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實驗室:買機箱送的風扇裝哪個位置效果最好?
1實驗目的及前期準備工作回頂部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DIY電腦主機自然少不了機箱,相信很多人在購買機箱時都會遇到過贈送機箱風扇的情況。很多時候贈品只有一把風扇,但是機箱有不少風扇位,這把風扇裝在哪裡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就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今天,我們來測試一下,在只有一把機箱風扇的時候,到底把它裝在哪個位置,才能獲得最大的散熱效果。
實驗前我們先了解相關物理現象:在機箱中冷空氣會下降,熱空氣會上升。在一個傳統的塔式機箱中,顯卡周圍的空氣吸收熱量後會上升到CPU散熱器附近,對CPU散熱器造成影響。同理,CPU散熱器附近的空氣經過鰭片後升溫也會上升。當然這是沒有其他輔助風扇的情況下的空氣流動情況。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接下來看看我們今天的實驗儀器分別是哪些硬體:
首先是最重要的測試環境:機箱,本次實驗採用航嘉GX600P機箱,它的前面板有3個風扇位,頂板有2個風扇位,背部也有1個風扇位。這6個風扇位的規格都是12cm的。
機箱風扇採用的是超頻三 流光版皓月 12CM風扇,產品介紹中寫著風扇最高轉速是1800RPM,加上可控RGB光效,價格也十分合理。
溫度測試環境 | |
CPU | Core i7-7700K |
顯卡 | 七彩虹iGame GTX1070Ti JD JOY Edition |
主板 | ROG MAXIMUS IX FORMULA M9F |
內存 | 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3200 8GB |
電源 | 海韻 G450 |
CPU散熱器 | 超頻三 東海X5 |
機箱風扇 | 超頻三 流光版 皓月 |
測試軟體 | AIDA64(單烤FPU)FurMark(1080P窗口化) |
為了使溫度變化更明顯,氣味大師毅然選擇發熱量更高的配置。4核睿頻到4.4GHz的Core i7-7700K以及七彩虹GTX 1070Ti 京東版同時進行AIDA64和FurMark烤機20分鐘,為機箱內部製造大量的熱量。
本次實驗的主持人則是有著(忘得差不多)專業物理知識的氣味大師。
2機箱風扇裝在不同位置時的散熱效果回頂部
實驗開始先來看看本次實驗所組裝的機器(走線什麼的就忽略吧,畢竟不是重點)。
航嘉GX600P的6個風扇位在上文已經有所提及。本次實驗一共有6個部分,分別是:不裝機箱風扇測試溫度,前面板三個風扇位各一次測試溫度,頂板靠後風扇位測試溫度及背部風扇位測試溫度。前面板的三個測試,風扇往機箱內部吹風;頂板和背部的測試,風扇往機箱外部抽風。至於為什麼不在頂板靠前位置裝機箱風扇測試,因為這個位置並不能有效幫助CPU散熱器進行散熱,更多的是排放部分顯卡產生的熱量。
無機箱風扇對比實驗
CPU溫度為83℃,最高溫度84℃。顯卡溫度為74℃,最高溫度74℃。由於CPU和GPU同時烤機,兩者的溫度會相互影響,特別是CPU的溫度會受更大影響,因此此時CPU的烤機溫度會比平時單烤CPU高不少。
在前面板裝上機箱風扇
機箱風扇裝在360mm風扇位最下部
(簡稱360下)
CPU溫度為84℃,最高溫度84℃。顯卡溫度為70℃,最高溫度70℃。在這個位置,機箱風扇從外面抽風並直接吹向顯卡,相對於第一組數據顯卡的溫度有4℃左右的下降,效果相當明顯。然而CPU的溫度並沒有變化,甚至說還上升了。可以推測出,由於機箱風扇直吹顯卡帶來更大風量,因此更多熱空氣上升到CPU散熱器位置造成溫度影響。顯卡則是受到低溫空氣直吹,溫度顯著下降。
機箱風扇裝在360mm風扇位中間
(簡稱360中)
CPU溫度為82℃,最高溫度83℃。顯卡溫度為71℃,最高溫度72℃。當機箱風扇安裝在中間時,冷空氣同時吹向顯卡和CPU散熱器。數據也相當合理,CPU溫度有略微下降,顯卡溫度在第一、二組數據之間。
機箱風扇裝在360mm風扇位最上部
(簡稱360上)
CPU溫度為83℃,最高溫度83℃。顯卡溫度為72℃,最高溫度72℃。剛看到這個數據讓我十分疑惑,因為這次測試的環境經過氣味大師吃飯、休息的長時間冷卻。從這個數據和第一組數據分析對比,可以推測出進風風扇對CPU散熱器影響並不大,反而顯卡產生的熱量對CPU溫度影響更大。顯卡溫度受機箱積熱影響,加強背板附近的空氣流動有效降低顯卡溫度。
頂板240mm風扇位後部裝上機箱風扇
機箱風扇裝在240mm風扇位後部
(簡稱240後)
CPU溫度為82℃,最高溫度82℃。顯卡溫度為71℃,最高溫度72℃。當機箱風扇裝在這個位置是,它的作用就是將機箱內部熱空氣從上方抽出,尤其是將CPU散熱器背部出來的熱空氣快速帶走。另外也能帶走來自顯卡的熱空氣。從測試數據中也可以看到這個風扇具有效果,看來CPU和顯卡的溫度受到機箱內部積熱的影響挺大的,減少積熱比吹入冷空氣更有效果。
機箱背部裝上機箱風扇
機箱風扇裝在機箱背部120mm風扇位
(簡稱背部)
CPU溫度為76℃,最高溫度78℃。顯卡溫度為67℃,最高溫度67℃。在最後的一個測試中,我們得到了一個最好的數據,CPU和顯卡的溫度有大幅度下降,這就能明顯看出「抽走熱量」比「抽入冷風」有用得多。而且從最後兩組數據來看,熱空氣直接從背部抽走比從上方抽走的降溫效果更顯著,推測是向上抽風會干擾CPU散熱器的側吹空氣流動。同時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機箱內部積熱程度極大程度影響各個硬體的溫度。
3實驗數據分析及總結回頂部
分析及總結各個風扇位置一覽
從多組數據能看到,用作進風的風扇對CPU散熱作用不大,本身CPU散熱器就能提供足夠的風量.而且顯卡產生的熱量直接影響鰭片,可以說顯卡的發熱量影響到CPU散熱器的效果。
相比CPU散熱器,進風風扇對顯卡的作用更大,大量冷空氣直吹顯卡能有效帶走熱量,顯卡下方並沒有熱源干擾(電源的熱量直接排出機箱,不進入主板倉),進風風扇的效果尤其顯著。
不過我們看到最後兩組數據中,抽風風扇比進風風扇的效果要強,這說明了機箱的積熱更影響顯卡和CPU的溫度。迅速把熱空氣抽出機箱比將冷空氣送入機箱的效果好太多。保證抽風風扇的風道不干擾CPU散熱器的風道,而是增強CPU散熱器的風道,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從圖中我們就能看出,顯卡產生的熱量直接上升,有部分會干擾CPU散熱器和內存等部件,CPU散熱器也有小部分熱量上升,但兩者絕大部分的熱量都是通過CPU散熱器產生的風道從右往左橫向移動。這也就是背部抽風風扇的效果最好的原因。
經過6個測試,相信大家都清楚當你手中只有一個機箱風扇時,裝在哪裡能得到最好的散熱效果了吧?大家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喲。


※Chrome 67 Beta版上線:更好支持移動頁游、AR、VR
※劉強東又當配送員?你們想要的「老闆配送」真來了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