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察員李懂」其實是個舞蹈家

「觀察員李懂」其實是個舞蹈家

作者:李俐

因為《紅海行動》,尹昉火了。電影里,他成功地詮釋了內斂又倔強的狙擊手觀察員李懂。而在剛剛上映的電影《路過未來》中,脫下軍裝的他搖身一變,又成了一名在街頭混跡謀生的外來務工二代。

和尹昉的對話是在京城一家很火的西餐廳里進行的。尹昉穿著一件普通的純色T恤,沒有口罩、帽子等「掩護」,他似乎並不擔心被周圍的顧客認出。對於外界的關注,尹昉坦言正在適應,他也常常會跳脫出來觀察自己:「有時候確實會有一種虛榮心的享受,但我知道這不是我真正想去追求的。我不是為了火不火才做這一行,拍好電影對我更有意義。」

除了電影演員,尹昉還有一個身份是舞蹈家。他創作的舞蹈作品《褪》曾入圍第27屆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他本人也曾入選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正是憑藉獨特的藝術氣質,2010年的一場演出後,崔健找到了他,邀請他出演自己執導的電影《藍色骨頭》。就這樣,尹昉一腳踏進了電影圈。多年的舞蹈創作為他的表演提供了豐富的滋養,也讓他始終與浮躁的娛樂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他說,自己從未離開舞蹈。未來的某一天,舞蹈和電影或許會在他身上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剛知道原來自己有這麼多粉絲

記者:《路過未來》其實是在《紅海行動》之前拍的,但是在《紅海行動》之後上映,也因為你的加盟吸引了不少粉絲來關注這部片子。你自己在路演過程中有沒有感受到這一點,就是爆紅的感覺。

尹昉:相對來說有,就是突然(紅了)的感覺。很多粉絲都跟著我跑路演,看了很多場,我到哪就跟到哪。(會比《紅海行動》路演的時候粉絲更多麼?)《紅海》的時候我總是和黃景瑜一起,當然他的粉絲會比我多很多,那時候我就以為所有粉絲都是他的,直到這部片子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有(這麼多粉絲)。

記者:這種爆紅會給你帶來一些干擾或者壓力么?

尹昉:多多少少還是會的。對於這種關注度,有時候也會有一種虛榮心的享受,但是回過頭來,你再去看自己,你知道那不是我真正想去追求的一個目標。我不是想去追求這種知名度,或者是火不火來去做這件事情,我還是覺得,拍好的電影,更有意義。我是需要認可的人,但我可能更需要自己的一種認可,有意義有價值比被追隨更重要。我還是一個偏感受型的人,對藝術性、本質、真理這些會思考的更多。

記者:這次你在《路過未來》里演了一個油嘴滑舌的小混混,這和你一直以來的文藝形象差別太大了。怎麼讓自己變成他呢?

尹昉:確實,我自己的生活和人物距離比較遠。一開始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能像這個人物。首先是造型上,穿上一身花襯衫,頭髮染成奶奶灰,就有點人物的感覺了。然後是化妝,我眼角有一點小時候打架留下的疤,就特意把它加重。當時還長了一些痘,導演就讓我留著,不要去遮它,讓我整體看起來粗糙一些。

記者:你的性格中會有角色身上這種比較「社會」的一面嗎?

尹昉:沒有,一方面是我不需要就屏蔽了,然後我在社交上又有障礙。我可能沒有真正遇到那種特別艱難的生存狀況,需要逼著自己去變成那樣,所以相對還是保護得比較好。當然我還是做了很多工作,讓自己能夠順利地成為戲裡的這個人物,包括去體驗生活,還有寫人物小傳。因為電影里看到的只是他人生的幾個片段,他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戲外的人生,人物小傳就能夠補充這一部分。

記者:聽說這次人物小傳寫了上萬字,這是你一貫的工作習慣么?

尹昉:前兩部戲沒有。《藍色骨頭》的時候還不太知道。《火鍋英雄》的時候,有這個意識,但只是腦子裡想了想,沒有把它寫下來。後來才開始寫。這部戲也是在跟導演溝通過之後,包括他帶我體驗了一天生活之後,讓我能夠理解他為什麼會去拍這樣一個人物,理解這個人物從哪裡來,在理解導演意圖的基礎上,我再去補充這個人物的前史。

因為這個人物是一個試藥的「藥頭」,我也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看了一些採訪,對這個工作算是有了一個了解。然後我就去醫院觀察那些「醫托」、「倒號黃牛」,因為他們的狀態可能比較類似。後來到了深圳,一開始我的戲不多,我就坐地鐵到白石洲,就是電影里新民那個角色生活的城中村,沒事兒就在那裡待著,觀察那些人的生活狀態。

拍了五部戲 還自認是新人

記者:從2010年拍《藍色骨頭》開始,你已經入行八年了,也有了五部作品,但很多觀眾還是把你當做新人來看待,你自己怎麼看?

尹昉:挺好的。我自己確實覺得我是新人,現在去看以前的作品,還是有很多生澀的部分,但是好的一點是還沒有「油」嘛,也希望在不斷累積經驗的過程中,把自己最初最本質最好的東西保留下來。另外,別人如果把你當做新人,對你的包容度也會更大一點。

記者:其實你的五部作品,從《藍色骨頭》、《火鍋英雄》、《青禾男高》、《紅海行動》到這部《路過未來》,應該說影片的風格、題材包括人物性格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對於新人來說其實挺難得的,很多人一出道就被一種模式固定住了,你是怎麼做到的?能夠展示出自己這麼多不同的側面?

尹昉:我覺得這樣才有意思啊,如果有的選擇,我就會這樣做。當然也要感謝這些導演,從我以往的作品裡看到了我身上的可能性,然後我也呈現出了這種可能性。

記者:其實你在拍電影之前一直做舞蹈,當導演和編舞應該有相通的地方。

尹昉:對。但是一般編舞都不會去寫故事,表達的東西都比較抽象,有情感的、觀念的東西,比較散。但如果是一個電影劇本的話,還是要有一個故事,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那麼的有戲劇性。

記者:以後還會再回到舞蹈這個領域么?

尹昉:我覺得會的,但不是說這隻腳踏進、那隻腳踏出那麼簡單。《藍色骨頭》之後,其實有很多經紀公司找我,我都說要以舞蹈為主,不想混到娛樂圈裡去。因為那個時候我的舞蹈已經做出一點成績了,還想再順著這條路走下去。當時我就說,如果有合適的電影找我可以拍,但是別的時間我都要做自己的舞蹈,而且要以舞蹈為主。別人都說不可能,那麼多演員那麼拼都不一定能爭取到機會,你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怎麼可能?另外劇組的時間也不可控。真正踏進電影圈後發現,確實比較難,那既然已經做了電影,就先把它做好。現在還是相對比較被動,所以這個階段還是把時間全部留給電影,等以後有了主動權,再去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李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思想史的星系
韓國千餘警力強制疏散反薩德居民 至少12人受傷

TAG:光明網 |