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不搶」青年,只聽大悲咒

「三不搶」青年,只聽大悲咒

面對充滿殘酷競爭的世界,你把簽名改成了「本人佛系,淡定」。保持一顆「淡定」的心,清心寡欲,心如止水,peace&love。

這幅畫面遠遠看著還是挺美的。

只是靜水不流,獨守靜塘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到水手奔赴世界碼頭的樂趣。

在我們的文化里,「不鼓勵競爭」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許因為「和」的文化根基太過深刻,任何有可能破壞它的東西都被歸為危險的舉動——但高舉「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的觀點持有者只是理解了「和」文化的一半,還有另一半叫「和而不同」。

「不鼓勵競爭」的背後,本質是對「我怕和他們不同」的恐懼。

哲學家羅素先生有句名言: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第三代羅素伯爵(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

王小波翻譯過來:須知參差不齊,才是幸福的本源。

意見總是得不到統一,想法總是一變再變,人們站在自己的立場發言——在《1984》里,這是被明令禁止的——它們讓「大同患者們」頭疼。

我們其實一點都不害怕這樣的畫面。我們害怕的是《美麗新世界》里的畫面。

沒有強制力來保持和諧局面了,但人們自覺地變成了同源副本,共同迎來了一個「美麗新世界」——沒有懷疑、沒有異見、沒有不同的聲音。

也沒有幸福可言。

「三不搶」青年,只聽大悲咒

我們身處的時代變化太快了。一個不留神,就成了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對未來抱有強烈熱情的人不想被拍死,於是他們站在風口浪尖,就這樣引領著潮水的方向。

他們成了人們口中最有「野心」的人,背後徒添了很多「權力的遊戲」——「一看就是拚命往上爬的人」、「保不準背後有什麼潛規則呢!」。「佛系」青年們對此敬而遠之,認為這樣重的煙火氣太過油膩了,在他們眼裡,「野心」=「不正當」

因為對「野心」過於充滿想像力的發揮,「競爭」也成了需要時刻迴避的詞。

不爭不搶不表態,窩了一肚子氣能幹啥?回家聽一首大悲咒唄。

你問他,幹嘛不表明自己的態度?幹嘛不儘力為自己去爭取?他的回答永遠都是:哎!這多不好啊!他們得覺得我是個多麼有野心的人吶!

dei。

如果你把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或發言權,都當作是不正當的行為,那就別躲在被窩裡玻璃心了吧。「吃相難看」和「哭相難看」都是一樣的難看啊……

33年前,台灣作家龍應台散稿集結成了一本書叫《野火集》的書,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裡面有篇文章叫《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巧合地在33年後的今天,成功地懟上了「佛系」梗。

龍應台,作家、文學學者,台灣高雄人。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

我之所以不喜歡「佛系」,是因為它混淆了「不作為」和「盡其事」,而且對身處百變烏卡時代(沒錯,不是百變摩卡,是百變烏卡)的年輕人來說極具誤導性。

「不作為」:多可恨,連爭都沒爭取就宣告投降;

「盡其事」:多可愛,看到時代給你這麼多機遇,不碰幾次壁,哪裡對得起這一遭!

「這個時代變化這麼快,那我就乾脆佛系好了,以不變應萬變嘛!」抱歉,說這話的人,既不懂時代,也不懂以不變應萬變。在必須靠競爭去贏的地方,就得像個斯巴達勇士,你必須跑得比時代還快,才有時間對過去回眸一笑啊!

如果我可以穿越時間回到從前,我一定會對我媽說:這孩子,別心疼,該讓他跌的時候,得跌;但等他站起來,還要再鼓勵他去拿那顆糖。

進化:人無時無刻不在競爭中

不是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炸毛,時刻處於備戰狀態,腦門上大寫的「生人勿近」。這不是「競爭」的真正奧義——競爭是事物發展的主要動力,放在文明的人類界,我覺得還得給前面加一個「良性」:良性競爭是事物發展的主要動力。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曾經在混沌大學做過一個分享,他說到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紀錄片,《絕對好奇——人類崛起》:

它講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人類在整個生物物種競爭中,一直處於邊緣地帶,處於被壓制狀態,導致人類不停尋找新的環境。因為只有新環境才能存活下來。比如當地球是海洋時,為防止被別的魚吃,人類只好潛水;後發現氧氣不夠,人類就長出了肺,從空氣中直接獲得氧;等有肺以後,陸地出現了,它就往陸地上爬;成為爬行動物後,又有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好不容易鬥爭成功了,有一天又火山爆發,生物大滅絕了;等這些生物滅絕後,人類終於覺得自己能活下來了,成為幸運者之一,但這時候又碰到恐龍。人類跟恐龍比大小、比兇猛,怎麼都比不過。

事實上,人在這個進化過程中是沒有意識的。但在整個過程中,人類形成了自己非常獨特的進化歷程。

這一段視頻讓我感觸非常深。你會發現,其實人一直在競爭當中的

原來,其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佛系」,因為我們會一直處於競爭中。

這一點搞清楚了,就不會逃避了。包括AI浪潮,在沒有先例可供借鑒的情況下,堅定這個方向,不逃避這條路上會遇到的阻礙,就是直面競爭的態度。

小豹AI音箱為例,它內置了5個喇叭,加上AI晶元的技術,我們在測試後,甚至有的用戶說它的音質比Homepod都要更好一點。為了打磨音質,邀請中國聲學界經驗豐富的團隊,為小豹AI音箱量身打造音箱的聲學結構。

核心技術是獵戶自主研發的TTS語音合成技術,但和其他公司思路最大的不同,就是獵豹花了大量的人力去打磨這個聲音,找到發音人以後,讓他一句句錄下來,然後讓電腦去學習,然後讓幾十人參與,比如說重音節、語氣很昂揚、疑問,標註了非常多,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最終打磨出了自主語音合成技術。

包括音箱可以識別具體用戶;作為國內首家和微信支付、銀聯支付合作的智能音箱,小豹AI音箱可以使用聲紋來支付音樂等其他付費內容。

這都是自我競爭的結果。

有槍有炮,不能亂用

意識有了,於是你說,走吧,去干仗。

憑著一腔熱血,上場掃射十分鐘,結束戰鬥,光榮犧牲。

沒有用的。

放在積極為自己爭取的道上,這個案例是有用的。你覺得這個事是不能work的,僅憑著「我感覺它不行」是不能說服任何人的。很多在別人眼中的「感覺」其實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騷年,哪裡有這麼多的感覺。這可不是在談戀愛……

傅盛說過,當年他在做產品的時候,每天看各種界面,看一段文字,就把它讀出來,再看是否能讓用戶更理解。很多人把這個歸結為他「感覺准」,事實是當年他給產品每個功能寫界面文字時,每一個字都是自己寫。有時候寫一行字要琢磨一下午,不僅自己把這行字寫出來,把它念出來,還把競爭對手的文字寫出來,再看對手為什麼這麼寫,是不是寫的比他們言簡意賅。

可以說,在領域上的不斷刻意練習,才是良性競爭的認知基礎。當你形成了對行業的認知,才會知道它需要什麼樣的競爭來促使它不斷發展。

在本文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心血來潮改了一句話:佛系的失落都是相似的,上進的收穫卻各有不同。

?但願跟花花讀完這篇文章的你,以結果為導向,跟獵豹繼續奔跑,不隱藏真我,有稜有角,亦能相互成就。?

-豹米花出品-

大家好,這是豹米花的原創欄目「豹點」

在這個欄目中,你會讀到讓你在工作中更高效的方法論、更有見地的世界觀、讓你在生活中受用的小想法……

就算你不是像太陽般光耀的少年/少女,

也請像雷電一樣,每一次出擊,都全力以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豹米花 的精彩文章:

我在豹廠24H悅讀館裡藏了一些彩蛋

TAG:豹米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