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豬溝的故事

野豬溝的故事

導讀:故事發生在名叫野豬溝的村子,1990年生人主人公「我」見證計劃生育和1998年國企改革對平凡生活的影響,後農村又迎來一些列政策,跨入互聯網時代。村裡的孩子們紛紛上了大學,村裡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個全覆蓋又改變了村容村貌,人們卻逐漸離開了農村生活。小說圍繞幾個家族故事展開,不同姓氏性格迥異,大家命運相互交織,反映了時代變化給人們帶來的改變。

(一)野豬溝的由來

「野豬溝有野豬嗎?」

呃,沒有。

聽長輩說野豬溝這名字還是闖關東過來的。

那是段歷史的故事:闖關東的時候這一批人最初是來到烏丹鎮,然而人還是太多啦,還得往北遷去開荒。這一天村長決定繼續遷徙,告訴村民:「看誰跑到村頭的榆樹那能摸到樹榦。」人們紛紛朝村頭跑去,然而跟在人煙後頭的村長到了那兒氣喘吁吁地說:「能摸到榆樹榦的,」這村長的年紀大了換口氣接著說:「繼續往北遷。」

(我覺得應該是冬天,因為夏天大家都忙著開荒哪有時間配合村長呢!所以我給樹上了棕色)

沒誰了,那些摸到樹榦的人就是山東老家野豬溝人了。這裡沒有野豬出沒,卻叫了野豬溝。

一代又一代,算下來也沒有幾代。而我郭家,爺爺跟著兩個年壯的哥哥一路從烏丹走過來。一個哥哥路上就死了,據說是因為飢餓吃了太多的山杏仁兒,又和什麼東西犯勁,給毒死了。爺爺和兄弟沒到野豬溝「里」,而是到了溝上頭,名叫「上半拉溝」的村(還有下半拉溝),在那取了個帶著一窩孩子的寡婦,生了仨兒子和一個女兒。我奶奶守寡是因為我姓富的爺爺戰死沙場,結果我親爺爺又去參軍,當了國民黨去打日本鬼子。我奶奶不但帶著兩窩孩子還收養了別人家扔掉的女孩,所以具體我奶奶撫養過幾個孩子我今天還不清楚。後來抗日結束,又起了內戰,爺爺跟著傅作義投誠,回來時唯一的哥哥已經去世。

沒了兄弟的我爺爺就成了沒有旁支的孤家,只好認同姓的人家為兄弟,起碼姓還在,輩份還在。我的爺爺叫郭鳳寶,「鳳」字輩;我的父親叫郭振洋,「振」子輩;而我叫郭子鵬,「子」字輩;我的下一輩是占「寶」字。可是我爺爺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哪兒(他忘記離開那個村的名字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叔伯。到我爸這輩就更找不上頭去。多少年後交通發達了,有從烏丹來人過來尋親建家譜祭祖的。我爸捨不得要交幾百塊錢,這事兒就了了。

文革時爺爺被揭發曾當過國民黨,沒想到這給他給他的家人帶來災禍。就這樣,爺爺在批鬥中死去。村子裡的人『聯合「起來欺負這寡婦和兩窩孩子連帶收養的,日子過得怎樣艱難,今天我爸提起,他每次說前都要聲明:「說了你也不信。」然後語重心長地說:」衣服都爛到胳膊肘,還要換著穿。吃的更甭提了,有棒子茬就不錯了。「 文革後謝天謝地,感謝共產黨給我郭家平了反。為了安撫這一家人,給家裡最小的男性——我爸爸,破例安排到國企供銷社上班。那年他才16歲,在那時是多麼風光的一件事。我爸就在野豬溝供銷社上班期間,結識了家境教養都不錯的我媽。先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姐姐,後七年又有了我。

我爸是供銷社副食部的主任,我媽是供銷社棉布部的主任,就知道此時的我在野豬溝是多麼風光。大家都說供銷社是我家的,我就以為是我家的。我當然喜歡副食部,餅乾和糖果我隨意吃。可我害怕一個人,他就是社長。村裡其他人不知道我害怕他,只有內部人知道我最怕他,因為供銷社其實是他家的啊!我偷吃零食的時候就有人跟我開玩笑說:」老張來啦!「(社長姓張),嚇得我屁滾尿流鑽進貨架子底下。可出了供銷社,大家都說是我家的,我就承認供銷社是我家的。

至少在我的學前班,小夥伴們都這樣說。上學時我有無數只鉛筆鋼筆,甚至我會捨得把筆芯故意抽出去,再把筆桿切段,用線繩和紐扣串起來做小人兒。

(我用鉛筆桿兒製作的小人兒)

我把嶄新的橡皮切成小汽車或其他模樣,我還有不斷換新的鉛筆盒——用幾天我再還回去嘛,供銷社還能再賣。所以我鉛筆盒上的圖案不斷換新。我的鉛筆盒兩層的,三層的。最牛的時候是有按鍵和電子錶的。要知道我的同學,他們都捏著鉛筆頭用,破敗的文具盒傳了一代又一代。班級里那個叫孟憲剛的,每次上學他打開文具盒的動作都成為焦點。他那扭曲變形銹跡斑斑印著變形金剛圖案的鐵文具盒,要打開它得用盡全身的力氣,壓在腿上擺開,然后里面的小鉛筆頭兒,破格尺與臟橡皮就隨著嘭的一聲飛起。然後我們笑,老師罵,大家再貓腰幫他滿世界的找。還有,他媽是瘋子!他家班裡最窮最臟。我呢,我家最有錢。而我卻要和一個傻子坐在班級的最後一排。

這個傻子叫崔兵,得過小兒麻痹症。什麼叫小二麻痹症呢?就是他媽媽懷孕時腦袋進水了——我們都這樣說,導致他腦袋特別大,因為他腦袋裡面不是腦子,而是水。他沒有腦子就記不住東西,回回考試墊底。大家起碼能考個八九十分,而他只能考個十幾分,也是偷瞄我的答案。因為小兒麻痹他不但走路晃,坐著也晃來晃去。

我為何跟他坐在一起?只因為他家離我家的供銷社很近,他每天跟著我,甩都甩不開。沒上學前班之前,我不怎麼介意,有個跟班不錯。可是上了學,我因著他一起被同學嘲笑。他媽還叮囑過我要領著他回家,偶爾還送我幾個香瓜吃。經常在班級後頭,只聽「咣當」一聲,我和他一起坐在了地上,成了全班矚目的焦點。坐在第一排矮小的孟憲良都要站在凳子上觀看這場喜劇。

是這樣的,因為崔兵總是不住地晃來晃去,我倆的長條板凳木契子就鬆了,兩個凳子腿兒只是支在那條不足半尺的長條木板下,所以一個不經意就「咣當」。為此我不止一次向老師反映,可是班級里我不跟崔兵坐在一起還有誰願意呢?畢竟我放學還要領他回家。

(我們學前班的長條板凳)

僅有一次,我成功逃離後排,逃離了大崔兵。那次調座位,我大膽跟老師說自己在後排看不到。我說的是實話,因為在那時我已經開始有了近視眼的癥狀,這都怪我家那台鄉里唯一也是最早的彩色電視機,我總是禁不住把在電視前看,導致我很早就有了近視眼。當場老師沒答應,我就回家跟我媽說,結果第二天曹雪紅老師就直接把我調到第一排。我跟班級長得最白凈的郭振磊一座,他不但畫畫好學習好——科科滿分第一名,論輩分還是我的小叔叔。因為中間桌子是兩排,我右手邊是郭振磊,左手邊就是孟憲剛。

原來孟憲良是超級有趣的一個人,我喜出望外,甚至比喜歡郭振磊還多。很快我就跟孟憲剛成了好朋友,整日湊在一起不停的搞笑。反而郭振磊上課時要認真的聽課學習,我都不敢打擾他,他還一直凶著我叫我不要鬧。放學時我能和郭振磊一起走,他家住在村子最西頭,而我家——供銷社在村裡的中央地帶,其實這也不是我的家,只不過我要在供銷社等爸媽下班再回家。

換位後的時光是我感到最快樂的。白天上課能和孟憲剛一起鬧,玩我的鉛筆段小人,我還給他做了一個,我倆給小人裝上寶劍爭戰。我毫不吝嗇的贈送他鉛筆和橡皮以及格尺。我記得我還在供銷社偷了一個鉛筆盒給他,結果這件事不知怎麼被我媽知道了,她老人家不顧領導不請假,親自來學校給要了回去。後來我知道這件事是郭振磊告訴我媽的。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沒幾周我就又被調了回去。

一天上課,老師突然停下來問:「崔強強你在那哭什麼呢?」(崔強強是他的乳名,曹雪紅老師會這樣叫)。大家都回過小腦袋去瞅傻子哭。結果崔兵說了一句我認為是我這輩子第一句印象深刻並銘心刻骨的話:「郭子鵬不喜歡我了,他不跟我一桌了。」 然後他哭得更厲害了,哇的一聲從他嘴裡拉出粘條和氣泡,緊接著就是哄堂大笑。我直愣愣看著崔兵,直到老師走到我身旁忍不住笑地問:「郭子鵬你還願意坐回去嗎?」

我就又坐了回去。莫名其妙的結束了自己快樂時光。

在我莫名其妙還沒緩過勁兒來,崔兵伸過他那拉拉巴巴的臟手跟我握了握,我一把收回自己的手,結果「咣當」,我倆又一齊躺在了地上。躺在地上我才清醒:快樂的時光結束了啊。

課上我看不清黑板老師寫的板書,就盯著郭振磊看。瞥一眼是孟憲剛回過頭忍俊不禁地笑我,他瞅著我捂著嘴笑,然後轉過頭再瞅瞅老師,就又轉過來笑我。

放學郭振磊連著安慰了我幾天,我低頭耷拉著腦袋,感覺自己的腦袋比後面那個大頭鬼的還要重,回頭一撇,崔兵同學好像也不開心。郭振磊就開始逗他,拿一個手指頂住他的腦袋一圈一圈的轉,晃得崔兵哈哈哈的笑,然後暈倒坐在路邊。這把我逗笑了,開啟我們放學逗崔強強的歷史,又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聲明:故事人物姓名均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嚴禁複製專刊列印出版,如有侵權行為依法維權。

支持寫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林文學 的精彩文章:

TAG:巴林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