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你想知道的職場法則,都在這裡

你想知道的職場法則,都在這裡

帶你讀完52本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職場

2018/5/24

職場不需要眼淚,要哭回家哭

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加班、熬夜、KPI、競爭、壓力……

你所經歷的一切,我們都懂。

歡迎,來到職場,有書君和你一起,成長

最近,「京東未來十年內裁員8萬員工」刷爆了朋友圈。消息來自劉強東在西班牙的一次發言,後來雖然辟了謠,但還是引發了一陣焦慮。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才能牛逼起來,不被替代。為了弄清答案,我採訪了那些年薪百萬的職場精英和業界大咖們,聽到了8個職場黃金法則,現在就講給你聽。

你的公司,並不是非你不可

很多人是哪個行業熱門,就往哪裡鑽。

但華為、阿里、騰訊也有員工被辭退,傳統的製造業也有人年薪百萬。你是否牛逼永遠跟行業無關,但一定跟你的不可替代性有關。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開始牛了,不要忘了問問自己:這份工作離開了你,是會更好還是更差地運轉;

你離開了這份工作,還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下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永遠保持危機感。

最牛的人,不是永遠能夠判斷出哪個行業熱門,而是自己修鍊成神。

你以為的穩定,正在慢慢毀掉你

有的人為了躲避壓力,一門心思求穩定。十年前,事業單位大家都拚命往裡擠,但現在體制改革,許多熱門單位被撤掉,人員被裁減。

你以為一成不變的穩定,變成了人生的最大危機。就像前不久,某收費站撤銷後,36歲的大姐哭訴自己什麼也不會。

與此對應的是,阿里巴巴以年薪40萬的高新聘用了第一批60歲以上的資深產品體驗師。

83歲的清華學霸奶奶是十幾個群的廣場舞KOL(意見領袖);62歲的曾大爺有一手漂亮的PS和PPT絕活兒……

一味追求穩定的年輕人,最後都會死於安逸。這個世界最大的穩定,是不斷提升自己。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就成了富翁

很多人在入職時,最關心的是工資,最關心的是自己什麼時候年薪百萬。

其實,比關注工資更重要的,是關注平台,關注你跟著誰,能學到什麼。

平台越大,資源集合越密集。

許多人寧願工資低,也要進入Google、Facebook和微軟。因為在這裡你能得到更優質的人脈,形成更好的習慣,從而提升你的能力。

而最愚蠢的行為就是為了追求所謂的高工資,不停地跳槽。

2015年,某高校就業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畢業生工作三年以內,跳槽次數越多,收入越低。

20多歲是一個人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不要浪費在頻繁的更迭工作上,一次次地去學習那些最基礎的東西。

結果到了30多歲,跟同齡人比不了能力,跟年輕人比不了精力,那才是最悲慘的遭遇。

你要成為牛逼的人,就要在牛逼的平台跟牛逼的人學習。然後,就像馬雲說的,當初聰明的人都離開了阿里,剩下的人都成了富翁。

你能做小事,才能做大事

職場新人,都是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把小事做好才能贏在起跑線上。

我剛做營銷時,經理考察新人的方法就是協調活動用車。不要小看這項工作,它需要協調其他同事和駕駛員,搞清物資存放地、活動地點、距離遠近和裝載順序。

稍有差池,就會亂得一塌糊塗。所以,我都是提前做好規劃,有時還會在頭一天晚上去踩點。

後來,我做了部門經理後,發現這件事比其他工作更有意思,需要協調好方方面面,與組織活動、團隊管理有很多相似之處。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

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你的層次

青年作家李尚龍曾說,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你的一生。

在新東方教學時,李尚龍兩小時的課要備20個小時。當他沾沾自喜,自以為很用功的時候,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前輩告訴他,我備40個小時。

其實,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平凡人。

那些比你更優秀的人,不過是用了你睡覺、打遊戲的空閑時間,依舊在努力而已。

工作是八小時制的,競爭卻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而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歲月給你的回報就在哪裡。

你要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毛澤東曾教導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

前不久,在《朗讀者》的舞台上,董卿和姚明有一場精彩的對話。董卿說,每一個運動員心裡都會有一種榮譽感。

姚明反問:贏了是榮譽感,那輸了是什麼?

這個反問很突然,連經驗豐富的董卿都明顯有點措手不及。

好在,只是沉默了一兩秒鐘。董卿搬出了姚明曾經說過的話,她說,你不是很喜歡特奧會運動員誓言中的一句話嗎?讓我去獲勝,如果不能獲勝,讓我勇敢地去嘗試。

完美地化解了這個問題。

我相信那句回答,是她在牢記姚明成千上百的名言後摘選出來的。哪怕她學識驚人,那怕她身經百戰,但依舊會為每一次節目做充足的準備。

這才是她成為央視一姐的原因。

不逼一把,你不知道你有多優秀

在職場,說我可以,比說我不行更難。

老闆讓做一個PPT,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做過。老闆讓寫一個策劃案,你發現自己連作文都沒有及格過。

怕干砸了,讓別人看不起。但不敢幹,卻會錯失提升或者鍛煉自己的機會。

做最難的事,才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期。

那些攻堅克難的歲月里,不僅讓你盡展所學,還要不停地去學習新的知識、拓展新的人脈、尋求新的圈子。

電視劇《獵場》中,鄭秋冬做的第一個大單就是要挖走北京某區副區長曲閩京,許多大的獵頭公司都鎩羽而歸。

但是鄭秋冬卻沒有退縮,從慢慢地接觸,到獲得曲家人好感,再到設身處地地為曲閩京構思未來,最終完成了挑戰,打開了公司在獵場的局面。

有時候,你得逼一下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厲害。

你敷衍工作,工資就會敷衍你

總有些人抱著「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兒」的心理,工作很敷衍,標準也很低。

看到別人賣力地幹活,會在心裡暗暗地罵一句「傻B。」

讓你做一個文案,隨便在網上下載一篇,改都不改。讓你監督一個活動,你只是打個電話,現場都不去。

不要嫌棄工資少,老闆給了你舞台,是你自己沒有發揮好。

董明珠進格力的第一份工作,是收一筆經銷商拖欠的 42 萬貨款。在她之前,有好幾任業務員都去收過,但都無功而返。

但董明珠卻不認輸,連續 40 天死纏爛打、鬥智斗勇和圍追堵截後,終於追回了屬於格力的貨物,為此,她流下了眼淚。

1992 年,加入格力第 2 年,董明珠銷售額破 1600 萬,一個人占整個公司的 1/8。

1995 年,董明珠升為銷售經理。隨後格力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連續 11 年均居全國首位。

2012 年,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同年格力成中國首家營收破千億家電上市企業。

2017 年 ,董明珠位列 2017 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一位。

所以,你有多少努力,上天就會給你多少獎賞。

#有書君說#

「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職場上升力」

前京東副總裁路騁帶你學習

性價比最高的清華MBA商學課

幫你系統性梳理商業認知,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開啟人生新格局

作者:依伊,有書原創作者。以女兒之名寫文,以兩手執筆寫心,關注成長、情感和家庭,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有書、卡娃微卡、桌子的生活觀等平台錄用轉載。微信公眾號:依伊伴讀(lD:junsaoksj),個人微信:13577056983。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主編,微信號:youshuzhubian。

主播:楊槍槍,有書籤約主播。媒體人。每晚9點和你說晚安,用聲音治癒每一個孤獨患者。公眾平台:小楊說事兒。微博:楊晨太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女人啊,錢是底氣,美是底線
女人三十歲後,一定要明白的9個道理!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