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知識不等於證悟

知識不等於證悟

法句:雖然經常誦念經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凈行的法益。

經文背誦雖不多,但確實奉行,滅除貪、瞋、痴,如實知見,內心清凈,生生世世不再執著的人,真正得到清凈行的法益。

知識不等於證悟

有兩位出身高貴家庭的比丘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嫻熟於唱誦並弘揚經文。他教導眾多比丘,而成為十八個比丘團體的指導老師。另一位比丘則在熱切精進的修行之後,證得阿羅漢果,並且透過止觀的禪修而證得卓越的能力。

有一次,證阿羅漢果的比丘到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頂禮問訊時,這兩位比丘碰面了。精通三藏的比丘不知道他的朋友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反而輕視他的朋友,認為這老比丘對神聖的經藏所知不多,因此決定盤問他幾個經藏的問題,佛陀知道他這種不友善的居心,也知道他一定會自取其辱。

所以,佛陀出於慈悲心就去探視兩人,以避免熟悉經藏的比丘取笑他的朋友。佛陀並且親自提出問題,他問熟悉經藏的比丘有關禪那和道果(maggas,透過禪修而得到的高級境界),熟悉經藏的比丘無法作答,因為他只知道教導別人, 自己卻不親自修行。另一位比丘由於精進奉行佛法,已經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回答了所有的問題。佛陀因此讚歎阿羅漢比丘,而對熟悉經藏的比丘不贊一詞。

其他比丘不明白為何佛陀大力稱讚證得阿羅漢果的老比丘,卻沒稱讚他們的指導老師,佛陀向他們解釋說, 熟悉三藏但不知奉行的比丘,像牧牛人,只為牧牛而獲得工資,而親自奉行佛法的比丘,就像牛主人一樣,享受牛的五種生產品,所以說,熟悉三藏的比丘只得到學生對他的服務,沒有修行聖果的益處。而阿羅漢比丘雖然懂得不多,只能背誦一些經文,但清清楚楚地明白其中的精義。並且精進修行,克服了貪、瞋、痴,他的內心完全沒有精神的煩惱,對今生與來世沒有任何的執著,所以他真正獲得修行的聖果。

∞ 精彩推薦 ∞

∞ 本源法師弘法視頻 ∞

∞ 認識彌陀寺 ∞

弘法 實修 安養

教遵天台 行歸凈土

1、東台彌陀寺每年舉辦佛七、短期出家、傳三皈五戒梵網經菩薩戒。

2、每月六齋日傳授八關齋戒,農曆正月、五月、九月整月傳授八關齋戒。

3、每月十五、三十誦戒、學戒。

4、每月不定期放生2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不殺生,只需要一滴香油,整個夏天沒有蚊子!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TAG:東台彌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