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銀行股價持續20個交易日低於每股凈資產 6月5日前將公布維持股價穩定方案

上海銀行股價持續20個交易日低於每股凈資產 6月5日前將公布維持股價穩定方案

面對自身持續低迷的股價,有上市銀行開始出手維穩。5月22日,上海銀行(601229,SH)發布關於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A股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本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於當日觸發了穩定股價措施,將在6月5日前制定穩定股價方案。

而據上海銀行此前公告,5月8日~5月18日,其股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港集團」)以約3.04 億元自有資金、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該行股份逾1957萬股,將持股比例提高至6.73%。

「目前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整體不高,對於有通過增發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資本補充意願的上市銀行來說,維持股價在一定估值水平之上具有必要性。」華創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分析。但他也同時指出,決定銀行中長期估值水平的核心要素仍在於其客戶結構、管理效率、風控水平等內生因素,而非資金博弈層面。


公告顯示,上海銀行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自2018年4月23日起至2018年5月22日,該公司A股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16.27元/股,在5月22日當天觸發了該行此前制定的穩定股價措施。

資料顯示,上海銀行於2016年11月16日成功上市。在上交所掛牌交易的約一年半時間裡,公司最高股價出現在上市第三天的開板日,一度沖至30.97元/股。而來自同花順軟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4月23日~5月22日的20個交易日區間里,上海銀行股票均價為15.40元/股,最高價16.07元/股,最低價14.79元/股,皆低於去年底的每股凈資產水平。截至2017年末,上海銀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是1469.85億元,每股凈資產為16.27元。

該行披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要求,公司制定了《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後三年內穩定A股股價的預案》(以下簡稱「穩定股價預案」),並經2014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根據穩定股價預案,該公司A股股票上市後3年內,如公司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本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非因不可抗力,則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且本公司股份分布符合上市條件的前提下,該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董事(不含獨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相關主體將啟動穩定公司股價的相關程序並實施相關措施。上述第20個收盤價低於公司每股凈資產的交易日為觸發穩定股價措施日(以下簡稱「觸發日」)。

從預案措施看,公司應在觸發日後10個交易日內製定穩定股價方案並由董事會公告。上海銀行表示,2018年5月22日為觸發日,將在 2018年6月5日前制定穩定股價方案並由本公司董事會公告。

「目前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整體不高,對於有通過增發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資本補充意願的上市銀行來說,維持股價在一定估值水平之上具有必要性。」 張明如是分析。但他也同時指出,決定銀行中長期估值水平的核心要素是其客戶結構、管理效率、風控水平等內生因素,而非資金博弈層面。

張明認為,雖然整個銀行業自2016年起息差企穩、不良下降,基本面持續向好,但在未來去槓桿政策的影響下,銀行業仍可能出現資產端配置問題以及風險快速暴露,這為未來三年銀行板塊的估值帶來了一定的中期壓力。但短期內,偏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帶動銀行估值尤其是目前估值偏低的中小銀行的一波上行,但具體要結合利率和社融指標動態進行觀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上海銀行穩定股價措施被觸發之前,已有股東進行增持。據公司此前披露,5月20日,上海銀行接到了公司股東上港集團的增持通知。

2018年5月8日~18日,上港集團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上海銀行1957.23萬股,占該行總股本的 0.25%,合計增持金額約3.04 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增持後,上港集團合計持有上海銀行超5.25億股,占該行總股本的6.73%。

而據該行2018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銀行普通股總股本為78.06億股,公司第一大普通股股東是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期末共持有該行10.38億股,持股比例為13.30%。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上港集團則分別以5.05億股的同等持股數量並居上海銀行第二大普通股股東之位,持股比例各為6.48%、6.48%

此外,上海銀行前十大普通股股東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4%,依次為4.99%、4.84%、4.08%。

去年業績方面,上海銀行的營收和凈利出現了「一降一升」。2017全年,該行完成營業收入331.25億元,較上年下降3.72%。實現凈利潤153.37億元,較上年增長7.06%。2017年底,其資產總額達1.81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客戶存款餘額9235.85億元,同比增長8.78%;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6640.22億元,同比增長19.86%。

值得注意的是,在負債端,該行去年主動壓縮同業業務規模,加大一般存貸款拓展,年底客戶存款占負債比重較上年上升近4個百分點至55.63%。但與其他上市城商行相比,這一比例仍為最低。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負債端存款佔比這一指標上,8家A股上市城商行的平均值為62.79%,26家A股上市銀行的平均值為67.49%。

張明分析稱,中小銀行近年來最大的問題在於負債,尤其是存款。對於以股份制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來說,在表外攬儲受到非標監管與資管新規限制的情況下,若要擴大負債規模,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存款吸收能力。從去年年報數據看,很多地方城商行因為偏重本土化的經營策略,在當地存款的吸收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存款餘額增速高於股份制銀行。但就上海銀行來說,當地銀行業競爭激烈,其存款占負債比例處於上市銀行低水平,尤其在2017年金融市場利率快速上升的情況下,公司息差承受負債端的壓力較大,2018年隨著利率的下行,公司息差有望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寶馬賓士相繼不約 一首「涼涼」送給底特律車展
蘋果內部文件:去年抓了29個「內鬼」,12人被捕!然而,尷尬的事發生了…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