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科研反哺教學 培養創新人才

科研反哺教學 培養創新人才

本報訊(記者 高靚)「目前,我校教師約50項課題研究成果進入20門課程教學過程,8門課程實現了科研成果進教材。」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在接受採訪時說。據了解,北京中醫藥大學鼓勵教師將科研成果融入本科生教學培養,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學」的中醫專業教育特色。

據該校中醫學院院長李峰介紹,學校基於「人心向學」的辦學理念,依託於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兩個「雙一流」建設學科,從3個層面探索「科研反哺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一是科研成果進課堂,基礎課程教師在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攻關項目等約50項課題中的研究成果,進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體質學」「傷寒論」「溫病學」「中醫內科學」等20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二是科研成果進教材,目前有8門課程實現了科研成果進教材;三是科研成果全方位滲透,學校組織「名師大講堂」「岐黃講壇」等學術活動,邀請校內外名師名家為本科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座,將各自團隊的研究成果對本科生進行宣講,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興趣,熏陶和影響本科生科研思路的形成和科研思維的建立。

該校終身教授、國醫大師王琦認為:「『科研反哺教學』是創新大學教育的重要路徑,有利於克服教學和科研分立狀態,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滋養、相互支撐的關係。」以他所創立的新興學科中醫體質學為例,目前已開設了3門本科生課程、4門研究生課程。在本科課程「中醫體質學」中講授的「中醫體質學四個基本原理、三個關鍵科學問題」,是國家「973」計劃「基於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的研究成果。

該校中醫學院黨委書記孫傳新告訴記者,目前,「科研反哺教學」的探索在人才培養方面已初見成效。「近5年,中醫學院教師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7項,總經費約8250萬元。2017年,本科生103人次參與了基本科研業務,涉及項目71個,資助總額380萬元。近年來,本科生獲創新創業類項目資助約200項,參與的學生超過1300人。」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表示:「教學為科研培養人才,科研則為人才培養提供學術思維鍛煉的平台,以提升人才成長的獨立性和悟性,最終達到反哺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大學社會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參與公共衛生能力和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2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幼兒評價」邀您來稿
考生父母也要注意減壓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