裡求來的桌椅。

生產隊破四舊的時候,也動過這個墓葬,可是第一天刨開了,第二天去它又會詭異地填上了。前前後後挖了半月,徒勞無功,也就罷了。

這次他們竟然要打王霸墓的主意。

金龍說,你能不能找幾個勞力,我們付費。

我說農忙季節,人不好找。其實我是怕萬一被逮了,連累了這些鄉親。

晚上去的時候,金龍已經找了幾個身強力壯的人當幫手。二哥的手裡多了一個十分新奇的工具,像是一個遙控飛機,金龍得意地說,這東西叫做納米聲控金屬探測儀。

這個小飛機能在距離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飛行,比洛陽鏟和探桿先進何止百倍,一晚上能探測出幾畝的地盤。

現在的王霸墓,從表面根本看不出來,上面是大片的快成熟的玉米。沒過多久,探測儀開始滴滴地發出聲響,二哥欣喜地說,下面有貨,估計還不少。

這次很順利,兩個小時就挖出來好多瓶瓶罐罐。突然,我聽見下面金龍「哎呦」了一聲,接著二哥一臉慍怒地爬了上來。

金龍出來之後,我悄悄問他,不是說貨不少嗎?怎麼這麼快就上來了?金龍一言不發,滿臉的驚魂未定。

他們走的前一天,我跟金龍在一起喝酒。喝多了之後,又說起了王霸墓。

金龍說,當時他在死者頭部摩挲,發現了一個瓦當。

瓦當上面寫著字,一片硃砂紅。他平時對古文字也算是有點研究,擦了擦瓦當逐字辨認,「神符將至咒靈靈,入墓室者死絕絕……」

後面還有一串字,他還沒有念完,二哥已經竄了過來,一巴掌打掉他手裡的瓦當,又反手給了他一巴掌,接著迅速地退了出去,也不管裡面還有多少寶物。

這一巴掌打醒了金龍。

不錯,他們遇到了詛咒。

我聽了,有點心驚,但嘴上還是說,幾句話還能把人咒死了不成。

可是金龍說,他們幹這一行的,信報應,更信詛咒,尤其是墓葬裡面的詛咒。這咒如果不念出來,可能還有辦法破解,可是從活人口中念出來,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會飛的魚

這次盜墓回來,二哥獎勵了我一個瓷碗。說是獎勵,其實是我看中的,裡面畫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魚,兒子喜歡魚,我就是為了取悅兒子的。

二哥見我挑選了這麼一件瓷器,貌似有些不情願,但是也沒說什麼。

這隻瓷碗我拿回家之後,放在了過道里,跑跑晦氣。因為二哥說過,墓葬里一些東西都帶有戾氣,像刀槍劍戟斧這類的,還要放在天地爺神龕面前的土裡埋幾天,不能對著門口。

沒幾天,村裡來了一個南方人,說收古董,我就把那隻碗拿出來讓他看。南方人眼睛一亮說,一千塊賣不賣?

我說,不賣。當時是真心不想賣,因為這東西我也不懂。那人可能以為我打算賣高價,最後把價格提到五萬。這一隻小碗竟然值這麼多錢!這下,我更不賣了,錢太多,我不敢賣了。

走的時候,南方人說,你這隻碗,洗乾淨了,倒上井水,兩條魚會游,倒上露水,會飛。

我好奇地試了試。洗完了倒上井水,果然,碗底兩條魚遇水瞬間「活」了,在碗里飛快地游弋。太神奇了!

萬萬沒想到這輩子想也不敢想的寶貝竟然被我得到了!這東西是無價之寶啊!我尋思著什麼時候帶到鑒寶欄目去估估價。

當天晚上,我把這隻碗放到房上,想讓它沾些露水,看看是不是像南方人說的一樣,魚真會飛。

第二天,我來到房上,碗沒了!

死無葬身之地

盜了王霸墓之後,二哥和金龍彷彿銷聲匿跡了。

大概又過了一些時日,臨近年關了,金龍和二哥再次找到我,說,他們要幹個大買賣,目標就是劉邦侄孫的墳墓。

我沒去,那時候我岳父又在住院已經到了彌留之際,身邊離不開人。而且之前我也跟岳父講過金龍乾的那些勾當,岳父說,古時候挖墳盜墓者,斬立決,這造孽的事還是不幹為妙,你即便沒有參與,看看也不行。

老岳父一輩子正直,他就一個閨女,自然不希望我出事。於是我就答應了,從此不再過問金龍的事。

金龍看我一口回絕,就和二哥悻悻地走了。

第二天,我們縣裡沸騰了,說是在萬木坡南面的遺址那兒,有幾個盜墓賊被活埋了,沒有一個活著出來。

原來,那是一個流沙墓。流沙墓在盜墓界是公認的難度最大的硬骨頭,一般人遇到就會放棄。如果有朋友喜歡看盜墓書,可能知道,盜取流沙墓最佳的方法是鷂子翻身盜,就是從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遠處直接打盜洞進入墓室底下,然後再往上打,直到墓室中央。

這種方法費時費力,二哥用了另一種方法,用PVC管逐層推進。就是每往下挖一米或者半米,就會把一截PVC管子插進去,然後人窩在管子裡面繼續挖,接著再插直徑小一點的管子。

二哥就這樣進入了墓室,可是最後仍然逃不過天譴,被活埋了。

新聞一出,眾人議論紛紛,我卻嚇出了一身冷汗。

我又想起了那個瓦當上的詛咒,慶幸之餘,我開始反思,多行不義必自斃,法律之劍揮不到的地方,命運之鞭必定到達。

GIF

徵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魚ziyu 的精彩文章:

我在疾控中心工作,這裡不止是故事,還是事故
一個節目編導講述:那些在電視上相親的人們後來都怎樣了?

TAG:子魚zi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