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廣汽集團曾慶洪:用雲量將在汽車產業變得越來越大

廣汽集團曾慶洪:用雲量將在汽車產業變得越來越大

廣汽集團曾慶洪:用雲量將在汽車產業變得越來越大

雷鋒網新智駕按:5月23日,騰訊雲+未來的峰會在廣州召開舉行。馬化騰提出了「人聯網、智聯網、智聯網」等三張網的建設,圍繞著人、物、服務的連接。此外馬化騰分享了關於騰訊雲如何跟金融、汽車等傳統產業進行合作,定位是做傳統行業的助手,目標就是「幫一把」,主體的設計、整體的目標還是以傳統行業為主。

雷鋒網新智駕整理了馬化騰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以及騰訊院院長司曉的圓桌對話,梳理出智能+時代,傳統行業如何擁抱高新科技煥發出新的活力以及該如何轉型升級。

以下為圓桌對話整理,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部分的編輯:

司曉:大家上午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現場,下面我們進入圓桌討論的環節。今天參與圓桌討論都是非常重量級的嘉賓,分別是:騰訊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先生;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先生。

首先我想給幾位嘉賓提一個共同的問題,幾位嘉賓來自不同的領域,分別來自互聯網、汽車領域;可以說也是深度參與互聯網+的三個不同的重點行業,對於我們報告中所呈現的用雲量的放量的增長,不知道幾位嘉賓有什麼樣的看法,覺得這種增長非常高的態勢符不符合大家的預期,或者大家認為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曾慶洪:今天非常高興跟大家一起在這裡交流,我記得2016年Pony提出用雲量這個概念,就像用電量一樣。剛才Pony也提到,「用雲量」是數字經濟重要的參考指標。

廣汽集團以雲計算、大數據、車聯網、人工智慧為核心技術,實現隨時隨地、全球開放性的互聯互通的平台、在線的平台,我們也希望通過騰訊的雲數據進行一些升級,6月16號準備上市銷售(GS4)———全新祺雲概念智慧SUV廣汽傳祺GS4,就搭載了和騰訊合作最新的在汽車應用,還有騰訊的在線的地圖、音樂、人工智慧等等都會用在我們的車上。比如說騰訊的地圖,現在大家開車可能都是拿手機導航,現在廣汽採用的是騰訊的地圖,可以全部實時在線。包括汽車上的空調、音樂,人機對話等應用都有添加人工智慧的因素。在研發方面,廣汽都會採用大數據、雲計算,對消費者習慣進行分析。通過大數據、雲平台來模擬計算汽車的強度、剛度,和實驗的數據一模一樣。所以我想用雲量將在汽車產業變得越來越大,也是體現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平台。

司曉:謝謝曾總給我們分享了他所理解的用雲量和我們傳統的汽車製造產業的關係。

下一個問題我還想請教曾總,廣汽集團是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級的頂尖企業,早在2015年的時候,廣汽集團就榮登2015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的榜單,今年又再次登上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工業毫無疑問是互聯網+的主戰場,汽車又是工業中非常重要的領域,而且剛才您談到的車聯網、自動駕駛都是在跟AI、大數據結合走得非常快的一些領域。曾總能否談談您所關注的這個領域在雲計算和汽車製造這一塊結合的過程中,它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它未來還會發生什麼樣的價值?

曾慶洪:本月初我專門去深圳拜訪Pony,探討深化和廣汽的合作,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問題。

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還是先跟提出一個拜託Pony解決的課題,以後我們的汽車就像手機一樣,今天三大運營商都在這裡,以前是提供打電話的服務,現在是做移動終端。我相信汽車也是一樣,以前只是代步的交通工具,我認為今後它也會像手機一樣,是一個大的移動終端。

在產業方面,我們希望跟騰訊建立一個全天候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所以我想問問,微信能不能裝到車上,是否安全,還有語音控制等等,有什麼安全的問題,當然前提是國家法律法規要允許,如果這樣的話,真正實現剛才說的汽車是個大的移動終端,汽車可能以後將不只是機械工業,而是電子工業,汽車不單單只是移動工具,包括大家的生活、旅遊、辦公、商務等等,連房子可能都不需要買了,有一部汽車就可以了。

數字的轉型升級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包括動能轉換的重要的支撐。

德國的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和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它的核心就是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智能工廠、智能製造和智能服務,廣汽非常願意跟騰訊一起攜手,一起推進數字化廣汽,包括我們怎麼利用騰訊雲平台、大數據進行市場分析、產品研發和實驗,大家優勢互補,實現共贏。所以我認為今後的數字化經濟,在中國一定會實現我們的智能化。

現在廣汽目前生產效率達到總裝每台車57秒,擁有13條生產線,也就是說一分鐘可以做12台車,靠的就是智能製造。所以我們的設計圖紙出來,馬上把數據傳到數字加工設備上做模具,包括設計發動機全部是利用模擬設計、模擬設計,然後再進行模擬試驗、模擬試驗,試驗出來的數據跟我做出來產品試驗的數據完全一樣,大大提高我的研發的效率,縮短研發的時間,降低研發的風險。現在進口車和國產車基本上沒有質的區別,應用的工具、研發的工具,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完全可以實現數字化的設計、數字化的製造,接下來我們要數字化的產品,形成數字化的服務。我們現在在全國的幾十萬輛車,可以實時進行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大家的使用習慣。對整個工業、產業鏈,從研發到製造、服務,整個實現數字化,這樣中國才能強大。

司曉:謝謝曾總,這一段發言特別高屋建瓴,不僅提到了您對車的理解是一個終端的概念,這是非常互聯網化的思維,也談到了中國製造2025和美國、德國的一些計劃,非常高屋建瓴。請問Pony在近一兩年內,您覺得在人工智慧處理大數據方面,哪些會有一些變化,未來您怎麼看這一塊的變化?

馬化騰:我先回應一下曾總剛才介紹的,他提到了一個小細節,他說為什麼現在的車聯網方案裡面沒有微信的解決方案。他說現在有很多需求,很多車廠利用我們的web微信的版本改造,變相地實現了一個車聯網,我說這是沒有經過授權的,那是不正規的,我們要改善這種情況。張小龍的微信團隊,他們思考的是更深入的,用戶在開車的時候應不應該用微信?我們回到這個本質問題,並不是說我們做這個產品就希望大家儘可能的多用,我們更關注的是安全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目前沒有給車聯網提供直接內嵌在車聯網體系的微信的解決方案,我們是非常擔心用戶用得太爽了之後,他就產生安全問題了。如果他在開車的時候還在刷朋友圈、回消息,其實是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會帶來很大的威脅。

但是我們團隊在進一步思考,我們能不能提供一套純語音交互的介面,也就是沒有界面,要保證人的眼睛始終是盯著路面的情況,而不要去分心看屏幕,連一秒都不要看,純語音交互,如果能做得到,我們就正式地在車聯網的方案裡面提供給大家。所以現在我們的微信團隊正在研發這樣一個純語音交互的微信介面,我們希望未來這種車載模式可以非常智能,因為這裡面對人的語義、語音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你的好友的名稱,怎麼精準地回復、怎麼念,我們盡量是希望只有緊急事情的時候才處理,而不是喧賓奪主,把駕駛這個過程變成一個危險的事情。

另外一個就是企業在雲端用AI處理大數據,剛才曾總提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就是在工業設計階段,大家知道像汽車底盤的設計,如果不經過兩三年的研發,不經過各種安全性的測試是不可能研發出來的,所以它過去的研發成本是非常高的,通過未來的大數據,通過數字化進行模擬,通過用人工智慧來模擬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實際上是可以在雲端、在很短的時間內模擬多次的物理現實中的碰撞、加速等等,這對它的研發的效率是大大提升的,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大數據、AI、雲在實踐中最典型的工業的案例,這一點還剛剛在起步,在發展,這裡面有很多的理論還有待完善,有很多的工業的案例能夠落實。廣汽在這方面走得非常前,我們也希望能發揮我們的優勢,配合你們,再次成為你們的助手。

司曉:謝謝馬總,從雲計算到大數據,以及到相關的人工智慧技術,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圖景,就是三者的結合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生產力,並且在我們國家的新舊動能轉換的經濟引擎轉換過程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支撐性的作用。

剛才像幾位談到的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和創新的結合,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有星星之火燎原之勢,但是我覺得更多的創新還是會在後面湧現,包括現在雲計算的市場更多還是集中於一線城市,雖然有逐步下沉的趨勢,我相信在我們每年舉行的雲+未來的峰會上,包括到明年會有更多的案例和故事湧現出來。時間所限,我們今天的討論就到這裡,謝謝嘉賓們的精彩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曠視科技Face++提出RepLoss,優化解決密集遮擋問題|CVPR 2018
Mobileye是如何「出售」自動駕駛安全的?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