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說道家養生之遊刃有餘

閑說道家養生之遊刃有餘

閑說道家養生之遊刃有餘

清虛子:閑讀《莊子》有感,其中養生篇有一故事:有一位姓丁的廚師替文惠君宰牛,宰牛時的手、肩、足、膝呈現的姿勢,優美如古代的舞姿;進刀分解牛體發出的聲響,美妙如古樂的韻律。文惠君禁不住喝彩:好極了,技術怎麼能夠達到如此境地!

丁廚師放下屠刀回答:我愛好的是道,已經超越了技術。我剛開始宰牛時,所見無非是一隻牛;三年之後,就不是見到整隻牛了。如今,我只需心領神會而不用眼睛觀看,停止了感官的作用而聽從於心神的引導;按牛體的自然結構,批開筋肉的間隙,進入骨節之間,順著固有的路線進刀,經絡盤結之處暢行無阻,更不要說大骨之間了。

接著,丁廚師繼續說道: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切割筋肉。家裡的普通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肉。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多年,分解的牛有數千頭,而刀刃之鋒利,仍如同在磨刀石上新磨的一樣。因為牛的骨節之間是有間隙的,而刀刃之薄已到了幾乎沒有厚度的狀態,以沒有厚度的刀刃進入有間隙的骨節,當然是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了。

所以,這把刀用了多年,仍然像新磨的一樣鋒利。雖然如此,每當遇到筋骨盤結之處,我知道不容易行刀,便小心翼翼,眼神專註,手腳緩慢,動刀甚微,便骨肉相離,如泥一般潰散於地。我提刀四顧,躊躇滿志,然後把刀子擦凈收藏起來。

最後,文惠君聽後感嘆:善哉!聽丁廚師之言,得養生之道了!

貧道發現,莊子在這個故事之前,還寫了這樣一段話:順應自然規律,可以保身,可以全性,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接著講庖丁解牛的故事,闡述養生之道的最高境界:順應自然。因此,貧道認為,這個寓言講述的不是順應自然的理念,而是順應自然的一種具體方法:以無厚入有間,恢恢然遊刃有餘。

莊子認為,遊刃有餘的最大功用,就是刀刃與牛骨不發生摩擦。其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則是盡量避免人與自然界、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摩擦,方能保身全性、養親盡年。

同時,遊刃有餘的養生方式,進一步沿用到對世事的處理上,逐漸成為一種體現能力的最佳處事方式。福生無量天尊!(清虛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省道家文化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淺談道家養生之恬淡虛無

TAG:陝西省道家文化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