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棒政策」突然失靈,是到了美國反思的時候了!

「大棒政策」突然失靈,是到了美國反思的時候了!

第一軍情作者:天中狼哥

美國向來篤信一句箴言:「如果你手裡有一把鎚子,你可以把全世界當作釘子!」其實,這也是美國對外長期推行「大棒政策」的邏輯基礎——也就是以實力來敲打那些不服從自己意志的國家,從而按照美國的意願改造世界。

「大棒政策」生效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手中的大棒要足夠結實,能夠產生讓人畏懼的威懾力;二是,要有足夠的力氣不斷揮動大棒,還不能累壞自己;三是,對方不能太強,如果一棒子足以將其打殘,對方自然不敢應戰,如果對方強壯到能夠頂上幾個回合併且拒不屈服,那就要小心折了自己的棒子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一度把大棒舞得虎虎生風,軍事大棒、外交大棒、經濟大棒等輪番掄出,直舞得世界各國怨聲載道。然而,幾番表演下來後,儘管特朗普自己累得夠嗆,卻驀然發現,有的國家通過輾轉騰挪巧妙地避開了;有的國家頂了幾個回合居然安然無恙;還有國家拽住了大棒起舞讓其空耗力氣。也許,特朗普正在生出「舉棒四顧心茫然」的感覺呢!

其實,美國人首先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自己的「大棒政策」一下子失靈了?

答案,顯然要從美國自己身上找原因。美國歷史上最早提出「大棒政策」的是西奧多·羅斯福,也就是後來連任四任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祖上。他的任期在1901-1909年,這期間美國實力已經超過了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西奧多·羅斯福揮舞大棒的主要舞台是拉美、加勒比海地區,對象是那些實力弱小、甚至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小國,自然任其擺布。

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傳統上的歐洲列強,美國卻因此大發戰爭財壯大了自身實力,二戰後成為西方絕對的霸主,彼時雖然有蘇聯為首的陣營與其對抗,但它自身的優勢與超群的實力賦予了它西方「帶頭大哥」說一不二權威。「唯二」的再度挫折也就是在中國家門口主導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蘇聯解體後,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更是形成令大半個世界惟其馬首是瞻的局面,海灣戰爭中一呼百應的勢頭曾經何等威風?

然而,風水總是要輪流轉的,美國在新世紀過度的戰爭擴張和金融危機的打擊已經重創了它的實力基礎,而其他國家卻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此消彼長的效應明顯。而那些美國眼中的「刺兒頭」國家更是長出了鋒利的牙齒。所以,特朗普上任伊始便信誓旦旦地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

問題是,一個國家的成長有著特定的周期和規律,無論吃什麼大補藥都不可能形成短期效應,所以,「讓美國再偉大」這事兒急不得。然而,特朗普卻等不得,作為一名在普遍不看好中完成逆襲且年齡偏大的總統,特朗普也許覺得只有快速做出點「驚人成績」,才能證明他能夠帶領美國「再次偉大」,從而證明美國選民把票投給他沒錯。

特朗普頻頻掄大棒懟多個國家,就是在這種功利性的焦慮心態驅使下的行為反映。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特朗普的大棒固然給不少國家造成了困擾,卻並沒讓美國佔到多少便宜,不僅「刺兒頭」還是「刺兒頭」,盟友也開始表現出抗拒的姿態。

近期,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並威脅實施嚴厲制裁,此舉遭到多國反對,伊朗還公開嗆聲「你以為你是誰」。與此同時,讓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與東北亞國家80後領導人的會晤也出現了變數——本來人家已經明確表達了和平與無核化的決心,美國卻非要得寸進尺,提出了許多無理要求,讓對方見面的意願減弱,特朗普也無奈地表態會晤可能推遲、甚至可能不見,其實這等於再次教訓了一下特朗普「你以為你是誰」。

特朗普上任還不到一年半,已經兩次對敘利亞發起導彈攻擊,但巴沙爾政權不僅屹立不倒,還即將壓倒反對派勢力完成對整個國家的控制,巴沙爾眼中見多了試圖讓他必須「下台」的西方國家領導人,現在那些人中的絕大多數自己都已經「下台」了,也許,巴沙爾也想問特朗普一句「你以為你是誰」吧。

其實,當今世界,想讓特朗普明白「你以為你是誰」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多了,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駐德國大使曾「命令」德國企業斷絕與伊朗的經濟合作,遭到無情的嘲諷,不僅如此,歐洲聯盟還制定了一項對伊朗經濟合作計劃,力爭在美國退出後繼續維持伊朗核協議;美國前期氣勢洶洶打出貿易戰的威脅,在收到「奉陪到底」的信號後,也只能走上談判協商解決問題的道路。如今,歐盟、日本乃至韓國已經對美國貿易保護政策開始反擊,這些昔日言聽計從的小弟們的「集體造反」舉動提醒著美國:「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除非,美國能夠弄清楚自己是誰?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F-15和轟-6K同框合影,一張合照彰顯解放軍自信!
美國帶頭瘋狂圍堵俄羅斯,俄軍重磅消息讓其寢食難安!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