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17世界高血壓日:我國超半數患者不知自己患高血壓 如何知曉你的血壓?

5.17世界高血壓日:我國超半數患者不知自己患高血壓 如何知曉你的血壓?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你的血壓」。

在我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人是高血壓患者,而在每4個死亡的人中,就有1個人死於高血壓。每年,死於高血壓的人數將近300萬那300萬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的近鄰-蒙古總人口就是300萬。2018年王增武、高潤霖等發表於Circulation的流調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分別為46.9%、40.7%和15.3%。這意味著我國高血壓患者中至少有超過一半比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那您和您的家人有高血壓嗎?是沒有還是不知道?

如何知曉你的血壓?

可能你會認為血壓高低不就是測量一下血壓嗎?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用什麼測量血壓?電子血壓儀還是傳統水銀柱血壓儀?

2.什麼時候測量?早上還是晚上,有什麼講究嗎?測幾次好?

3.測量哪兒?上肢還是下肢,左手還是右手?手腕還肘部?

4.什麼體位?坐著還是躺著?

5.什麼是家族血壓監測?什麼是動態血壓監測?

如何正確測血壓?

血壓指的是動脈內的血液對血管側壁的壓力。一類方法是直接測壓法,是有創的,直接把壓力導管放置到相應的動脈內,此方法不常應用。第二類方法是間接測壓法,通過施加不同壓力阻斷和恢復動脈血流,並應用聽診或感知動脈搏動強度來測量血壓。我們日常應用的絕大多數都是間接測壓法。根據在不同環境下測量的血壓結果,可以再分為診室血壓、家庭血壓和24小時動態血壓。

診室血壓監測是目前高血壓診斷和療效評價的基礎,國內外重大指南高血壓的診斷和療效判斷均是基於診室血壓。但是人體血壓受晝夜節律、情緒、運動狀態、冷熱環境、飲食等多因素影響,偶測的診室血壓不能完整描述血壓的基本狀況,診室外血壓監測可以在醫院外提供更多點的血壓測量值,而這些數值可能更接近真實血壓值。最常用評估院外血壓的手段是動態血壓監測或家庭血壓監測,因此三種方法是相互補充。

什麼是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指的是應用動態血壓監測儀,一定的間隔時間自動測量血壓,通常白天間隔為15或20分鐘,晚上間隔為30分鐘。這樣就可以完整的反映患者在日常的一天里血壓的變化情況。

劃重點:一是日常生活狀態,動態血壓監測一天,並不要求患者整天處於安靜休息狀態,只要求在測壓的時候保持靜止狀態;二是整天的數據。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優點:發現「白大衣性高血壓」(在家裡血壓不高,在醫院裡高)和「隱匿性高血壓」(在醫院裡血壓不高,在家裡高),描述血壓的晝夜變化情況。越來越多的指南建議至少要對初診高血壓的患者都進行動態血壓監測檢查。

缺點主要是要花費一定的經濟費用,基層醫療機構可能沒有普及,一天頻繁測壓可能會有一些不適的感覺。

另外記住其判斷標準也與診室血壓不同:我國2015年通過的《動態血壓監測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界定的診斷標準為24小時平均血壓≥130/80mmHg,白天≥135/85mmHg,或夜間≥120/70mmHg。

如何進行家庭血壓監測?

選擇合適的血壓計

目前主要推薦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其準確性和重複性較好,測量方法易於掌握,是家庭血壓測量的優先推薦。

腕式血壓計測量血壓時無需暴露上臂,在寒冷地區或脫衣服不方便者(殘疾人)使用較方便,但其使用方法比較複雜,不同血壓計之間差別較大,一般情況下不推薦。手指式血壓計測量結果與上臂血壓之間有較大差別,而且變異較大,不建議使用手指式血壓計。由於台式水銀血壓計需要專門訓練,而且汞是一種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的重金屬,因此不建議使用任何形式的汞柱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血壓計應該選用經過權威機構標準化驗證的,並需要對血壓計進行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

如何測量?

如果採用上臂式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測量血壓的一般條件和方法與診室測量血壓時大致相似。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min後,開始測量血壓。體弱者也可採取卧位測量。

頻率(次數)與時間(天數)

目前歐洲高血壓學會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建議,應在就診前連續測量至少3d,最好7d,每日早、晚各測量血壓2次,間隔1-2min。美國心臟協會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建議,應連續測量7d,每日早、晚各測量血壓2-3次,間隔1min。

日本高血壓學會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則認為,家庭血壓監測的優勢主要來自長期堅持每日測壓,重複測量的次數並不重要,即便1次也可以,而且認為,測量次數較少更有利於長期堅持測壓。因此,日本指南建議,長期堅持每日測壓,每日早、晚只需各測1次血壓。

我國於2012年推出的《中國家庭血壓監測專家共識》建議每日早(起床後)、晚(上床睡覺前)各測量2-3次,間隔1min。初診患者,治療早期或雖經治療但血壓尚未達標或不穩定患者,應在就診前連續測量5-7d;血壓控制良好時,每周測量1d。一句話總結,在早晚相對固定的時間點進行測量,測量時應是安靜休息狀態。

記錄所測量的血壓數值

測量完成後,應不同形式的記錄測量的時間、血壓和心率,並保存。在就醫時攜帶記錄供醫生參考。

判斷標準

我國家庭血壓監測專家共識建議家庭血壓≥135/85mmHg時可以確診高血壓,

家庭血壓監測的優點:長時間多點的測量能更全面反映患者的血壓狀態,有助於發現「白大衣高血壓」和「隱匿性高血壓」。而且經濟省錢,更重要的是讓患者積极參与血壓管理,有助於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重視程度,提高醫療依從性。

主要缺點是不能確保測量獲得血壓值的準確性。部分患者緊張焦慮,其心理狀態會影響血壓測量結果,導致血壓越測越高。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健康科普,歡迎關注「就醫搜」微信公號。

如果您希望了解最新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天天醫訊」微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高血壓只會頭暈?其實這3個部位的變化也說明血壓在升高!
常用抗高血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