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牌工匠」李剛:解讀逝者「遺言」 重建刑案現場

「金牌工匠」李剛:解讀逝者「遺言」 重建刑案現場

「作為一名法醫,我的職業理想是破解屍體蘊含的信息密碼,讓死者開口說話。」從事法醫工作28年的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大隊大隊長李剛說。

李剛言談溫和而有條理,雙眼真誠而富有智慧。1990年,他在眾多醫學院專業人才中脫穎而出,如願穿上警服,成為一名法醫。對李剛來說,「法」字代表明是非、定罪責,這要求法醫要有公正嚴謹的職業道德;而「醫」字代表用豐富的醫學理論和精湛的業務能力做支撐,這要求法醫有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不能只做「解剖匠」,更不能憑主觀臆想下定論,必須用專業知識解讀死者「遺言」。因此,李剛常常站在案件現場中,鬧中取靜,俯下身去探尋辨析一滴血、一根髮絲、一塊皮膚組織,通過蛛絲馬跡還原案發過程,刻畫犯罪嫌疑人特徵,重建犯罪現場,從而查找兇手、查明真相。

通過重建犯罪現場和運用新技術手段,李剛破獲了一起又一起疑難案件。2007年,張店區發生一起命案,死者頭部受傷,身上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物品。現場僅有一塊石頭,上面沾有血跡。李剛分析其為作案工具,且從死者穿著情況看,應該是一名流浪人員。根據現場情況,李剛迅速確定偵破方向,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案件告破。

每當對死者死因心有疑慮時,李剛就會換上隔離衣,戴上手套,進入屍體解剖室,詳細解讀死者「遺言」,有時一待就是兩三個小時。2015年,張店區某小區地下停車場發生一起搶劫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控制了一名剛剛下車的受害人,並威脅受害人通過手機上綁定的銀行卡轉賬13萬餘元。接到報案後,李剛對案發現場進行了地毯式檢驗,但未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李剛突然抬頭望向頭頂的聲控燈。犯罪嫌疑人能夠毫無顧忌地長時間控制受害人,原因就是作案區域的光線足夠暗,那麼他們極有可能事先在聲控燈上做手腳。果然,李剛憑藉準確的判斷,從聲控燈上發現了線索,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多年從事法醫工作,李剛對刑事科學技術不斷探索、孜孜以求,先後撰寫論文16篇,參與《法醫活體損傷鑒定頭面部影像學》《法醫活體損傷鑒定影像學》等多部法醫學書籍的編撰工作。他參與開展的「混合斑中無精子精斑DNA檢驗的研究」「泥土中生物檢材DNA檢驗在法醫學應用的研究」兩個科研項目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歲月如流,從一名剛踏出校門的醫學院大學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法醫,李剛經歷了很多:有探索中的迷茫、破案時的興奮,也有面對逝者的悲嘆和告慰生者的安慰。不變的是他選擇法醫事業的初心:為受害的傷者主持公道,為逝者辨白申冤。每當案件告破時,看到受害人家屬感激的目光,他都倍感欣慰,對法醫事業無怨無悔的追求便愈加堅定。

文/圖 中國警察網記者 崔前程 通訊員 張 艷 孫潤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警察網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緬懷逝去的戰友,有人卻在為襲警者叫好。怎麼辦?刑拘!
教科書般的自戀!男子違法主動求曝光竟是因為……

TAG:中國警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