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我們的星球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顆「水球」?答案在這!

我們的星球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顆「水球」?答案在這!

關於地球上的水是怎麼形成的,或者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地球變成了大部分表面都是水的「藍色星球」。這些問題困擾了科學家們許久,但是經過對這顆星球越來越了解,以及對一些地質、化石等進行研究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也逐漸清晰起來。

在過去,人們認為,在地球誕生的初期階段(大約46億年前),時間範圍在幾億年內,這個時間段不大可能存在水。畢竟那個時期存在著太多的小天體撞擊,整個環境像是一個個熔融炙熱高溫的冶煉爐。所以人們認為,水在地球上形成應當是晚些時候。

可是在近期,英國科學家Greenwood與同事通過比較月球上的岩石樣本,得出我們星球的大部分水,可能在45億年前就存在了。他們採用最高精度的同位素測量方法,涵蓋了現在為止,最全的月球與地球岩石樣本,結果表明,兩者的氧同位素存在百萬分之3到4的差別,如此說來就為一個假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便是大撞擊的假說。

按道理說,地球質量並不算大,不該擁有這麽大的衛星。只有質量龐大的巨行星才有「資格」擁有月球這樣的衛星,因為地球引力不足,甚至都不能在自身的赤道面上,形成一個稍微能看的塵埃盤的能力都沒有,遑論用引力捕獲這樣大的天體,來作為自己的衛星。

那麼關於它的形成,有著怎樣的過程呢?在那個時期,有許多天體發生「撞車事故」,或大或小,然而某一天,一顆巨大的天體襲擊了「年幼」的地球,來勢相當猛烈,撞擊相當嚴重,而這個撞擊的天體,在高溫與巨大衝擊力下,粉碎並且熔化了,也把地球的一些物質給撞了出來,這些碎屑般的物質,混合在一起,通過引力慢慢聚集在一起。逐漸形成了月球,而且據說這樣的撞擊,並非一次,而是很多次的撞擊,產生了如今的月亮。

對於地、月岩石的化學成分,以及同位素比較,從側面上能界定了水的起源時間,經過大撞擊後,到現在,無數的小行星和彗星與地球親密接觸,也帶來了水與揮發的物質,Grennwood和同事們發現,經過地月岩石的對比,同時對比兩者氧同位素含量,然後進行推算,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星球上的水的5-30%是自大撞擊後新增,而絕大部分水在撞擊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至於它的來源,以及它的形成,都有待行星科學家們繼續去探索它們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自動駕駛系列2:昔日友商,車攻馬同
水深火熱:美國人民租不起房了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