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韻逸品溥心畲,畫風高雅潔靜、典雅脫俗,為常人之所不及

清韻逸品溥心畲,畫風高雅潔靜、典雅脫俗,為常人之所不及

溥心畲(yú)(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欣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溥心畲天資穎悟,用功又勤,因此雖然在比常人更多不利因素的壓力下,他仍有極高的文采與藝術成就展現。他自許生平大業為治理經學,讀書由理學入手及至爾雅、說文、訓詁、旁涉諸子百家以至詩文古辭,所下功夫既深且精,因此不免視書畫為文人餘事。這使他畢生未能將全付創作精力投注於繪畫之中,然而這雖是他的不足,卻也因此使他的畫風露出一種高雅潔靜的人文特質,為常人之所不及。

溥心畲的畫風並無師承,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內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會。他曾經收藏一件明代早期佚名畫家的山水手卷,細麗雅健,風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一種大氣清新的感覺滿布畫面,溥氏的筆法幾全由此捲來。因此其所作山水遠追宋人劉李馬夏,近則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筆挺健勁秀,真所謂鐵劃銀鉤,將北宗這一路剛勁的筆法──斧劈皴的表現特質闡發無餘,併兼有一種秀麗典雅的風格,再現了古人的畫意精神。

觀察溥心畲的作品時,在畫面上的任何一個部位,無論在表現的技法、形式、以及意念上,那種文人心靈、魚樵耕讀與神趣世界的嚮往,還有遠承宋人體察萬物生意,與自然親和的宇宙觀及文化觀,皆可謂完全謹守傳統中國文人精神本位﹝農業社會的文化結構﹞,而拒絕了與現代世界﹝工業社會之文明結構﹞溝通的可能。然而他的書畫作品卻並未落於古典形式的僵化,而有其生命內涵的真實與精采,只因他的世界本來如此。

近現代的中國畫壇水墨畫是主流,擅長青綠山水者甚少,溥心畬卻是畫青綠山水的高手,兼具畫院畫家的工細嚴謹與文人畫家的典雅脫俗。如《遠林暗壑》,是罕見的大幅青綠山水立軸,構圖繁密,加上如牛毛皴狀的用筆,接近王蒙的風格,全幅以石青、石綠、赭石設色,再上盛清風格的樓閣界畫,營造出心畬獨特的青綠山水風貌。《碧峰雲初起》係為沒骨青綠設色法的作品,有西洋水彩畫的趣味,用筆較為率意奔放。

溥心畬從一九四九年渡台,到一九六三年病逝為止的晚年,由傷感鬱悶的心情,寄情於藝術的創作,在山水畫的表現上極為多元化,這是他勤於學習歷代各家各派的技法,融合自己的情感而發展出來的面貌,也是他繪畫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時期。可惜他來台以後的山水畫,很少在畫面上題年款。

沒骨山水是唐朝盛行的山水畫法,它的特點是不用墨筆線條表現,完全以色彩鉤染而成的山水畫,據說六朝畫家張僧繇與唐朝畫家楊升皆以沒骨山水著稱。晚明畫家董其昌、趙左等復興了沒骨山水的傳統,盛行臨摹楊升風格的沒骨山水。溥心畬渡台後第二年,所畫的《沒骨山水》用花青、草綠、赭石、朱標等色彩作畫,山石部位幾乎看不到線條的痕迹,比起早期與中期的山水畫,重視筆墨線條的意趣,有很大的差異, 而兼具畫院畫家的工細嚴謹與文人畫家的典雅脫俗的青綠山水,有「松際藏蕭寺」、「水村明夕景」,另外大筆揮灑或潑墨風格的水墨山水也是其多元風格之一,此如「梧桐霞落」、「畫六朝詩意」。

總括其繪畫的藝術特色是: 1、重視勾勒,線條簡單 。 2、設色淡雅,較少烘染。 3、筆少神完,筆簡意豐。

溥心畬除了與眾不同的皇家背景和豐富的人生際遇引人注目外,其繪畫成就當是以其得天獨厚的天份才氣加上後天的涵養,其融合了詩文、書法、音樂、戲曲等藝術的精華,文人畫所重視的「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等等特色,溥心畬皆兼而備之。在近代繪畫史上建立了獨樹一格的畫風,可說是復古型的文人畫家,他以復古文人畫家的姿態,扭轉了國畫的方向,腳踏台灣的土地,卻夢遊在古老的大陸山河與唐宋詩意當中。也算是皇族畫家的奇葩。姚夢古認為就畫品而言,渡台三畫家中,張大千是「妙品」,溥心畬是「逸品」,黃君璧是「能品」。

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韻逸品 的精彩文章:

江文湛國畫作品欣賞
王雪濤:「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

TAG:清韻逸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